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392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包括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所述控制电缆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Ⅰ,所述钢丝加强芯Ⅰ周围均匀布置若干个软铜绞线Ⅰ,所述软铜绞线Ⅰ外表面包裹氟塑料绝缘体Ⅰ,所述控制电缆表面包裹层从内到外依次分为氟塑料绝缘体Ⅱ、高阻带Ⅰ、半导电带,所述控制电缆外表面与若干个均匀围绕控制电缆的电力电缆相接,所述电力电缆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Ⅱ,所述钢丝加强芯Ⅱ包裹在软铜绞线Ⅱ内,所述软铜绞线Ⅱ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硅橡胶绝缘体Ⅰ、玻璃纤维编织层、云母带Ⅰ,所述电力电缆包裹在硅橡胶绝缘体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耐磨、耐高温、抗拉强度强,且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
技术介绍
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是为转炉钢包车提供能量的唯一通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转炉钢包车的运行,而转炉钢包车运行区域环境极为恶劣,环境温度很高,同时钢渣多。为此,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必须做到耐高温、抗拉、耐磨的特性要求。目前,转炉钢包车电缆大部分采用扁电缆或普通耐高温电缆,其各自的优缺点都比较明显。采用扁电缆的主要缺点在于:①扁电缆上容易结渣,要求使用环境较好;②扁电缆价格高,是圆电缆的好几倍。采用普通耐高温电缆的主要缺点在于:①抗拉性差,不能经受卷筒与钢包车的拉力,容易导致钢包车运行故障;②耐磨性差,电缆拖地时,电缆与地面上的钢渣摩擦,导致电缆磨破;因上两原因导致电缆使用寿命短,使用寿命一般只有一个星期左右;从而变相的增加了设备成本和维修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目的就是根据钢铁炼钢厂的特色转炉的工艺状况,结合各种电缆的优缺点,对电缆材料精细挑选,制造一款能在恶劣条件下给移动设备供电,并能大大降低维护劳动量和维护成本的专用电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包括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所述控制电缆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I,所述钢丝加强芯I周围均匀布置若干个软铜绞线I,所述软铜绞线I外表面包裹氟塑料绝缘体I,所述控制电缆表面包裹层从内到 外依次分为氟塑料绝缘体I1、高阻带1、半导电带,所述控制电缆外表面与若干个均匀围绕控制电缆的电力电缆相接,所述电力电缆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II,所述钢丝加强芯II包裹在软铜绞线II内,所述软铜绞线II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硅橡胶绝缘体1、玻璃纤维编织层、云母带I,所述电力电缆包裹在硅橡胶绝缘体II内,所述硅橡胶绝缘体II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云母带I1、高阻带I1、金属铠装层I,所述金属铠装层I外表面套有挤包聚氨酯护套,所述挤包聚氨酯护套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玻璃纤维带绕包、金属销装层II。所述金属铠装层1、金属铠装层I1、挤包聚氨酯护套为耐磨结构层。所述氟塑料绝缘体1、氟塑料绝缘体I1、高阻带1、高阻带I1、云母带1、云母带I1、硅橡胶绝缘体1、硅橡胶绝缘体I1、半导电带为耐高温结构层。所述钢丝加强芯I和钢丝加强芯II为抗拉结构层。所述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为导电体。_0] 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采用了硅橡胶绝缘、云母带等耐高温材料,提高了电缆的耐高温能力,采用了双层金属铠装和挤包聚氨酯护套耐磨材料,有效的抵抗了钢水喷溅以及电缆与地面的摩擦,软铜绞线采用五类无氧铜以及电力电缆分散分布,确保了电缆的柔软性,满足电缆卷筒卷曲最小半径,在电缆电缆与控制电缆中埋设抗拉钢丝加强芯,增强了电缆的抗拉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包括控制电缆10和电力电缆4,所述控制电缆10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I 1,所述钢丝加强芯I I周围均匀布置若干个软铜绞线I 2,所述软铜绞线I 2外表面包裹氟塑料绝缘体I 3,所述控制电缆10表面包裹层从内到外依次分为氟塑料绝缘体II 11、高阻带I 12、半导电带13,所述控制电缆10外表面与若干个均匀围绕控制电缆10的电力电缆4相接,所述电力电缆4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II 5,所述钢丝加强芯II 5包裹在软铜绞线II 6内,所述软铜绞线II 6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硅橡胶绝缘体I 7、玻璃纤维编织层8、云母带I 9,所述电力电缆4包裹在硅橡胶绝缘体II 20内,所述硅橡胶绝缘体II 20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云母带II 19、高阻带II 18、金属铠装层I 17,所述金属铠装层I 17外表面套有挤包聚氨酯护套14,所述挤包聚氨酯护套14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玻璃纤维带绕包16、金属铠装层II 15,所述金属铠装层I 17、金属铠装层II 15、挤包聚氨酯护套14为耐磨结构层,所述氟塑料绝缘体I 3、氟塑料绝缘体II 11、高阻带I 12、高阻带II 18、云母带I 9、云母带II 19、硅橡胶绝缘体I 7、硅橡胶绝缘体II 20、半导电带13为耐高温结构层,所述钢丝加强芯I I和钢丝加强芯II 5为抗拉结构层,所述控制电缆10和电力电缆4为导电体。实施例1本电缆是根据钢铁炼钢厂的特色转炉工艺状况,结合各种电缆的优缺点,合理选材,设计成的一款耐磨、耐高温、抗拉性强,且价格低廉的电缆,其中电缆采用的金属铠装层I 17和金属铠装层II 15采用镀锌强钢丝编织,屏蔽密度达到90%至92%,挤包聚氨酯护套14的厚度为2.0_,氟塑料绝缘体I 3和氟塑料绝缘体II 11的厚度为0.5_,高阻带I 12和高阻带II 18的厚度为0.2mm,云母带I 9和云母带II 19的厚度为0.14mm,玻璃纤维编织层8的厚度为0.2mm,硅橡胶绝缘体I 7和硅橡胶绝缘体II 20的厚度为1.4mm,半导电带13的厚度为0.2_,玻 璃纤维带绕包16的厚度为0.2_,把原有的6根25_2的电力电缆分解成12根12.5mm2,同时在每根动电力电缆4中增加一根Imm2具有抗拉效果的钢丝加强芯I 1,在整根控制电缆10中添加一个1.5mm2具有抗拉效果的钢丝加强芯II 5。权利要求1.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包括控制电缆(10)和电力电缆(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缆(10)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I (1),所述钢丝加强芯I (I)周围均匀布置若干个软铜绞线I (2),所述软铜绞线I (2)外表面包裹氟塑料绝缘体I (3),所述控制电缆(10)表面包裹层从内到外依次分为氟塑料绝缘体II (11)、高阻带I (12)、半导电带(13),所述控制电缆(10)外表面与若干个均匀围绕控制电缆(10)的电力电缆(4)相接,所述电力电缆(4)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II (5),所述钢丝加强芯II (5)包裹在软铜绞线II (6)内,所述软铜绞线II (6)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硅橡胶绝缘体I (7)、玻璃纤维编织层(8)、云母带I(9),所述电力电缆(4)包裹在硅橡胶绝缘体II (20)内,所述硅橡胶绝缘体II (20)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云母带II (19)、高阻带II (18)、金属铠装层1(17),所述金属铠装层I(17)外表面套有挤包聚氨酯护套(14),所述挤包聚氨酯护套(14)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玻璃纤维带绕包(16)、金属铠装层II (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铠装层I(17)、金属铠装层II (15)、挤包聚氨酯护套(14)为耐磨结构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塑料绝缘体I (3)、氟塑料绝缘体II (11)、高阻带I (12)、高阻带II (18)、云母带I (9)、云母带II(19)、硅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炉钢包车专用电缆,包括控制电缆(10)和电力电缆(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缆(10)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Ⅰ(1),所述钢丝加强芯Ⅰ(1)周围均匀布置若干个软铜绞线Ⅰ(2),所述软铜绞线Ⅰ(2)外表面包裹氟塑料绝缘体Ⅰ(3),所述控制电缆(10)表面包裹层从内到外依次分为氟塑料绝缘体Ⅱ(11)、高阻带Ⅰ(12)、半导电带(13),所述控制电缆(10)外表面与若干个均匀围绕控制电缆(10)的电力电缆(4)相接,所述电力电缆(4)中心布置钢丝加强芯Ⅱ(5),所述钢丝加强芯Ⅱ(5)包裹在软铜绞线Ⅱ(6)内,所述软铜绞线Ⅱ(6)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硅橡胶绝缘体Ⅰ(7)、玻璃纤维编织层(8)、云母带Ⅰ(9),所述电力电缆(4)包裹在硅橡胶绝缘体Ⅱ(20)内,所述硅橡胶绝缘体Ⅱ(20)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云母带Ⅱ(19)、高阻带Ⅱ(18)、金属铠装层Ⅰ(17),所述金属铠装层Ⅰ(17)外表面套有挤包聚氨酯护套(14),所述挤包聚氨酯护套(14)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裹玻璃纤维带绕包(16)、金属铠装层Ⅱ(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新龙曹栋吴钦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