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伟超专利>正文

多功能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41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扳手,该扳手包括夹持组件、棘轮组件和把手,夹持组件主要由套筒、夹杆、导盘、调节盘和主弹簧组成,棘轮组件主要由棘轮、棘齿和旋转座组成,夹持组件的套筒后端固定有连接盘,其上的传动轴从中部穿过棘轮组件后在另一端由压片插入卡槽限位。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易于操作、携带,便于保存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拆装带有棱角的螺母、螺丝或螺栓的工具,确切地说是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扳手种类繁多,如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活动扳手、套筒扳手、扭力扳手等等,这些扳手使用比较简单,主要应用于普通生活工作中,受夹持、调节、旋转结构的限制,有很多地方往往不方便或不适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扳手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夹持牢固、调节方便并能连续旋转的多功能扳手。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扳手,该扳手包括夹持组件、棘轮组件和把手,所述夹持组件主要由套筒、夹杆、导盘、调节盘和主弹簧组成,套筒的内表面上沿圆周均匀地开设有轴向的键槽,两导盘通过其外圆周上的凸键分别装于套筒的前后两端,其上开设有三道从圆心向外辐射延伸的径向导槽,调节盘位于两导盘之间,其上开设有三道从圆心向外渐开延伸的弧形导槽,主弹簧设置在调节盘与后端导盘之间,三根夹杆穿装于导盘和调节盘的导槽中,套筒和导盘上开设有贯穿至径向导槽的径向通孔,其内设有支撑夹杆的副弹簧,各导盘的副弹簧外端由套筒环形凹槽内的箍圈限位,套筒两侧开设有前部斜边呈台阶形的调节孔,与调节盘两侧的拨块相对应,所述棘-->轮组件主要由棘轮、棘齿和旋转座组成,棘轮位于旋转座的内孔中,棘齿设置在旋转座的径向通孔中并由小弹簧支撑,弹簧外端由箍环限位,把手与旋转座和箍环铆接在一起,夹持组件的套筒后端固定有连接盘,其上的传动轴从中部穿过棘轮组件后在另一端由压片插入卡槽限位。所述夹持组件后端的导盘与连接盘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盘上的传动轴截面呈多边形。所述套筒两侧的调节孔呈直角三角形,其前部斜边呈台阶形。所述拨块固定于调节盘两侧的缺口中。所述夹杆前端具有朝向套筒圆心的V形缺口。所述夹杆前端向外伸出一定距离。所述夹杆朝向套筒圆心的正面呈凸棱形,背面呈半圆形,两侧设有与导盘径向导槽相对应的平面。所述夹杆尾部带有两侧为平面的限位块。所述夹杆上设有副弹簧支座。所述棘齿共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旋转座上均匀分布的四个方形径向通孔中。所述压片与棘轮之间设有挡圈。本技术利用套筒中间的三根夹杆来夹住螺丝(或螺母、螺栓)的三个角,由调节盘来控制夹杆之间的距离,改变大小后可以夹住不同型号的螺丝,另外夹杆前端突出一部分可以伸进一些不宽敞的地方工作,不用的时候,把手连同棘轮组件和夹持组件可以拆卸,以方便存放,把手可以双向转动,拧紧的时候顺时针转动把手,到一定位置的时候反向复位再重新转动,棘轮组件可以使把手在逆时针转动的时候,保证下面的套筒不跟-->着转动,从而达到夹住后不用松开的目的,可以连续操作,一直拧到紧为止,如果需要松开螺丝,只需要将把手上面的压片取下,然后将把手连同棘轮组件翻转后用压片重新插入安装,夹住螺丝后就可以一直逆时针拧松螺丝了。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易于操作、携带,便于保存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套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背部示意图;图4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右视图;图7为调节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导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右视图;图11为夹杆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夹杆的后端示意图;图13为夹杆的前端示意图;图14为棘轮与棘齿及小弹簧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棘轮、棘齿及小弹簧安装在旋转座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旋转座外面设置箍环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套筒                    2、2′、2″——径向通孔3——环形凹槽                4——调节孔5——调节盘                  6——弧形导槽7——调节盘缺口              8——导盘9——径向导槽                10——挡圈11——连接盘                 12——传动轴13——卡槽                   14——夹杆15——副弹簧支座             16——平面17——限位块                 18——棘轮19——旋转座                 20——棘齿21——小弹簧                 22——箍环23——把手                   24——主弹簧25——箍圈                   26——拨块27——压片                   28——副弹簧如图4、5、6所示,套筒1的内表面上沿圆周均匀地开设有轴向的键槽,外表面上开设有径向通孔2和环形凹槽3,两侧的调节孔4呈直角三角形,其前部斜边呈台阶形。如图7、8、9、10所示,调节盘5上开设有三道从圆心向外渐开延伸的弧形导槽6,两侧开设有固定拨块的缺口7,导盘8上开设有三道从圆心向外辐射延伸的径向导槽9,外圆周上带有凸键,并开设有三个贯穿至径向导槽的径向通孔2′,连接盘11为实心盘体,与导盘的形状相一致,其传动轴12的截面呈六边形,传动轴上开设有一圈卡槽13。-->如图11、12、13所示,夹杆14的前端具有V形缺口,以便于夹持螺钉的角部,夹杆的正面呈凸棱形,背面呈半圆形并设有副弹簧支座15,两侧设有与导盘径向导槽相对应的平面16,尾部带有两侧为平面的限位块17,以保证夹杆不会转动。如图14、15、16所示,棘轮18位于旋转座19的内孔中,四个棘齿20设置在旋转座的四个方形径向通孔2″中,并由小弹簧21支撑,弹簧外端由箍环22限位,把手23与旋转座19和箍环22铆接在一起。如图1、2、3所示,两导盘8通过其外圆周上的凸键分别装于套筒1的前后两端,调节盘5位于两导盘之间,主弹簧24设置在调节盘与后端导盘之间,三根夹杆14穿装于导盘和调节盘的导槽中,其V形缺口朝向套筒圆心,前端向外伸出一定距离,各导盘副弹簧28的外端由箍圈25限位,套筒两侧的调节孔4与调节盘两侧的拨块26相对应,连接盘11固定在套筒后端,其传动轴12从中部穿过棘轮组件后在另一端由U形压片27插入卡槽限位,压片27与棘轮18之间设有挡圈10。该扳手的调节盘在转动时可带动三根夹杆向中间收拢或向外散开,拨块在主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抵靠在调节孔的不同台阶处而定位,以便与不同型号的螺钉相匹配,具有多级调节功能,夹持组件与棘轮组件通过压片进行连接,易于拆卸,将棘轮组件连同把手正、反安装即可连续操作将螺钉拧紧或松开。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扳手,该扳手包括夹持组件、棘轮组件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主要由套筒、夹杆、导盘、调节盘和主弹簧组成,套筒的内表面上沿圆周均匀地开设有轴向的键槽,两导盘通过其外圆周上的凸键分别装于套筒的前后两端,其上开设有三道从圆心向外辐射延伸的径向导槽,调节盘位于两导盘之间,其上开设有三道从圆心向外渐开延伸的弧形导槽,主弹簧设置在调节盘与后端导盘之间,三根夹杆穿装于导盘和调节盘的导槽中,套筒和导盘上开设有贯穿至径向导槽的径向通孔,其内设有支撑夹杆的副弹簧,各导盘的副弹簧外端由套筒环形凹槽内的箍圈限位,套筒两侧开设有前部斜边呈台阶形的调节孔,与调节盘两侧的拨块相对应,所述棘轮组件主要由棘轮、棘齿和旋转座组成,棘轮位于旋转座的内孔中,棘齿设置在旋转座的径向通孔中并由小弹簧支撑,弹簧外端由箍环限位,把手与旋转座和箍环铆接在一起,夹持组件的套筒后端固定有连接盘,其上的传动轴从中部穿过棘轮组件后在另一端由压片插入卡槽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扳手,该扳手包括夹持组件、棘轮组件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主要由套筒、夹杆、导盘、调节盘和主弹簧组成,套筒的内表面上沿圆周均匀地开设有轴向的键槽,两导盘通过其外圆周上的凸键分别装于套筒的前后两端,其上开设有三道从圆心向外辐射延伸的径向导槽,调节盘位于两导盘之间,其上开设有三道从圆心向外渐开延伸的弧形导槽,主弹簧设置在调节盘与后端导盘之间,三根夹杆穿装于导盘和调节盘的导槽中,套筒和导盘上开设有贯穿至径向导槽的径向通孔,其内设有支撑夹杆的副弹簧,各导盘的副弹簧外端由套筒环形凹槽内的箍圈限位,套筒两侧开设有前部斜边呈台阶形的调节孔,与调节盘两侧的拨块相对应,所述棘轮组件主要由棘轮、棘齿和旋转座组成,棘轮位于旋转座的内孔中,棘齿设置在旋转座的径向通孔中并由小弹簧支撑,弹簧外端由箍环限位,把手与旋转座和箍环铆接在一起,夹持组件的套筒后端固定有连接盘,其上的传动轴从中部穿过棘轮组件后在另一端由压片插入卡槽限位。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邓伟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