屋面穹顶圆弧结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79625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屋顶结构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建筑圆弧穹顶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龙骨、组成框架、抹灰浇注,采用框架式结构和模块化制作,可利用韧性、强度、刚度三项指标统一的支撑体系制作成模板代替木方、竹胶板、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展现另一种模板制作工艺,即可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又能降低成本,并且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屋顶结构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建筑圆弧穹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穹顶结构造型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本建筑立面效果。本工程混凝土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模板安装支设的质量是施工的重点,然而采用传统的木方、竹胶板尽量拼装出穹顶结构形状,配合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不仅不能保证结构形状,而且需要通过大量修凿抹灰作业才能抹出圆弧,因此如何使模板拼装后达到结构效果,使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成为我们研究分析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又能降低正本,并且缩短工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龙骨、组成框架、抹灰浇注; (1)制作龙骨:两根主筋,主筋呈1/4圆弧,主筋之间固定分布筋,分布筋间隔为分布筋直径30-50倍,内主筋下固定连接支撑筋,支撑筋为“w”型,三接触点方向连接下主筋,两接触点方向通过一条贯通筋固定,贯通筋两端固定连接下主筋; (2)组成框架:在水平地面设置定位筋,把制作完的单片龙骨逐一固定连接于定位钢筋,同时在圆环中心位置立支撑管作为单片龙骨顶端固定点,单片龙骨固定连接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面穹顶圆弧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龙骨、组成框架、抹灰浇注;(1)制作龙骨:两根主筋,主筋呈1/4圆弧,主筋之间固定分布筋,分布筋间隔为分布筋直径30?50倍,内主筋下固定连接支撑筋,支撑筋为“w”型,三接触点方向连接下主筋,两接触点方向通过一条贯通筋固定,贯通筋两端固定连接下主筋;(2)组成框架:在水平地面设置定位筋,把制作完的单片龙骨逐一固定连接于定位钢筋,同时在圆环中心位置立支撑管作为单片龙骨顶端固定点,单片龙骨固定连接支撑管,形成半球形网架,支撑管与龙骨连接点下还安装支撑梁,支撑梁一端连接支撑管,另一端连接贯通筋;(3)抹灰浇注:在半球形网架上铺设衬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传莹王铁军白羽许伟黄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大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