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后勇专利>正文

一种古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747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12:49
一种古筝,属于民族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琴筝类乐器技术,包括面板、底板、侧板、筝头、筝尾,面板和底板分别横向设置,筝头与面板之间设置前岳山,筝尾与面板之间设置后岳山,面板上方设置琴弦,琴弦与面板之间设置琴码,所述面板的背面为若干弧形凹槽和若干弧形凸起形成的波纹形,每道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分别横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音板(面板)背面开槽,音板和底板形成的回音壁变成了一边平滑,一边有波纹,声音在振动传导的过程中,不是面与面之间的硬波纹,而是有了谷峰、谷底的和谐振动,经过试验,开槽后的音板音色清丽和美,醇厚空灵,超越了现有古筝的音色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民族乐器
,特别涉及琴筝类乐器技术
技术介绍
古筝音板(面板)和底板共同形成了古筝的共鸣腔,音板发音后,底板与音板相互反射音波,形成回音壁。现有古筝共鸣腔底板和音板都是平滑的面,音波振动传导的时候,反射很硬,音色很干,不润,古筝音色讲究的和润清丽不能完美表现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音色音量更好的古筝。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古筝,包括面板、底板、侧板、筝头、筝尾,面板和底板分别横向设置,筝头与面板之间设置前岳山,筝尾与面板之间设置后岳山,面板上方设置琴弦,琴弦与面板之间设置琴码,所述面板的背面为若干弧形凹槽和若干弧形凸起形成的波纹形,每道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分别横向设置。本技术通过在音板(面板)背面开槽,音板和底板形成的回音壁变成了一边平滑,一边有波纹,声音在振动传导的过程中,不是面与面之间的硬波纹,而是有了谷峰、谷底的和谐振动,经过试验,开槽后的音板音色清丽和美,醇厚空灵,超越了现有古筝的音色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为古筝,包括面板1、底板9、侧板2、筝头4、筝尾7,面板I和底板9分别横向设置,面板I的 背面为若干弧形凹槽10和若干弧形凸起11形成的波纹形,每道弧形凹槽10和弧形凸起11分别横向设置。筝头4与面板I之间设置前岳山3,筝尾7与面板I之间设置后岳山8,面板I上方设置琴弦6,琴弦6与面板I之间设置琴码5。权利要求1.一种古筝,包括面板、底板、侧板、筝头、筝尾,面板和底板分别横向设置,筝头与面板之间设置前岳山,筝尾与面板之间设置后岳山,面板上方设置琴弦,琴弦与面板之间设置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背面为若干弧形凹槽和若干弧形凸起形成的波纹形,每道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分别横·向设置。专利摘要一种古筝,属于民族乐器
,特别涉及琴筝类乐器技术,包括面板、底板、侧板、筝头、筝尾,面板和底板分别横向设置,筝头与面板之间设置前岳山,筝尾与面板之间设置后岳山,面板上方设置琴弦,琴弦与面板之间设置琴码,所述面板的背面为若干弧形凹槽和若干弧形凸起形成的波纹形,每道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分别横向设置。本技术通过在音板(面板)背面开槽,音板和底板形成的回音壁变成了一边平滑,一边有波纹,声音在振动传导的过程中,不是面与面之间的硬波纹,而是有了谷峰、谷底的和谐振动,经过试验,开槽后的音板音色清丽和美,醇厚空灵,超越了现有古筝的音色效果。文档编号G10D1/00GK203150086SQ201320001719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陈后勇 申请人:陈后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筝,包括面板、底板、侧板、筝头、筝尾,面板和底板分别横向设置,筝头与面板之间设置前岳山,筝尾与面板之间设置后岳山,面板上方设置琴弦,琴弦与面板之间设置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背面为若干弧形凹槽和若干弧形凸起形成的波纹形,每道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分别横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后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后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