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下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336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下给药装置,在外层装置底部安装弹簧,顶部安装单向加药口和数孔单向活瓣,硅胶药囊上端安装有微渗管,通过单向加药口将药液加入硅胶药囊,将皮下给药装置埋在皮下,在弹簧的推动下,微渗管上的数孔单向活瓣打开,药液通过微渗管缓慢进入皮下,根据给药速度打开数孔单向活瓣数量,实现皮下自动给药的目的,简单,经济,对精神病患者或吸毒人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皮下给药装置,属于医药
,特别适用于精神病患者和戒毒人员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精神病患者或戒毒患者还没有皮下自动给药装置,都是通过口服和外用注射实施,不利于血药浓度的保持和疾病的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下给药装置,实现皮下自动给药的目的。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皮下给药装置是由单向加药口、数孔单向活瓣、微渗管、硅胶药囊、外层装置、弹簧组成;在外层装置底部安装弹簧,顶部安装单向加药口和数孔单向活瓣,硅胶药囊上端安装有微渗管,微渗管与数孔单向活瓣和硅胶药囊固定连接,单向加药口、微渗管和弹簧与硅胶药囊固定连接。通过单向加药口将药液加入硅胶药囊,将皮下给药装置埋在皮下,在弹簧的推动下,微渗管上的数孔单向活瓣打开,药液通过微渗管缓慢进入皮下,根据给药速度打开数孔单向活瓣数量,实现皮下自动给药的目的。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是本技术一种皮下给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中,1、单向加药口,2、数孔单向活瓣,3、微渗管,4、硅胶药囊,5、外层装置,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具体工作情况,图1中在外层装置5底部安装弹簧6,顶部安装单向加药口 I和数孔单向活瓣2,硅胶药囊4上端安装有微渗管3,微渗管3与数孔单向活瓣2和硅胶药囊4固定连接,单向加药口 1、微渗管3和弹簧6与硅胶药囊4固定连接。通过单向加药口 I将药 液加入硅胶药囊4,将皮下给药装置埋在皮下,在弹簧6的推动下,微渗3管上的数孔单向活瓣2打开,药液通过微渗管3缓慢进入皮下,根据给药速度打开数孔单向活瓣2数量,实现皮下自动给药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皮下给药装置是由单向加药口、数孔单向活瓣、微渗管、硅胶药囊、外层装置、弹簧组成;其特征是:在外层装置底部安装弹簧,顶部安装单向加药口和数孔单向活瓣,硅胶药囊上端安装有微渗管,微渗管与数孔单向活瓣和硅胶药囊固定连接,单向加药口、微渗管和弹簧与 硅胶药囊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皮下给药装置,在外层装置底部安装弹簧,顶部安装单向加药口和数孔单向活瓣,硅胶药囊上端安装有微渗管,通过单向加药口将药液加入硅胶药囊,将皮下给药装置埋在皮下,在弹簧的推动下,微渗管上的数孔单向活瓣打开,药液通过微渗管缓慢进入皮下,根据给药速度打开数孔单向活瓣数量,实现皮下自动给药的目的,简单,经济,对精神病患者或吸毒人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文档编号A61M37/00GK203107992SQ20132008953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晓容, 肖德容 申请人:重庆市北碚区精神卫生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下给药装置是由单向加药口、数孔单向活瓣、微渗管、硅胶药囊、外层装置、弹簧组成;其特征是:在外层装置底部安装弹簧,顶部安装单向加药口和数孔单向活瓣,硅胶药囊上端安装有微渗管,微渗管与数孔单向活瓣和硅胶药囊固定连接,单向加药口、微渗管和弹簧与硅胶药囊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容肖德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北碚区精神卫生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