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抽拉式电池座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7802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抽拉式电池座的电子装置,主要是令一电子装置具有一壳体,壳体上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具有一侧开口,并由侧开口处可抽拉地设有一电池座,容置空间内相对于侧开口的另一端设有一扣夹机构,该电池座具有一本体,本体上形成有中空的电池室,供容置电池,本体具有两端部,对应于所述侧开口的一端部设有一开关组件,该开关组件与电池室的电池构成电性连接;本体的另一端部形成有一对应所述的扣夹机构的扣块;欲退出该电池座时,可由本体外侧端部施压,使其内侧端部上的扣块脱离扣夹机构,以便抽离容置空间;而本体外侧端部上的开关组件同时可供开关电池电源之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抽拉方式在电子装置上装卸电池座的相关技术。
技术介绍
自从3C产品普遍地采用触控界面后,似乎也改变相关商品的设计风格。由触控界面强调的是提供直觉式的操控方式,连带的影响相关产品的外型和功能设计走向「简约」、「直觉」风格。在已知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绝大多数采用电池供应电源,且多半提供开放式的电池盒,以方便安装更换电池。然而如一般消费者所知,目前大多数电子装置的电池盒是采用可分离的片状电池盖,其固定方式大致有扣合、螺合方式,前者是在电池盖的边缘形成扣片,用以扣持在电池盒的相对位置上,想要打开电池盒时,即推按电池盖使其上的扣片退出电池盒,随即可打开电池盖,从而在电池盒内安装或更换电池;而螺合方式则以螺丝将电池盖与电池盒相对锁合,想要装卸更换电池时,必须使用手工具转开螺丝,才能将电池盖顺利取下。由上述可知,现有电子装置的电池盒为开放式设计以方便装卸电池,但对于电池的进退方式则有明显不便,此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并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抽拉式电池座的电子装置,其支援一直觉式装卸电池座的设计,令使用者只须单纯的按压动作即可完成电池座的取出与安装,得以增进装卸电池座的便利性,并提升电子装置功能设计的质感。为达成所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在 该容置空间的一端形成有一与容置空间连通的侧开口 ;—电池座,可拆卸地贯穿设置在壳体的容置空间内;该电池座具有一电池室及一元件容室,该电池室内设有多个导电弹片;该电池室内的导电弹片又与一开关组件电连接;一扣夹机构,设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容置空间的另一端而相对于侧开口 ;该扣夹机构对应电池座本体的内侧端部;优选的,该电池座包括:一本体,具有所述电池室、一外侧端部及一内侧端部,所述电池室内设有多个导电弹片;所述本体在相邻外侧端部的一端形成有该元件容室;所述开关组件设于电池座的外侧端部上,所述开关组件并与电池室内的导电弹片构成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外侧端部上形成有一内凹的开关容室,用于安装所述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一按压件及一开关件,所述开关件上设有一开关,所述开关与电池室内的导电弹片电连接;所述按压件中央形成有一能够朝开关件方向变形的压键部。优选的,所述本体内侧端部上向外延伸一平台,该平台上设有一接电板,接电板上形成有多个导电层,各导电层分别和电池室内的导电片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外侧端部上的开关容室内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楔柱、一个以上的楔孔及一个以上的扣槽;所述开关件上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楔孔,该楔孔对应于开关容室内的楔柱;所述按压件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楔柱及一个以上的钩柱,所述楔柱、钩柱分别对应于开关容室的楔孔及扣槽。优选的,所述本体内侧端部中央处向外延伸一扣块。优选的,所述元件容室呈矩形状,并具有相对两侧壁,两侧壁在靠近外侧端部的一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凸肋,使元件容室在所述凸肋处的宽度较窄。优选的,所述容置空间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固定架及一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架为匹配容置空间底部形状的弧片板片体;另外第一、第二固定架分别在相对的外侧端上形成一第一、第二侧片,所述第一、第二侧片分别对应位于容置空间的两端开口处,该第一、第二侧片上分别形成有一眼孔,第一侧片的眼孔构成壳体上的一侧开口 ;第二固定架上设有该扣夹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侧片的眼孔孔缘处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导引凹口 ;所述电池座的本体在本体径壁上沿长度方向形成一肋条,该肋条对应于第一固定架上的导引凹口。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架在其眼孔的相对孔缘处分别形成一弧形挡缘,供安装一塞盖;该塞盖内侧端延伸形成一矩形的中空套接部,供扣夹机构以一端穿设其间,另外套接部的两相对外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一扣片,两扣片对应所述眼孔孔缘处的挡缘。优选的,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一端设有多个接电条,接电条一端形成有接触部,各接触部分别对应于接电板上的导电层。优选的,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一端设有一弹片座,弹片座上形成多个槽道,各槽道内分别设置一接触弹片,各接触弹片分别对应于接电板上的导电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电子装置中,安装有开关组件的电池座是由壳体上的侧开口插入容置空间中,当电池座插入至定位,所述本体外侧端部露出在壳体的侧开口外,而本体的内侧端部将被扣夹机构所扣持,在此状态下,电池座将被锁扣在容置空间中;而与电池室构成电连接的开关组件,则供使用者控制电池室内的电池是否供电;当有装卸更换电池需求时,则由电池座的外侧端部向内按压,其内侧端部对扣夹机构施压,使其脱离电池座的内侧端部,得以解除对电池座的锁定,随即可将电池室完全或部分抽出,得以露出电池室方便装卸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电池座的一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局部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电池座的又一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再一局部分解图。图8A、8B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 一较佳实施例退出电池座后的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壳体100容置空间11上壳110,120 侧板12下壳13第一固定架130, 140延伸片131第一侧片132,142 眼孔133导引凹口141第二侧片143挡缘20电池座21电池室211 213导电弹片 22开关容室221楔柱222楔孔223扣槽23元件容室230凸肋24电接触片25肋条26平台27扣块28接电板280导电层30开关组件31按压件310压键部311楔柱312钩柱313环状穿槽32开关件320开关321楔孔40扣夹机构41扣爪50无线接收器60电路板61插孔62接电条621插接部622接触部63弹片座630接触弹片70塞盖71套接部72扣片。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主要是使一电子装置具有一壳体10,壳体10上具有一容置空间100,容置空间100内可拆卸地设有一电池座20 ;该电池座20通过抽拉方式进出容置空间100。所称的电子装置可以是任一种采用电池供应电源且可更换电池的电子产品,例如输入装置,线键盘、数字板、触控板等。关于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进一步的具体构造详如以下所述: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10主要是由概呈板片状的一上壳11及一下壳12所组成,该上壳11、下壳12在对应的一边缘分别以一夹角方向延伸形成一侧板110、120,而由侧板110、120外侧端及上壳11、下壳12相对的另一边缘分别构成一底边,利用两底边与一预定放置该电子装置的平面接触。另外所述下壳12与其侧板120邻接的部位朝相对方向凹陷而构成所述的容置空间100,且容置空间100上方为开放状且两端贯通,而由该容置空间100供所述电池座20容置其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容置空间100的底部呈圆弧截面。而容置空间100内进一步设有一电路板60。在本实施例中,该容置空间100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固定架13及一第二固定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抽拉式电池座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在该容置空间的一端形成有一与容置空间连通的侧开口;?一电池座,所述电池座能够拆卸地贯穿设置在壳体的容置空间内;该电池座具有一电池室及一元件容室,该电池室内设有多个导电弹片;该电池室内的导电弹片又与一开关组件电连接;?一扣夹机构,所述扣夹机构设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容置空间的另一端而相对于侧开口;该扣夹机构对应电池座本体的内侧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守民蔡政哲李祖楠陈明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