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民族乐器
,特别涉及琴筝类乐器技术。
技术介绍
在现行古筝生产中,音板(面板)都采用整片桐木取材,音板从高音区至低音区包含了芯材和边材,纹路及密度都不同。弹奏古筝时,琴弦通过琴码传导,带动音板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边材及芯材的密度不同,共振的频率也会不同,这样在高音、中音及低音3个音区音色过度上经常出现不和谐音。也就是通常说的音区过度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音区过度顺畅的古筝。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古筝,包括面板、底板、侧板、筝头、筝尾,面板和底板分别横向设置,筝头与面板之间设置前岳山,筝尾与面板之间设置后岳山,面板上方设置琴弦,琴弦与面板之间设置琴码,所述面板包括至少四块拼板,每块拼板分别横向设置,相邻两块拼板分别通过拼缝胶固定。本技术的音板(面板)选用纹理密度基本相同,宽度在8厘米左右的桐木拼接而成,拼接后的音板材料,整体密度均匀,共振频率均衡,高音、中音、低音音区音色过度和谐,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古筝,包括面板1、底板、侧板 ...
【技术保护点】
古筝,包括面板、底板、侧板、筝头、筝尾,面板和底板分别横向设置,筝头与面板之间设置前岳山,筝尾与面板之间设置后岳山,面板上方设置琴弦,琴弦与面板之间设置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至少四块拼板,每块拼板分别横向设置,相邻两块拼板分别通过拼缝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