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兼具有防滑脱及易于操作功效的扳手防滑脱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拆卸或锁紧螺帽的开口扳手及梅花扳手等,主要是利用扳手本体两端套合部的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嵌套螺帽,进而施力转动,由于这两类扳手是呈长扁形体,因此其咬掣螺帽的厚度约仅有6mm至12mm左右,当使用者为了拆卸或锁紧螺帽,而略为向上或向下施力旋转时,扳手极易产生一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使扳手与螺帽滑脱,这样不仅会影响操作工作的进行,且稍一不慎即可能因突然间的松脱现象,导致手部冲撞周边零件,极可能发生意外事故与伤害。因此为了解决传统扳手的滑脱问题,市场上开发了多种防滑脱的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33113号、公告第483359号及公告第488355号等,这些在前专利案均是提供具防止扳手在操作过程中滑脱的设计结构,但是受到结构设计未臻完善的影响,当扳手欲换面操作时(也即锁紧改为放松等),其欲转换定位片时,需先将原本突出的定位片收回,扳手翻面后,再将另侧的定位片推出,因此在操作上需要经过多道手续,无形间即增加其操作时的困扰与不便,故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操作能更为简便。有鉴于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手防滑脱结构,其包括有一扳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套合部,套合部分别具有套合开口或套合孔;一止挡单元,其设在各套合部邻近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该止挡单元包括有一轴杆、一上限位片及一下限位片,且止挡单元是在扳手本体套合部上形成有一上下贯穿的轴孔,轴杆穿枢在该轴孔上,轴杆两端凸出扳手本体两侧面,供上、下限位片固设,使上、下限位片固设在轴杆两端且呈同步动作状,上下限位片分别由扳手本体的上侧缘与下侧缘伸入套合开口或套合孔的范围内,或均呈离开套合开口或套合孔范围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防滑脱结构,其包括有一扳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套合部,套合部分别具有套合开口或套合孔;一止挡单元,其设在各套合部邻近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该止挡单元包括有一轴杆、一上限位片及一下限位片,且止挡单元是在扳手本体套合部上形成有一上下贯穿的轴孔,轴杆穿枢在该轴孔上,轴杆两端凸出扳手本体两侧面,供上、下限位片固设,使上、下限位片固设在轴杆两端且呈同步动作状,上下限位片分别由扳手本体的上侧缘与下侧缘伸入套合开口或套合孔的范围内,或均呈离开套合开口或套合孔范围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凸出扳手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嵌卡段,所述上、下限位片形成有一对应的嵌卡孔,该上、下限位片固设在轴杆上且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嵌卡段呈啮齿状,而上、下限位片的嵌卡孔也呈对应的啮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嵌卡段是呈多角状,而上、下限位片的嵌卡孔也呈对应的多角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端面分别形成有一螺孔,供分别利用锁固件在穿经垫片后锁设在轴杆上,以销掣上、下限位片。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凸出上、下限位片的周缘分别形成有一扣槽,供分别利用一C字形扣而扣掣上、下限位片。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在轴孔范围内形成至少有一道环槽,环槽内嵌设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