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扫式扫路车吸嘴的吸尘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863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吸扫式扫路车吸嘴的吸尘口结构。包括顶板、可翻转夹板、支撑轮Ⅰ、调节座Ⅰ、拉线固定座、提升固定座Ⅰ、调节座Ⅱ、提升固定座Ⅱ、支撑轮Ⅱ、支撑轮Ⅲ、前板、左围板、侧板Ⅰ、后板、侧板Ⅱ、右围板、胶皮、翻转轴、拉线、支撑板Ⅰ、支撑板Ⅱ、支撑板Ⅲ、底板和吸尘口;左围板和右围板固定连接顶板一侧,提升固定座Ⅰ固定安装在顶板表面上,固定座固定安装在顶板的表面上,拉线一端固定在拉线固定座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可翻转夹板上,翻转轴固定安装在胶皮表面上,胶皮和可翻转夹板粘贴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清扫效果,增加清扫速度,允许通过体积较大的垃圾物,保证清扫效率的同时,增加扫路车最大吸入颗粒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扫式扫路车吸嘴的吸尘口结构
技术介绍
吸扫式扫路车清扫范围宽、不同等级路面适用性好,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扫路车车型,其作业方式是利用向外伸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盘形扫刷将垃圾扫入车辆底盘下方,由安装在底盘中部或后部的吸嘴将垃圾吸入垃圾箱内,实现垃圾收集、转运,清扫路面的功能。现有吸嘴的吸尘口安装在腔体正上方的顶板上,吸尘口下端距离地面约100mm,多为直径200mm左右、垂直向上的圆锥管,在作业时,尘粒及垃圾物需要起升至IOOmm的高度才能进入吸尘口,当清扫速度较快、道路上铺有层状细微密实的积尘或比重较大的沙石时,在吸尘装置掠过尘粒的短时间内,尘粒没有足够时间和上升速度达到进入吸尘口所需要的起升高度,将撞击在腔体后围板上,并从腔体后侧漏出,残留在道路上,此外,原吸尘口结构的圆锥管不能覆盖顶板下方的所有空间,部分加速上升的尘粒由于惯性,不能进入圆形吸尘口,而是撞击在未被吸尘口覆盖的腔体顶板上落回地面,从而造成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扫式扫路车吸嘴的吸尘口结构,降低尘粒进入吸尘口所需达到的起升高度,提升清扫效果,增加清扫速度,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扫式扫路车吸嘴的吸尘口结构,包括顶板(1)、可翻转夹板(2)、支撑轮Ⅰ(3)、调节座Ⅰ(4)、拉线固定座(5)、提升固定座Ⅰ(6)、调节座Ⅱ(7)、提升固定座Ⅱ(8)、支撑轮Ⅱ(9)、支撑轮Ⅲ(10)、前板(11)、左围板(12)、侧板Ⅰ(13)、后板(14)、侧板Ⅱ(15)、右围板(16)、胶皮(17)、翻转轴(18)、拉线(19)、支撑板Ⅰ(20)、支撑板Ⅱ(21)、支撑板Ⅲ(22)、底板(23)和吸尘口(24),其特征在于,左围板(12)和右围板(16)固定连接顶板(1)一侧,数量至少两个的可翻转夹板(2)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围板(12)和右围板(16)上,侧板Ⅰ(13)和侧板Ⅱ(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灿杰黄建华王自引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