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钦萍专利>正文

鼻饲进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310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饲进食装置,包括注射装置和鼻饲管,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密闭的双层玻璃容器,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包括连成一体的内、外两层玻璃容器,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连接处设有进口,所述进口处覆有开合盖,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外壁均镀有银膜,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双层玻璃容器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连通所述鼻饲管,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内设有活塞和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外,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有多个锥形凸起。该鼻饲进食装置结构简单,既能将营养液推注进患者胃内,又能保证整个过程干净、卫生,省时省力,且能对要推注的营养液进行保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鼻饲进食装置
技术介绍
鼻饲法是指将导管通过鼻腔插入胃内,再经导管将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和药物注入胃内的方法,以满足不能经口进食或病情危重的老年人对营养和治疗的需要。目前,鼻饲注入器一般采用注射器,由护理人员首先用注射器抽入营养液、流质食物等,然后通过与注射器连接的鼻饲管注入患者的胃中,这种鼻饲注入器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由于与鼻饲管匹配的注射器管口很细,护理人员主要靠两手的力量将食物用力注入胃管中,对于粘稠的营养液注入困难,而稀释的营养液又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治疗的需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二是由于现有的注射器的容积一般较小,护理人员需要多次给患者注射才能满足营养需要,而营养液经过几次转换容器,又经在空气中暴露,极易造成污染,给患者带来感染疾病的隐患,且在推注营养液的过程中营养液变冷会导致营养液推注困难或会引起患者胃部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推注容易、能保温且安全卫生的鼻饲进食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鼻饲进食装置,包括注射装置和鼻饲管,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密闭的双层玻璃容器,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包括连成一体的内、外两层玻璃容器,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连接处设有进口,所述进口处覆有开合`盖,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外壁均镀有银膜,所述内、夕卜两层玻璃容器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双层玻璃容器的一侧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连通所述鼻饲管,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外,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有多个锥形凸起。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鼻饲管的进食端设有半圆形弹性套接头,所述弹性套接头上设有进食通孔。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鼻饲管内靠近所述进食端设有单向瓣膜。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鼻饲管的外壁上设有鼻饲管固定装置,所述鼻饲管固定装置包括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上设有鼻饲管固定环,所述弧形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的端部设有挂环。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双层玻璃容器的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套有软垫。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双层玻璃容器为长10cm、宽10cm、高3cm的容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注射装置包括双层玻璃容器,由于该双层玻璃容器的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外壁都镀有银膜,该银膜能反射红外热辐射线,容器内高温时,内容物的热能不向外辐射,容器内低温时,容器外的热能不向容器内辐射,内、外两层玻璃容器间为真空能削弱热对流,双层玻璃容器有效地控制了传导、热对流和辐射等传热的途径,从而能够很好地保持容器内食物的原有温度,容器内的食物不会变冷,食物不会变稠,护理人员推注食物比较容易,该食物进入患者胃内也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2)双层玻璃容器的进口处设有开合盖,既方便食物的加入又能保证进入容器内的食物不被污染,保证了进食过程的卫生;活塞上设有的锥形凸起能够减少活塞与容器内食物的接触面积,使得护理人员推注食物时比较省力。(3)弹性套接头能够避免鼻饲管插入患者时弄伤患者的食管和胃部,单向瓣膜能够防止胃内的食物回流至鼻饲管内,从而能够保证鼻饲管内不会被污染,保证了患者的健康;鼻饲管固定环能将鼻饲管固定在置于患者鼻孔下方的弧形固定板上,挂环能将弧形固定板挂于患者的耳朵上,从而将鼻饲管固定牢靠。(4)该鼻饲进食装置还将双层玻璃容器的容积根据人体胃部容积的大小进行了设置,使得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次推注就能够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减少反复进食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鼻饲进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鼻饲管固定装置的放大图;其中:1-注射装置,2-鼻饲管,3-开合盖,4-鼻饲管固定装置,11-双层玻璃容器,12-活塞,13-推拉杆,21-弹性套接头,22-单向瓣膜,41-弧形固定板42-鼻饲管固定环,43-弹性固定带,44-挂环,111-进口,112-内层玻璃容器,113-外层玻璃容器,114-出口,121-锥形凸起,131-把手,211-进食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鼻饲进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图仅提供与本技术有关的结构部分。鼻饲进食装置包括注射装置I和鼻饲管2,注射装置I包括双层玻璃容器11,双层玻璃容器11为长10cm、宽10cm、高3cm的长方体密闭容器,双层玻璃容器11上设有进口111,进口 111处覆有开合盖3,该进口用于将食物加至容器内,双层玻璃容器11包括内层玻璃容器112和外层玻璃容器113,内、外两层玻璃容器在进口 111处连成一体,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外壁均镀有银膜,内、外两层玻璃容器之间形成真空腔。双层玻璃容器11的一侧设有出口 114,出口 114连通有鼻饲管2,双层玻璃容器11内设有活塞12,活塞12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杆13,活塞12的另一端设有多个锥形凸起121,推拉杆13伸出双层玻璃容器11外,推拉杆13伸出双层玻璃容器11的一端设有把手131,把手131上套有软垫,软垫使得护理人员在推注时不会手疼。鼻饲管2的进食端设有半圆形弹性套接头21,弹性套接头21上设有进食通孔211,鼻饲管2内靠近进食端处设有单向瓣膜22,鼻饲管2的外壁上设有鼻饲管固定装置4。如图2所示,鼻饲管固定装置4包括弧形固定板41,弧形固定板41上设有鼻饲管固定环42,弧形固定板4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性固定带43,弹性固定带43的端部设有挂环44。该鼻饲进食装置的使用过程是:打开开合盖,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加入双层玻璃容器内,盖上开合盖,将鼻饲管固定装置放在患者鼻孔的下方,将鼻饲管穿过鼻饲管固定环,经鼻腔插入患者的胃内,将鼻饲管固定装置通过挂环挂在患者的耳朵上,手握把手,推动推拉杆,双层玻璃容器内的营养液进入鼻饲管中,营养液经单向瓣膜和弹性套接头的进食通孔进入患者胃内。本技术提供的鼻饲进食装置结构简单,既能实现将营养液推注进患者胃内,又能保证整个推注过程干净、卫生,护理人员使用起来省时省力,该鼻饲管进食装置还能对要推注的营养液进行保温,既利于营养液的推注,又不会造成患者胃部的不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鼻饲进食装置,包括注射装置和鼻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密闭的双层玻璃容器,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包括连成一体的内、外两层玻璃容器,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连接处设有进口,所述进口处覆有开合盖,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外壁均镀有银膜,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双层玻璃容器的一侧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连通所述鼻饲管,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外,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有多个锥形凸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进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饲管的进食端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鼻饲进食装置,包括注射装置和鼻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密闭的双层玻璃容器,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包括连成一体的内、外两层玻璃容器,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连接处设有进口,所述进口处覆有开合盖,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的外壁均镀有银膜,所述内、外两层玻璃容器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双层玻璃容器的一侧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连通所述鼻饲管,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双层玻璃容器外,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有多个锥形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钦萍
申请(专利权)人:于钦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