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71516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输送粉料和细颗粒状的干性物料。其包括罐体,中间进料管外侧壁上固定气缸支架,气缸支架上固定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气缸接头。气缸接头通过连轴连接第二摆动杆,第二摆动杆上连接转轴,转轴上连接第一摆动杆。第一摆动杆前端通过支撑轴连接接叉,接叉下端连接锥形进料阀。气缸通过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带动锥形进料阀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稳定可靠,使用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输送粉料和细颗粒状的干性物料。
技术介绍
高密相气力输送装置是目前国内开发应用广泛的砂输送系统。在树脂砂、水玻璃砂和其他工艺要求的干新砂的砂输送生产中,采用高密相的气力输送装置是一种环保型的砂输送工艺,是一种完全在密闭的容器和管理内运行。具有输送距离长、垂直高度大、输送损耗小的特点。高密相气力输送装置的另一个特点是对环境污染小。砂粒和粉尘通过集尘器分解到砂库,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过程。。由于输送能力有限和制作技术的影响,气力输送仅限于粉料的输送。在树脂砂铸造工艺中,对再生砂或新砂的输送要求高,一般气力输送装置不能满足其输送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稳定可靠、使用效果好的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维护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上端通过上法兰连接中间进料管,中间进料管上端通过橡胶软连接连接手动蝶阀,其特征是:所述中间进料管外侧壁上固定气缸支架,气缸支架上固定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气缸接头。气缸接头通过连轴连接第二摆动杆,第二摆动杆上连接转轴,转轴上连接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前端·通过支撑轴连接接叉,接叉下端连接锥形进料阀。所述气缸通过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带动锥形进料阀上下运动。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排气阀座,进排气阀座上连接进排气阀。进一步的,上法兰和锥形进料阀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连接在上法兰内侧壁上。进排气阀座上设有多个气孔。罐体上设有上料位计。罐体上设有下料位计。罐体上设有压力继电器。罐体下端连接多个支腿。罐体下端设有出料口。罐体侧壁上设有检修门。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稳定可靠,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2-进排气阀座、3-进排气阀、4-出料口、5-支腿、6-手动蝶阀、7-橡胶软连接、8-中间进料管、9-上料位计、10-下料位计、11-压力继电器、12-气缸支架、13-第一摆动杆、14-气缸、15-第二摆动杆、16-气缸接头、17-支撑轴、18-转轴、19-连轴、20-检修门、21-接叉、22-锥形进料阀、23-密封圈、24-上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广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罐体1,罐体I上端通过上法兰24连接中间进料管8,中间进料管8上端通过橡胶软连接7连接手动蝶阀6。所述中间进料管8外侧壁上固定气缸支架12,气缸支架12上固定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气缸接头16。气缸接头16通过连轴19连接第二摆动杆15,第二摆动杆15上连接转轴18,转轴18上连接第一摆动杆13。所述第一摆动杆13前端通过支撑轴17连接接叉21,接叉21下端连接锥形进料阀22。所述气缸14通过第一摆动杆13、第二摆动杆15带动锥形进料阀22上下运动。所述上法兰24和锥形进料阀22之间设有密封圈23,密封圈23连接在上法兰24内侧壁上,防止漏气。所述罐体I上设有进排气阀座2,进排气阀座2上连接进排气阀3。进排气阀座2上设有多个气孔,通过多个气孔达到出气均匀、减少磨损的目的。所述罐体I上设有上料位计9、下料位计10和压力继电器11,所述罐体I下端连接多个支腿5,用于支撑整个罐体I。所述罐体I下端设有出料口 4。所述罐体I侧壁上设有检修门20,检修门20在物料堵砂时,清理疏砂方便。罐体I中的上、下料位计9、10处于无料状态及进排气阀3置于排气状态时,锥形进料阀22打开,物料进入罐体 I。随着物料增多,罐体I内的空气通过进排气阀3排出。当物料到达上料位计9探测高度时,锥形进料阀22关闭经过延时2 3秒,进排气阀3转换至进气状态,随后打开。压缩空气从进排气阀3进入罐体I。根据物料的输送阻力,压缩空气在罐体I内达到所需压力。在恒定气压的作用下,罐体I中的物料经输送管道输送到出料口 4。上料位计9首先回到自由状态。当罐体I中物料减少,下料位计10回到无料状态时,进排气阀3关闭,利用罐体I中的余气继续发送余料。当压力降低,压力继电器11失压时,进排气阀3转换至排气状态,罐体I中的余气经进排气阀3排出,经过延时,锥形进料阀122重又打开,发送过程进入下一个新的循环。为了防止因上、下料位计9、10和压力继电器11失灵造成罐体I无法工作,电控程序中一般应附设时间控制来代替上、下料位计计9、10和压力继电器11来完成相应的动作。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I)上端通过上法兰(24)连接中间进料管(8 ),中间进料管(8 )上端通过橡胶软连接(7 )连接手动蝶阀(6),其特征是:所述中间进料管(8)外侧壁上固定气缸支架(12),气缸支架(12)上固定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气缸接头(16);气缸接头(16)通过连轴(19)连接第二摆动杆(15),第二摆动杆(15)上连接转轴(18),转轴(18)上连接第一摆动杆(13);所述第一摆动杆(13)前端通过支撑轴(17)连接接叉(21),接叉(21)下端连接锥形进料阀(22);所述气缸(14)通过第一摆动杆(13)、第二摆动杆(15)带动锥形进料阀(22)上下运动;所述罐体(I)上设有进排气阀座(2),进排气阀座(2)上连接进排气阀(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法兰(24)和锥形进料阀(22 )之间设有密封圈(23 ),密封圈(23 )连接在上法兰(24 )内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排气阀座(2)上设有多个气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罐体(I)上设有上料位计(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罐体(I)上设有下料位计(1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罐体(I)上设有压力继电器(1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罐体(I)下端连接多个支腿(5)。8.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罐体(I)下端设有出料口⑷。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罐体(I)侧壁上设有检修门(2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输送粉料和细颗粒状的干性物料。其包括罐体,中间进料管外侧壁上固定气缸支架,气缸支架上固定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气缸接头。气缸接头通过连轴连接第二摆动杆,第二摆动杆上连接转轴,转轴上连接第一摆动杆。第一摆动杆前端通过支撑轴连接接叉,接叉下端连接锥形进料阀。气缸通过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带动锥形进料阀上下运动。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稳定可靠,使用效果好。文档编号B65G53/36GK203143695SQ20132014228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密相气力输送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上端通过上法兰(24)连接中间进料管(8),中间进料管(8)上端通过橡胶软连接(7)连接手动蝶阀(6),其特征是:所述中间进料管(8)外侧壁上固定气缸支架(12),气缸支架(12)上固定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气缸接头(16);气缸接头(16)通过连轴(19)连接第二摆动杆(15),第二摆动杆(15)上连接转轴(18),转轴(18)上连接第一摆动杆(13);所述第一摆动杆(13)前端通过支撑轴(17)连接接叉(21),接叉(21)下端连接锥形进料阀(22);所述气缸(14)通过第一摆动杆(13)、第二摆动杆(15)带动锥形进料阀(22)上下运动;所述罐体(1)上设有进排气阀座(2),进排气阀座(2)上连接进排气阀(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旭东羊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南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