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西林专利>正文

自复位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118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复位支撑。该自复位支撑由钢筋混凝土芯柱、钢管套筒、预应力筋和锚具组成。钢筋混凝土芯柱有预留的贯通全长的预应力孔道,钢筋混凝土芯柱的一端有预埋的连接钢板接头;钢管套筒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闭口端预留圆孔供预应力筋穿过,同时闭口端也含有连接钢板接头;钢筋混凝土芯柱置于钢管套筒中,并通过两端张拉支撑的预应力筋,完成自复位支撑的制作。自复位支撑制作安装简单方便,在风,地震等水平作用后能回复到初始位置,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自复位支撑
技术介绍
可恢复功能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抗震结构体系,是基于性能设计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自复位结构体系是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中的一种,这种结构体系能够在地震过后仍能回到初始位置,结构或者构件的残余变形很小,继而保证了结构在地震中不倒塌,并且继续使用。支撑在结构抗侧力体系中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防线。自复位支撑是一种充分利用混凝土材料受压表现好,预应力筋受拉应能好的复合支撑。在地震中,自复位支撑为结构提供抗侧力。在地震作用后,预应力筋的初始拉应力足够让支撑回复到初始位置,使支撑的残余变形降到最低,减小结构的残余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支撑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自复位能力的支撑,该支撑既能在地震中提供抗侧力,又能在震后回复到初始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复位支撑,包括钢筋混凝土芯柱、钢管套筒、预应力筋、锚具;其中: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芯柱,有预留的贯通全长的预应力孔道,钢筋混凝土芯柱的一端有预埋的钢板接头,该钢板接头的横截面为T字形;该T字形钢板接头的底座钢板通过锚固钢筋与钢筋混凝土芯柱端部贴合在一起,该底座钢板上开有圆孔,供预应力筋穿过;该T字形钢板接头中与底座钢板垂直的连接钢板上开有若干螺栓孔,该螺栓孔用于与外接的构件或结构主体连接; 所述的钢管套筒,嵌套在钢筋混凝土芯柱外侧;该钢管套筒的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闭口的一端端面上有圆孔,供预应力筋通过;钢管套筒的闭口一端有钢板接头,该钢板接头与钢管套筒的闭口端面垂直,上面开有若干螺栓孔,该螺栓孔用于与外接的构件或结构主体连接; 钢管套筒的闭口一端端面上的圆孔、混凝土芯柱的预留孔道以及钢筋混凝土芯柱一端的T字形钢板接头的底座钢板上的圆孔位置对齐,所述的预应力筋穿过这些对应位置的孔道及圆孔,张拉预应力筋后由锚具锚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预应力筋为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筋。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芯柱中预留的贯通全长的预应力孔道,一般为4个,分布于钢筋混凝土芯柱的四角部位。本专利技术自复位支撑制作、安装简单方便,在大风、地震等水平作用后能回复到初始位置,减小结构的残 余变形。该自复位支撑可广泛用于工程结构中,在地震作用时,既能提供抗侧力作用,又可以在震后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时更换简单快捷。本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有利于实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复位支撑侧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复位支撑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复位支撑示意图。图4为钢筋混凝土芯柱示意图。图5为钢管套筒不意图。其中,(a)为一个方向立体图,(b)为另一个方向立体图。图6为混凝土芯柱预埋钢板接头示意图。附图标号:I为钢管套筒上的钢板连接接头,2为预应力筋,3为钢管套筒,4为钢筋混凝土芯柱,5为锚具,6为钢筋混凝土芯柱一端的预埋钢板接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图1为例,本专利技术自复位支撑,其包括钢筋混凝土芯柱、钢管套筒、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筋、锚具。带有预埋钢板结接头6的钢筋混凝土芯柱4预制完成,带有钢板连接接头I的钢管套筒3工厂加工完成。将混凝土芯柱4放置在恰好能够安放它的钢管套筒I中。然后将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筋2穿过钢筋混凝土芯柱4内部的孔道及钢管套筒3闭口端的圆孔,张拉预应力筋2。张拉完成后,用锚具5锚固好。最后用过支撑两端连接接头将支撑安装在需要的位置。`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对于本专利技术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芯柱(4)、钢管套筒(3)、预应力筋(2)、锚具(5);其中: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芯柱(4),有预留的贯通全长的预应力孔道,钢筋混凝土芯柱(4)的一端有预埋的钢板接头(6),该钢板接头(6)的横截面为T字形;该T字形钢板接头(6)的底座钢板通过锚固钢筋与钢筋混凝土芯柱(4)端部贴合在一起,该底座钢板上开有圆孔,供预应力筋(2)穿过;该T字形钢板接头(6)中与底座钢板垂直的连接钢板上开有若干螺栓孔,该螺栓孔用于与外接的构件或结构主体连接; 所述的钢管套筒(3),嵌套在钢筋混凝土芯柱(4)外侧;该钢管套筒(3)的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闭口的一端端面上有圆孔,供预应力筋(2)通过;钢管套筒(3)的闭口一端有钢板接头(I ),该钢板接头(I)与钢管套筒(3)的闭口端面垂直,上面开有若干螺栓孔,该螺栓孔用于与外接的构件或结构主体连接; 钢管套筒(3)的闭口一端端面上的圆孔、钢筋混凝土芯柱(4)的预留孔道以及钢筋混凝土芯柱(4) 一端的T字形钢板接头(6)的底座钢板上的圆孔位置对齐,所述的预应力筋(2)穿过这些对应位置的孔道及圆孔,张拉预应力筋后由锚具(5)锚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芯柱(4)和钢管套筒(3)没有粘结在一起;预应 力筋(2) 为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自复位支撑。该自复位支撑由钢筋混凝土芯柱、钢管套筒、预应力筋和锚具组成。钢筋混凝土芯柱有预留的贯通全长的预应力孔道,钢筋混凝土芯柱的一端有预埋的连接钢板接头;钢管套筒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闭口端预留圆孔供预应力筋穿过,同时闭口端也含有连接钢板接头;钢筋混凝土芯柱置于钢管套筒中,并通过两端张拉支撑的预应力筋,完成自复位支撑的制作。自复位支撑制作安装简单方便,在风,地震等水平作用后能回复到初始位置,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文档编号E04B1/98GK103243834SQ20131019791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吕西林, 刘金成, 周颖 申请人:吕西林, 刘金成, 周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芯柱(4)、钢管套筒(3)、预应力筋(2)、锚具(5);其中: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芯柱(4),有预留的贯通全长的预应力孔道,钢筋混凝土芯柱(4)的一端有预埋的钢板接头(6),该钢板接头(6)的横截面为T字形;该T字形钢板接头(6)的底座钢板通过锚固钢筋与钢筋混凝土芯柱(4)端部贴合在一起,该底座钢板上开有圆孔,供预应力筋(2)穿过;该T字形钢板接头(6)中与底座钢板垂直的连接钢板上开有若干螺栓孔,该螺栓孔用于与外接的构件或结构主体连接;?所述的钢管套筒(3),嵌套在钢筋混凝土芯柱(4)外侧;该钢管套筒(3)的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闭口的一端端面上有圆孔,供预应力筋(2)通过;钢管套筒(3)的闭口一端有钢板接头(1),该钢板接头(1)与钢管套筒(3)的闭口端面垂直,上面开有若干螺栓孔,该螺栓孔用于与外接的构件或结构主体连接;钢管套筒(3)的闭口一端端面上的圆孔、钢筋混凝土芯柱(4)的预留孔道以及钢筋混凝土芯柱(4)一端的T字形钢板接头(6)的底座钢板上的圆孔位置对齐,所述的预应力筋(2)穿过这些对应位置的孔道及圆孔,张拉预应力筋后由锚具(5)锚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西林刘金成周颖
申请(专利权)人:吕西林刘金成周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