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跟贴、随意贴、前掌垫及后掌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8658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跟贴、随意贴、前掌垫及后掌垫,该后跟贴,用于贴于鞋跟内,包括一基体,基体分为正面和背面,其正面与人脚跟相对,其背面与鞋跟相对,基体正面设置凸起区,凸起区内设置多个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随意贴、前掌垫及后掌垫与上述后跟帖具有类似的结构,及都具有一基体和设置基体上的凸起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跟贴、随意贴、前掌垫及后掌垫通过在基体上均匀设置多个凸起,大大增强了鞋子的透气性;而且凸起的材料采用柔软富有弹性的材料,可以防止脚与鞋面摩擦损伤皮肤,增加了鞋子的舒适度;此外,凸起具有一定的回弹力,具有缓冲的作用,同时还能过起到防滑的效果,以及具有按摩保健的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跟贴、随意贴、前掌垫及后掌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贴,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透气、按摩、缓冲、防滑及防刮脚等功能的后跟贴、随意贴、如掌塾及后掌塾。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穿在脚上的鞋子的舒适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鞋子都是大批大量按照同样的尺寸规格,相同的工艺做成的,而人的脚形却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所以买的鞋子也难免保证符合所有人的脚型。故,为了保证舒适度,需要消费者自己通过一些鞋贴贴于鞋子的适当位置来增加鞋子穿在脚上的舒适度。同时,因为鞋子鞋面材料比较硬,与脚皮肤多次摩擦易使脚上的皮肤损伤,也需要一种鞋贴提供一层柔软的防刮层来防止脚皮肤的损伤。请参阅图1-图2,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后跟贴10。其包括基体101和凸台103,基体1·01呈长形片状,两端较宽,中间略窄。凸台103置于基体101正面中间部分,其对应于人体脚后跟内凹的部位。该后跟贴10背面涂有胶水层(图未示),用于将该后跟贴10贴于鞋子对应脚后跟的部位。由于在后跟贴10中间位置设置有凸台103,该凸台103可以防止脚脱出鞋子。·但是上述后跟贴10透气性不好,防滑效果不佳,不具有按摩功能,而且当人脚伸进鞋子时,容易将该后跟贴10踩下使后跟贴10脱落,脚上提的时候,凸台103对脚后跟的阻力还不够,仍然容易导致走路时脚脱出鞋子。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鞋贴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鞋子透气性不好,防滑效果不佳,不具有按摩功能,鞋子容易脱出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透气、按摩、缓冲、防滑及防刮脚等功能的后跟贴、随意贴、前掌垫及后掌垫。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跟贴,用于贴于鞋跟内,包括一基体,基体分为正面和背面,其正面与人脚跟相对,其背面与鞋跟相对,基体正面设置凸起区,凸起区内设置多个凸起。优选地,该后跟贴进一步包括一凸台,凸台设置在基体的正面,置于中间,界定一平面,对应人脚后跟凹陷的部位,凸台外围为凸起区,凸台的高度高于凸起。优选地,凸起区包括第一凸起区和第二凸起区,第二凸起区设置在后跟贴中间,其内均匀设置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区设置在第二凸起区的外围,其内均匀设置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的高度,且第二凸起区对应人脚后跟凹陷的部位。优选地,基体呈长方形、腰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梯形或心形,凸起为圆柱体、棱柱体、锥体或条状。优选地,凸起的高度从两侧往中间逐渐增大。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保暖层,保暖层覆盖于凸起区的顶部。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基底层,基底层设置在基体背面。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随意贴,用于贴于鞋内,包括一基体,基体分为正面和背面,其正面与人脚部相对,其背面与鞋面相对,基体正面设置凸起区,凸起区内设置多个凸起。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前掌垫,用于贴于鞋底前部,包括一基体,基体分为正面和背面,其正面与人前脚掌相对,其背面与鞋底前部相对,基体正面设置凸起区,凸起区内设置多个凸起。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掌垫,用于贴于鞋底后部,包括一基体,基体分为正面和背面,其正面与人后脚掌相对,其背面与鞋底后部相对,基体正面设置凸起区,凸起区内设置多个凸起。本技术提供的鞋贴通过在基体上均匀设置多个凸起,脚与鞋面之间存在大量空隙,以便于空气流通,大大增强了鞋子的透气性;而且凸起的材料采用硅橡胶等柔软富有弹性的材料,可以防止脚与鞋面摩擦损伤皮肤,保护脚的健康,也增加了鞋子的舒适度;此夕卜,凸起具有一定的回弹力,具有缓冲的作用,能够防止穿鞋时将鞋贴踩皱致使鞋贴脱落或者脚上提时从鞋子内脱出;同时还能过起到防滑的效果,以及具有按摩保健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后跟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后跟贴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跟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后跟贴的剖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后跟贴穿鞋时的受力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的后跟贴脱鞋时的受力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跟贴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跟贴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跟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一种后跟贴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跟贴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意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意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第八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掌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第九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掌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3-图4,为 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跟贴20,其包括基体201、凸起区203、凸台205及黏胶层(图未示)。基体201包括正面(未标号)和背面(未标号),正面与人脚相对,背面与鞋子相对。凸起区203及凸台205均设置在基体201的正面,黏胶层设置在基体201的背面,用于将该后跟贴20贴于鞋子对应脚后跟的部位。基体201呈片状大体呈长方形,两端较宽,中间略窄。凸台205置于基体201正面中间部分,其界定一个平面,对应于人体脚后跟内凹的部位。凸起区203介于基体201的边界和凸台205的边界之间,该凸起区203内均匀设置多个圆柱凸起2031。该圆柱凸起2031呈圆柱状,顶部为圆顶结构。其中凸台205的高度略高于圆柱凸起2031的高度。请参阅图5,当人穿鞋子的时候,脚后跟与该后跟贴20接触,后跟贴20上的圆柱凸起2031与脚后跟接触后受力向下弯折,这样,通过该弯折作用的缓冲,该后跟贴20可以避免脚将该后跟贴20踩下并使其脱落。请参阅图6,当人脱鞋子的时候,脚后跟与该后跟贴20接触,后跟贴20上的圆柱凸起2031与脚后跟接触后受力向上弯折,这样,通过该弯折作用的缓冲,可以增大脚与鞋子的阻力,避免脚在走路的时候脱出鞋子。其中基体201及圆柱凸起203的材料可以采用硅橡胶、PVC(聚氯乙烯)、热固油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高回弹海绵、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聚氨基甲酸酯)等柔软弹性材料构成。基体201材料也可以不同于圆柱凸起203而采用无纺布、纺织品、真皮、人造皮革、超纤或丝光绒等 柔软材料。请参阅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跟贴30,其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后跟贴20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圆柱凸起3031及凸台305的顶部还覆盖有一保暖层306。该保暖层306的材质可以为布料、绒毛、化纤等具有保暖功能的柔软材料。上述保暖层306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本技术其他所有实施例。其中基体301及圆柱凸起3031的材料可以采用硅橡胶、PVC(聚氯乙烯)、热固油墨、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高回弹海绵、TPU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 (聚氨基甲酸酯)等柔软弹性材料构成。基体301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跟贴,用于贴于鞋跟内,包括一基体,基体分为正面和背面,其正面与人脚跟相对,其背面与鞋跟相对,其特征在于:基体正面设置凸起区,凸起区内设置多个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孝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蓝蕙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