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以热塑性可生物降解聚酯为碳源的强化脱氮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适用于去除低C/N比污水中的硝酸盐。
技术介绍
氮素污染是我国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低有机污染水的氮素污染问题是我国完成点源控污之后未来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这类低C/N的水如果不经过进一步处理,直接汇流入湖泊、水库等敏感水体,将导致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水环境中的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的直接排放或其它含氮化合物通过硝化作用转化而成。人工湿地是具有效率高、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费低等优点的可靠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水量不大、水质变化不很大、管理水平不很高的城镇污水,如我国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的去除包括基质吸附、过滤、沉淀、氨的挥发、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其中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最主要的途径。针对低碳氮比的污水,碳源不足已成为限制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的关键因素。解决的方法多见于在进水中补充液体碳源,如甲醇、葡萄糖和果糖。这些做法会造成部分碳源在湿地上层发生好氧分解,造成碳源的浪费,增加不必要的污水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固体碳源强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布水区(2)、湿地粗填料区(3)、湿地细填料区(4)、固体碳源投加管(5)、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区(6)、湿地植物(7)、集水区(8)、放水孔(9)、排水区(10)和排放管(11);所述固体碳源投加管(5)设置在湿地靠近进水管(1)一端的1/3处,所述固体碳源投加管(5)直插入所述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区(6)中且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每个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0cm;通过湿地中不同区域填料粒径的控制,使所述固体碳源投加管(5)投加的热塑性可生物降解聚酯类固体碳源能分布至所述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区(6)中,随后热塑性可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