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压海水至深海降温后送海水淡化厂制淡水节能新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2913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海洋风浪能推动接浪板压水到海底取冷然后送往海水淡化厂用于制冰溶化后获得淡水而实现节约能源的新方案。简称命名为:海浪压海水至深海降温后送到海水淡化厂制淡水节能的新法及装置。包括接浪板、缸套活塞、圆柱横梁、单向阀、输水管、水阀、保温储水池、海水淡化厂、制冰槽、溶冰槽、冷却槽中槽等主要部件组成,经组装到海岛周边海上后,则可利用风浪把海水压送至海底降温后送至海水淡化厂,在制淡水的过程节约用电或减少动力能源消耗,获得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好结果。非常适宜专业海水淡化厂或制冰厂采纳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淡化领域,尤其是属于海浪压海水至深海降温后送海水淡化厂制淡水节能新法及装置的领域。技术背景:由于海上行船需要就近海岛补充生活用淡水,在海岛上生产生活的工厂人畜也需要大量的生产生活用的淡水。然而在很多的海岛上却没有淡水资源,这个问题怎么办?只能靠海水淡化厂来制造出淡水来解决。由于淡化海水变淡水的制造方法里有一种方法是把海水冷冻结冰后的冰溶化后的水便是淡水,然而要把海水冷冻结成冰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或者电源。现在科学发展,很多地方已建成了大量的海水淡化厂来制造淡水,除了利用太阳能蒸发淡化海水法制造淡水节约能源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节约能源吗?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便是这个节约能源制淡水的问题。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海水淡化制淡水节能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是:方法一、采用海洋的风浪集浪推动安装固定于海岛岸边的自吸自压缩式压水泵,把海水直接压送到300米至500米深度海底安装的冷能交换器中吸冷降低温度至5-8度左右再被压送到海岛岸上的海水淡化厂进行冷冻结冰制造淡水而达到节约能源之目的。二、在利用海浪压送来的冷冻水制成第一批冰块或冰条之后 ,即可利用这一批冰块或冰条在溶水槽中与槽中槽里的、已经一次降温至20-25度左右的海水再次吸冷降温至10-15度,而同时溶化冰块或冰条变为10-15度左右的低温淡水,再流到第二个槽中槽去降低第一次送来的28-32度常温海水的温度到20-25度。最后变为20度以上接近常温的冷淡水供给用户使用,槽中槽里的已降低温度的海水则被送去冷冻槽里去制冰。这个方案又可实现连续节约能源及增大淡水产量的目的。具体的装置安装连接方案是:在海岸边或海岛的四边,固定安装一块坚实的、象安门的活页一样形式的、长方半圆形接浪板。所述的接浪板可以随海浪冲击而收起和退回而降落。在接浪板的后面安固若干个缸套,在接浪板的后对面的靠岸边树立若干条圆体柱,在若干圆体柱上横向固定连接一条方形横梁,在横梁的与接浪板上的若干个缸套相对应的位置上安固若干个相对称可套入缸套又可滑出的活塞。并相互套入至预定位置,然后把接浪板上防止活塞脱出缸套的防脱链扣到横梁的相应扣环上。然后分别在若干个缸套的底部进水口连接一个只能吸进海水、不能退出海水的单向阀,单向阀的进水管直接与海水相通。另分别在若干个活塞的顶端出水口连接一个只能向外排水不能向里退水的单向阀,单向阀的出水口连接海底300米左右深度下的冷能交换器的输水管入口,海底冷能交换器是采用现有的圆盘形的管道冷能交换器,其输水管道的出口与海岛岸上高处的保温储水池的入水管口的只能进不能出的单向阀门连接。海岸上高处的保温储水池的出水阀连接海水淡化厂的制冰冷冻槽的入水阀门。到此,整套海浪压水至深海降温后送海水淡化厂制冰节能新法及装置宣告组装完成。工作原理:当海洋起风浪向本专利技术的接浪板冲来时,接浪板受风浪能的冲击而向上升并向岸边方向收起。在此上升收起之时一并把安装固定在接浪板后面的缸套同时带动收起,并压迫缸套中之海水冲开固定于横梁上并套在缸套中的活塞顶端之单向阀,快速地流入海底的冷热交换器中,降温后又被压送到岸上高处的保温储水池里。然后送往海水淡化厂进行制冰节能使用。当海浪开始往后退落时,接浪板连同缸套一起下落回复原位。但在此同时缸套却在下落时与活塞拉开了距离,致使缸套内形成了一个真空负压空间。由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海水冲开了缸套底部的单向阀,流入缸套填充空间直到充满为止。之后,海洋风浪又超,又重复前述的过程。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海水淡化厂便可源源不断地获得低温冷冻水用于制冰溶冰连续获得淡水供用户使用,而海水淡化厂再利用冰溶解时冷却槽中槽的海水又获得更低温的海水制冰,在连续获得淡水的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制冰电源或化石能源,这便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社会效益:本专利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如能在沿海国家,特别是在我们中国沿海地区采用推广,将对 社会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权利要求1.海浪压海水至深海降温后送海水淡化厂制淡水节能新法及装置,包括:实施方法与装置的连接安装,实施方法是:一、采用海洋的风浪集浪推动安装固定于海岛岸边的自吸自压缩式压水泵,把海水直接压送到300米至500米深度海底安装的冷能交换器中吸冷降低温度至5-8度左右再被压送到海岛岸上的海水淡化厂进行冷冻结冰制造淡水而达到节约能源之目的,二、在利用海浪压送来的冷冻水制成第一批冰块或冰条之后,即可利用这一批冰块或冰条在溶水槽中与槽中槽里的、已经一次降温至20-25度左右的海水再次吸冷降温至10-15度,而同时溶化冰块或冰条变为10-15度左右的低温淡水,再流到第二个槽中槽去降低第一次送来的28-32度常温海水的温度到20-25度,最后变为20度以上接近常温的冷淡水供给用户使用,槽中槽里的已降低温度的海水则被送去冷冻槽里去制冰,这个方案又可实现连续节约能源及增大淡水产量的目的。2.海浪压海水至深海降温后送海水淡化厂制淡水节能新法及装置的装置实施方案是:具体的装置安装连接方案是:在海岸边或海岛的四边,固定安装一块坚实的、象安门的活页一样形式的、长方半圆形接浪板,所述的接浪板可以随海浪冲击而收起和退回而降落,在接浪板的后面安固若干个缸套,在接浪板的后对面的靠岸边树立若干条圆体柱,在若干圆体柱上横向固定连接一条方形横梁,在横梁的与接浪板上的若干个缸套相对应的位置上安固若干个相对称可套入缸套又可滑出的活塞,并相互套入至预定位置,然后把接浪板上防止活塞脱出缸套的防脱链扣到横梁的相应扣环上,然后分别在若干个缸套的底部进水口连接一个只能吸进海水、不能退出海水的单向阀,单向阀的进水管直接与海水相通,另分别在若干个活塞的顶端出水口连接一个只能向外排水不能向里退水的单向阀,单向阀的出水口连接海底300米左右深度下的冷能交换器的输水管入口,海底冷能交换器是采用现有的圆盘形的管道冷能交换器,其输水管道的出口与海岛岸上高处的保温储水池的入水管口的只能进不能出的单向阀门连接,海岸上高处的保温储水池的出水阀连接海水淡化厂的制冰冷冻槽的入水阀门,到此,整套海浪压水至深海降温后送海水淡化厂制冰节能新法及装置宣告组装完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海洋风浪能推动接浪板压水到海底取冷然后送往海水淡化厂用于制冰溶化后获得淡水而实现节约能源的新方案。简称命名为海浪压海水至深海降温后送到海水淡化厂制淡水节能的新法及装置。包括接浪板、缸套活塞、圆柱横梁、单向阀、输水管、水阀、保温储水池、海水淡化厂、制冰槽、溶冰槽、冷却槽中槽等主要部件组成,经组装到海岛周边海上后,则可利用风浪把海水压送至海底降温后送至海水淡化厂,在制淡水的过程节约用电或减少动力能源消耗,获得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好结果。非常适宜专业海水淡化厂或制冰厂采纳使用。文档编号C02F1/22GK103241789SQ20131020285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宏江 申请人:广西玉林宏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李宏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海浪压海水至深海降温后送海水淡化厂制淡水节能新法及装置,包括:实施方法与装置的连接安装,实施方法是:一、采用海洋的风浪集浪推动安装固定于海岛岸边的自吸自压缩式压水泵,把海水直接压送到300米至500米深度海底安装的冷能交换器中吸冷降低温度至5?8度左右再被压送到海岛岸上的海水淡化厂进行冷冻结冰制造淡水而达到节约能源之目的,二、在利用海浪压送来的冷冻水制成第一批冰块或冰条之后,即可利用这一批冰块或冰条在溶水槽中与槽中槽里的、已经一次降温至20?25度左右的海水再次吸冷降温至10?15度,而同时溶化冰块或冰条变为10?15度左右的低温淡水,再流到第二个槽中槽去降低第一次送来的28?32度常温海水的温度到20?25度,最后变为20度以上接近常温的冷淡水供给用户使用,槽中槽里的已降低温度的海水则被送去冷冻槽里去制冰,这个方案又可实现连续节约能源及增大淡水产量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林宏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宏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