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振动阻尼手柄的手持式工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17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手柄相对手持式工具机的振动在很大程度上的去耦合可这样来实现:在两个相对工具机纵轴线(9)大致平行延伸的腿(5,7)的每个上铰接着至少一个基本上相对工具机纵轴线(9)垂直定向的联杆(19,21)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及联杆(19,21)用其另一端部铰接在机壳(1)的位于手柄(3)的两个腿(5,7)之间的区域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振动阻尼手柄的手持式工具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振动阻尼手柄的手持式工具机,该手柄具有两个相对工具机纵轴线大致平行延伸的腿及它弹性地与机壳连接。对于尤其是具有冲击式驱动器的手持式工具机、例如冲击钻、钎锤机或类似的工具机,会在工具机中产生相当强的振动,该振动将传递到工具机手柄上并使操作者不仅感到不舒服,而且对其健康是有害的。由DE 195 03 526 A1例如公知了一些措施,以便使手持式工具机的手柄对振动阻尼。这些措施例如在于,手柄在一个端部上通过缓冲弹簧或弹簧系统与机壳相连接;并且手柄在另一对立端部借助铰链连接与机壳相连接。在该文献中还提出:手柄的两个相对手持式工具机纵轴线平行延伸的腿的端部通过振动阻尼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塑料与机壳相连接。因而迄今为止通常是:手柄在两个位置上与机壳相连接。即使当一个或多个连接点设有阻尼装置,但仍有相当高的振动从机壳耦合到手柄上。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具有开始部分所述类型手柄的手持式工具机,该手柄可用尽可能简单的装置在很大程度上阻尼振动地连接在手持式工具机的机壳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上述的任务将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这样来解决:在手柄的两个腿的每个上铰接至少一个基本上相对工具机纵轴线垂直定向的联杆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及联杆用其另一端部铰接在机壳的位于手柄两个腿之间的区域上。因为手柄仅通过联杆与机壳相连接及它与机壳不再有直接的连接点,这样就形成了手柄相对机壳振动的很强-->的去耦合。此外通过联杆结构使手柄得到相当高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有利的进一步构型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合乎要求的是,铰接在手柄各个腿上的联杆的长度相同。由此可以保证:手柄与机壳之间的相对运动几乎仅具有在手持式工具机纵轴线方向上的分量。在此情况下几乎不形成其它方向的会在操作者的手上作用附加的加速度的运动分量。各联杆可具有一个在机壳上的共同铰接点,或联杆在机壳上的铰接点被设置成彼此紧邻。传递到联杆两个腿上的运动的高度同步可这样地实现:联杆的铰接在机壳上的端部具有一个带轮齿的圆形部;及联杆在机壳上的铰接点被这样地布置,以使得联杆端部上的轮齿相互啮合。通过该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手柄的翻转及倾斜。手柄导向及稳定性的改善可这样来达到:两个平行的、基本上相对工具机纵轴线垂直定向的联杆被铰接在机壳上及铰接在手柄的两个腿的每个上。最好手柄的腿的端部弹性地支撑在机壳上。使手柄振动阻尼的另一有利的实施形式在于:在手柄与机壳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可电控制或调节的执行元件,这些执行元件这样地阻尼手柄的振动,即它们对由机壳的振动形成的力或移动起相反的作用。附图说明以下将借助在附图中所示的多个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为:图1:借助联杆支承在机壳上的手柄的原理图,其中各联杆在机壳上具有不同的铰接点,图2:借助联杆支承在机壳上的手柄的原理图,其中各联杆在机壳上具有一个共同的铰接点,及-->图3:借助两个平行振动器支承在机壳上的手柄的原理图。实施例的描述图1中概要地表示出一个手持式工具机,例如一个冲击钻或钎锤机或类似的工具机。该手持式工具机包括一个其中设有工具机驱动装置的机壳1,及一个与机壳1相连接的手柄3。手柄3被构成U型及具有两个腿5及7,它们大致与手持式工具机的纵轴线9平行地延伸。最好手柄3的腿5及7的端部伸入到成型在机壳1上的槽11及13中。在这些槽11及13中,两个腿5及7的端部通过弹簧件15及17支承在机壳1上。这些弹簧件15及17接收由操作者作用在手柄3上的按压力。用于手柄振动阻尼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于,在附带弹簧15,17或无弹簧的手柄3与机壳1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可电控制或调节的执行元件,这些执行元件这样地阻尼手柄3的振动,即它们对由机壳1的振动形成的力或移动起相反的作用。这种执行元件例如由EP 0 206 981 A2或WO 98/21014公知。在手柄3的两个水平延伸的腿5及7的每个上这样地铰接着一个联杆19,21,即使得各联杆可在手持式工具机的纵轴线9的方向上摆动。这两个联杆19及21的长度相同。联杆19及21的远离腿5及7的端部被这样地在位于两个腿5及7之间的区域中铰接在机壳1上,以使得联杆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机的纵轴线9定向。两个联杆19及21在机壳1上的铰接点23及25彼此紧邻。手柄的倾翻或偏斜可通过一些装置来避免,这些装置使联杆19及21在运动上同步。为了达到两个联杆19及21在运动上的高同步性,联杆19,21的铰接在机壳上的端部各具有一个圆形部27,29,后者各设有轮齿31,33。两个联杆19及21的铰接点23及25被这样定位及它们的设有轮齿31,33的圆形部27,29被这样定尺寸,-->以使得联杆19及21端部上的轮齿31,33相互啮合。通过上述的联杆机构形成了手柄3相对机壳1的振动有很强的去耦合作用,所述振动例如是由冲击机构引起的。手柄相对机壳的去耦合是这样形成的:由于联杆机构,在手柄3与机壳1之间不需要直接的连接点,便可给予手柄3高的稳定性。联杆19与21用于使手柄3相对机壳1几乎仅能在工具机纵轴线9的方向上进行相对运动。由于两个联杆运动的高度同步,其它的运动分量、例如手柄3的翻转或倾斜几乎被排除。在工具机工作及由此形成两个联杆19及21的偏转时,两个联杆19及21在手柄3的水平腿5及7上的铰接点35及37之间的距离d将在约0.1mm的范围上改变。铰接点35与37之间距离d的该轻微变化可如此来获得,即手柄3这样地构成或由这样一种材料组成,以使得它允许一定的弹性变形。图2中所示的具有振动阻尼手柄的手持式工具机的实施例除了两个联杆19及21在机壳1上的铰接外,与图1中所示实施例相同。在图1的实施例中两个联杆19及21具有彼此并排的铰接点23及25,而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联杆19及21在机壳1上具有一个共同的铰接点39。即两个联杆19及21在机壳1上可绕一个共同轴39转动地被支承。图3中表示具有振动阻尼手柄3的手持式工具机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相同的所有部分具有与图1及2中所使用的标号相同的标号。因此结合图1及2所述的细节不再详细地描述。图3中所示实施例相对上述这些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使手柄3与机壳1相连接的联杆机构。在根据图1及2的实施例中每个腿5,7仅通过一个联杆与机壳1相连接,而该实施例中在手柄3的腿5上及机壳1上铰接了两个平行的联杆41及43,以及在腿7上-->及机壳1上同样铰接了两个平行的联杆45及47。这就是说,两个腿5,7的每个通过一个所谓的平行振动器41,43及45,47与机壳弹性地连接。平行振动器41,43及45,47给予手柄3稳定的、无间隙的支承及极强地抑制了不希望有的、偏离工具机纵轴线9方向的手柄运动的运动分量。在图3的实施例中,两个平行振动器的相互对立的联杆41,45及43,47在机壳1上分别具有一个共同的铰接点49,51。但每个相互对立的联杆41,45及43,47也可以如根据图1中的实施例那样,具有彼此靠近的铰接点及在它们的端部具有圆形部,后者上设有相互啮合的轮齿。因此可达到手柄3的两个腿5及7运动的高度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振动阻尼手柄的手持式工具机,所述手柄具有两个相对工具机纵轴线(9)大致平行延伸的腿(5,7)及它弹性地与机壳(1)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两个腿(5,7)的每个上铰接着至少一个基本上相对工具机纵轴线(9)垂直定向的联杆(19,21,41,43,45,47)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并且所述联杆(19,21,41,43,45,47)用其另一端部铰接在机壳(1)的位于手柄(3)的两个腿(5,7)之间的区域上。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1-7-24 10136015.01.具有振动阻尼手柄的手持式工具机,所述手柄具有两个相对工具机纵轴线(9)大致平行延伸的腿(5,7)及它弹性地与机壳(1)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两个腿(5,7)的每个上铰接着至少一个基本上相对工具机纵轴线(9)垂直定向的联杆(19,21,41,43,45,47)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并且所述联杆(19,21,4 1,43,45,47)用其另一端部铰接在机壳(1)的位于手柄(3)的两个腿(5,7)之间的区域上。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这些联杆(19,21,41,43,45,47)的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杆(19,21,41,43,45,47)具有一个在机壳(1)上的共同铰接点(39,49,5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联杆(19,21)在机壳(1)上的铰接点(23,25)被彼此紧邻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哈德迈克斯纳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