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771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13
一种空气净化器,它主要由底座、支柱和壳体组装而成,所述壳体的下底部设有进风口,壳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出风口,壳体的上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内设有过滤层的过滤室和内设有多个净化层的净化室,在支柱的顶端安装有涡流风机;所述过滤层由多层筛网组成,所述净化层是由上、下两层夹网及两层夹网之间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炭纤维组成;所述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炭纤维是指负载铂、钴金属混合物的活性炭纤维,铂、钴金属混合物的负载量为1%-10%(wt%),所述铂和钴金属混合物的比列为1:9-5: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室温下可高效去除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外形美观、经济实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有催化分解功效的高效空气净化器,属于空气净化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内装修普遍进行,而装修所使用的不少产品,如人造板材、胶粘剂、墙纸等在常温下会释放出各种挥发性有机物,有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突变的不良作用,比如甲醛、苯系物等,其挥发时间可能长达数十年之久。据统计,人们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净化室内空气十分重要。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大多数是光触媒型空气净化器、臭氧型空气净化器、负离子型空气净化器和过滤吸附型空气净化器等。徐伟(申请号:201120024798.5)利用玻璃板作为光触媒基材,其上涂有二氧化钛钼金的技术开发了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但是该净化装置需要紫外光照射,能耗大。李雪花(申请号:201120258348.2)专利技术的一种臭氧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它包括风机、臭氧净化管、和臭氧还原管等,但是臭氧的使用会带来二次污染。戈雷杰(申请 号:00250199.6)专利技术的一种家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克服旧式空气净化器利用针尖放电产生负离子的缺点,产生的负离子浓度大而均匀,具有抑制细菌、除臭的功能。但是负离子对细菌病毒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能力非常有限,而且不洁净的空气会使负离子浓度降低,影响净化效果。过滤吸附型空气净化器主要是利用多孔性滤材,如活性炭、无纺布、滤纸、活性炭纤维等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能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粉尘、花粉等大颗粒的污染物。虽然过滤吸附型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毒污染物,但是吸附型空气净化器容易吸附饱和,其过滤材料需定期更换或进行再生处理,使用效率低,操作繁琐,并且不能有效分解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只是将有机污染物简单转移到了吸附过滤材料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空气净化器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吸附并催化分解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高效空气净化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主要由底座、支柱和壳体组装而成,所述壳体的下底部设有进风口,壳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出风口,壳体的上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内设有过滤层的过滤室和内设有多个净化层的净化室,在支柱的顶端安装有涡流风机。所述过滤层由多层筛网组成,所述净化层是由上、下两层夹网及两层夹网之间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炭纤维组成。所述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炭纤维是负载钼、钴金属混合物的活性炭纤维,钼、钴金属混合物的负载量为1%-10% (wt%),所述钼和钴金属混合物的比列为1:9-5:5。所述的出风口是围绕着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本技术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的创新性在于采用负载钼、钴金属混合物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炭纤维作为净化材料来净化空气,该净化材料巧妙地将活性炭纤维的超强吸附性能和钼、钴金属混合物的高催化活性有机结合,在室温条件下,无需可见光甚至紫外光就可高效吸附并分解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而且催化剂钼、钴金属混合物的使用,大大减少了钼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因此该净化器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使用周期长、成本低等特点。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外观精美、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家庭、会议室、汽车等场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净化层的立体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是:1、底座;2、支柱;3、壳体;4、进风口 ;5、出风口 ;6、控制面板;7、过滤室;8、净化室;9、涡流风机;10、净化层;11、过滤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底座1、支柱2和壳体3 组装而成,外形美观,放在室内更具有观赏性。所述壳体3的下底部设有进风口 4,壳体3的上部侧面设有出风口 5,壳体的上顶部设有控制面板6,以便控制本技术的运行;所述的出风口 5是围绕着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结合图2所示,所述壳体3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内设有过滤层11的过滤室7和内设有多个净化层10的净化室8,在支柱2的顶端安装有涡流风机9。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净化层10包括上、下两层夹网及设于夹网之间的负载钼、钴金属混合物的活性炭纤维,并且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净化层;所述钼、钴金属混合物的负载量为1%-10% (wt%),所述钼和钴金属混合物的比列为1:9-5:5。空气在涡流风机9的作用下,从壳体下底部的进风口进入壳体3后,自下而上依次经过滤室7除去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等悬浮颗粒和异物,然后通过净化室8将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最后洁净的空气通过涡流风机9从出风口 5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净化器,它主要由底座(I)、支柱(2)和壳体(3)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下底部设有进风口(4),壳体(I)的上部侧面设有出风口(5),壳体(I)的上顶部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壳体(I)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内设有过滤层(11)的过滤室(7)和内设有多个净化层(10)的净化室(8),在支柱(2)的顶端安装有涡流风机(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11)由多层筛网组成,所述净化层(10)是由上、下两层夹网及两层夹网之间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炭纤维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5)是围绕着壳体(I)的侧壁设置有多 个。专利摘要一种空气净化器,它主要由底座、支柱和壳体组装而成,所述壳体的下底部设有进风口,壳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出风口,壳体的上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内设有过滤层的过滤室和内设有多个净化层的净化室,在支柱的顶端安装有涡流风机;所述过滤层由多层筛网组成,所述净化层是由上、下两层夹网及两层夹网之间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炭纤维组成;所述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炭纤维是指负载铂、钴金属混合物的活性炭纤维,铂、钴金属混合物的负载量为1%-10%(wt%),所述铂和钴金属混合物的比列为1:9-5:5;本技术在室温下可高效去除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外形美观、经济实用的特点。文档编号B01D53/86GK203139897SQ20122062760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姚玉元, 诸葛凯, 王列, 吕汪洋, 陈文兴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它主要由底座(1)、支柱(2)和壳体(3)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底部设有进风口(4),壳体(1)的上部侧面设有出风口(5),壳体(1)的上顶部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壳体(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内设有过滤层(11)的过滤室(7)和内设有多个净化层(10)的净化室(8),在支柱(2)的顶端安装有涡流风机(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元诸葛凯王列吕汪洋陈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