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永全专利>正文

快速旋转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67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旋转工具,包括有一主体、一驱动件、一掣动件、一照明件、二工具容室及无数工具,其中,驱动件具有一贯穿插孔,配合主体左、右两身部的孔位,以供旋杆可视使用者的习惯或工作环境的需要而选择由主体的任一侧插入使用,同时更于主体的握持端内侧上方设有一可将掣动件卡止的压钮,以提高施力时的扭力值为其特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旋转工具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极具使用便利性,且功能及装备较为全面的以利用实际使用的快速旋转工具。首先,请配合参阅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为目前所常用的同类型快速旋转工具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其主要是于一主体10上设有一圆筒状筒体11,该筒体11外周设有一旋杆12,旋动旋齿盘13而带动一齿盘驱动件14,再由该齿盘驱动件14带动一被动齿轮15而令掣动件16随之旋转,进而令插接于掣动件16前端插孔17的工具18(即起子头或钻头等)产生快速旋转作用。虽说此常用快速旋转工具确能达到预期的快速旋转作用,但却仍有如下数项使用上的不便尚待克服其一,由于其未设有掣动件16卡止机构,故当欲增加施力扭力值时(如当欲将螺丝作最后上紧的程序或将螺丝做最初的旋松程序),必须一手握持主体10,一手拉住旋杆12,再旋动整支主体10至预期的方向,方得以符合预期目的,从而在操作上显得极为不便。其次,其掣动件16前段的插孔17未设有较为理想的定位设计以固定工具18,使该工具18极易脱离插孔17,乃致造成使用上的极度困扰。再且,其主体10未设有工具容室以存放各式工具18供随时选用及收藏,故使用性有待加强。又,其旋杆12是设于主体10单侧,但由于每一使用者的左、右用手习惯不同,或是作业中会受到工作环境的限制,让使用者将必须时时调整主体10及其旋杆12的方向,而显得异常忙乱。故利用驱动件的贯穿插孔,配合主体左、右两身部的对应孔位,以供旋杆可视使用者的用手习惯或工作环境的需要而选择由主体的任一侧插入使用,同时更配合加设有照明件及二工具容室,以充分顺应作业及使用需求,发挥其优异的实用价值及使用便利性,为本技术最主要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则是为提供最为简易的方式以随时卡住掣动件,以确实而迅速地供使用者提高施力扭力值,完成螺丝最后上紧或最初旋松的必要程序。本技术的快速旋转工具包括有一主体,由左身部及右身部对接锁合而成,于相对内侧具有容置空间,供容置驱动件、掣动件、压钮、第一工具容室及开闭钮等构件,于外侧上端中段设有对应插槽,之后,于该插槽的一侧设有一对应穿孔俾于驱动件的插孔连通,再且,于右身部握持端的上方又设有一孔位,供一开闭钮的压掣端由内而外穿出;一驱动件,具一贯穿插孔,于中段设有一旋齿盘;一掣动件,前端具一夹掣件,中段则设有一卡固齿轮,而后段则又具有一被动齿轮,且该被动齿轮将与旋齿盘啮合连动;一压钮,设于主体握持端的内侧上方,其上端前方具有卡齿,而后方则为一弹簧所顶推;一第一工具容室,由下而上插置与主体握持端内部,其上具有承槽以供容置较长工具,而顶端则具一钓槽,以与开闭钮的钓部相互钓定;一开闭钮,一侧为一弹簧所顶推,于一侧设有一弯折状钓部,而另一侧则为一压掣端;一第二工具容室,套合于主体上端后侧,内部具有数容置槽位,供较短工具的插置;一照明件,下端具H型插脚,供插结于主体上端外周的插槽上;一旋杆,具握持部及插杆部,而插杆部则可插入主体任一侧的穿孔以进入驱动件的插孔中,以形成预期的旋动作用。夹掣件具有弹簧及顶迫钢珠组件,以提供较佳夹持工具的力量。为使进一步深入了解本技术技术手段与结构特征,配合附图详述如下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常用快速旋转工具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常用快速旋转工具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掣动件卡止时的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工具夹掣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工具容室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工具容室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3、4、5所示,本技术包括有如下的基本组件一主体20,由左身部21及右身部22对接而成,于相对内侧具有容置空间,供容置驱动件30、掣动件40、压钮50、第一工具容室60及开闭钮66等构件,于外侧上端中段设有对应插槽29,以供插置照明件70,之后,于该插槽29的一侧设有一对应穿孔23以与驱动件30的插孔31连通,而可供旋杆80的插入使用,再且,于右身部22握持端24的上方又设有一孔位25,供一开闭钮66的压掣端661由内而外穿出;一驱动件30,具一贯穿插孔31,于中段设有一旋齿盘32;一掣动件40,前段具一夹掣件41,中段则设有一卡固齿轮42,而后段则又具有一被动齿轮43,且该被动齿轮43将与旋齿盘32捏合连动;一压钮50,设于主体20握持端24的内侧上方,其上端前方具有卡齿51,而后方则为一弹簧52所顶推;一第一工具容室60,由上而下插置于主体20握持端24内部,其上具有承槽61供容置较长工具90,而顶端则具一钓槽62,以于开闭钮66的钓部662相互钓定;一开闭钮66,一侧为一弹簧67所顶推,于一侧设有一弯折状钓部662,而另一侧则为一压掣端661;一第二工具容室63,套合于主体20上端后侧,内部具有数容置槽位64,供较短工具92的插置;一照明件70,下端具H型插脚71,供插结于主体20上端外周的插槽29上;一旋杆80,具握持部81及插杆部82,而插杆部82则可插入主体20任一侧的穿孔23以进入驱动件30的插孔31中,以形成预期的旋动作用。请参阅图6所示,当欲卡止掣动件40使其无法为旋杆80及驱动件30所驱动时,只须将压钮50向后压掣,使压钮50的卡齿51卡入掣动件40的卡固齿轮42形成卡固作用,如此,使用者即可以直接旋动主体20以取得较高施力扭力值,当施放压钮50,则由弹簧52的作用使压钮50归位,便将恢复原快速驱动状态。再如图5、图7所示,其夹掣件41具有弹簧44及顶迫钢珠45组件,故可提供较佳夹持工具90、92的力量,以确实防止工具90、92的非预期脱落现象。由于照明件70即等于一小型手电筒,故其操作方式及内部构件与一般手电筒无异。又,如图8所示,常态时,第一工具容室60是因其钓槽62的作用而为开闭钮66的钓部662所钓掣,并稳藏于主体20的握持端24内部,而当欲取用其内较长工具90时,只须压掣开闭钮66的压掣端661,令钓部662脱离钓槽62,该第一工具容室60便将因自身的重力而向下滑出,当然,其上方设有限制片62以防止与主体直接脱离。最后,如图9所示,其第二工具容室63是内环面的卡纹67而与主体20的对应导纹26产生结合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旋转工具,其包括有一主体,由左身部及右身部对接锁合而成,于相对内侧具有容置空间,供容置驱动件、掣动件、压钮、第一工具容室及开闭钮构件,于外侧上端中段设有对应插槽,于该插槽的一侧设有一对应穿孔与驱动件的插孔连通,于右身部握持端的上方又设有一孔位,供一开闭钮的压掣端由内而外穿出;一驱动件,具一贯穿插孔,中段设有一旋齿盘;一掣动件,前端具一夹掣件,中段则设有一卡固齿轮,而后段则又具有一被动齿轮,且该被动齿轮将与旋齿盘啮合连动;一压钮,设于主体握持端的内侧上方,其上端前方具有卡齿,而后方则为一弹簧所顶推;一第一工具容室,由下而上插置与主体握持端内部,其上具有承槽以供容置较长工具,而顶端则具一钓槽,与开闭钮的钓部相互钓定;一开闭钮,一侧为一弹簧所顶推,于一侧设有一弯折状钓部,而另一侧则为一压掣端;一第二工具容室,套合于主体上端后侧,内部具有数容置槽位,供较短工具的插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旋转工具,其包括有:一主体,由左身部及右身部对接锁合而成,于相对内侧具有容置空间,供容置驱动件、掣动件、压钮、第一工具容室及开闭钮构件,于外侧上端中段设有对应插槽,于该插槽的一侧设有一对应穿孔与驱动件的插孔连通,于右身部握持端的 上方又设有一孔位,供一开闭钮的压掣端由内而外穿出;一驱动件,具一贯穿插孔,中段设有一旋齿盘;一掣动件,前端具一夹掣件,中段则设有一卡固齿轮,而后段则又具有一被动齿轮,且该被动齿轮将与旋齿盘啮合连动;一压钮,设于主体握持端的内侧上 方,其上端前方具有卡齿,而后方则为一弹簧所顶推;一第一工具容室,由下而上插置与主体握持端内部,其上具有承槽以供容置较长工具,而顶端则具一钓槽,与开闭钮的钓部相互钓定;一开闭钮,一侧为一弹簧所顶推,于一侧设有一弯折状钓部,而另一侧则为 一压掣端;一第二工具容室,套合于主体上端后侧,内部具有数容置槽位,供较短工具的插置;一照明件,下端具H型插脚,供插结于主体上端外周的插槽上;一旋杆,具握持部及插杆部,而插杆部则可插入主体任一侧的穿孔以进入驱动件的插孔中,以形成预 期的旋动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永全
申请(专利权)人:廖永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