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1001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胸衬与女士内衣配合使用,该胸衬包括:主衬布,第一衬布和第二衬布;所述第一衬布设置在所述主衬布的左侧,所述第二衬布设置在所述主衬布的右侧;所述第一衬布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式内衣左侧肩带上的第一连接部件和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衬布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式内衣右侧肩带上的第三连接部件和与第三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四连接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胸衬具有穿着方便、制作简单,长度可调的优点,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穿着深V上衣时出现的胸口部分大面积皮肤曝露出现的尴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胸衬
技术介绍
现有的女性在穿着西装或者其他深V领的上衣时,一般需要搭配衬衫或其它领位较高的衣服来遮挡胸口,否则容易出现胸口位置皮肤大面积曝露的尴尬。但在夏天在西装或者其他深V领的上衣内再搭配衬衫或其它领位高的衣服会比较闷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衬,该胸衬能够解决女性穿着深V领的上衣时胸口位置皮肤大面积曝露导致尴尬的问题,并且穿着凉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衬,所述胸衬与女士内衣配合使用,所述胸衬包括:主衬布,第一衬布和第二衬布;所述第一衬布设置在所述主衬布的左侧,所述第二衬布设置在所述主衬布的右侧;所述第一衬布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士内衣左侧肩带上的第一连接部件和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衬布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士内衣右侧肩带上的第三连接部件和与第三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四连接部件。在上述胸衬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衬布的正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衬布的背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为3cnT5Cm ;所述第三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二衬布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二衬布的另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部件与第四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为3cnT5Cm。在上述胸衬中,所述第一衬布的背面还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五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衬布的背面设有与第三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六连接部件;所述第五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延长线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距离为Icmlcm ;所述第六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件和第四连接部件的延长线上,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件的距离为lcmlcm。在上述胸衬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母扣,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子扣,所述第五连接部件为子扣;所述第三连接部件为母扣,所述第四连接部件为子扣,所述第六连接部件为子扣;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子扣,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母扣,所述第五连接部件为母扣;所述第三连接部件为子扣,所述第四连接部件为母扣,所述第六连接部件为母扣。在上述胸衬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钉扣,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扣眼,所述第五连接部件为扣眼;所述第三连接部件为钉扣,所述第四连接部件为扣眼,所述第六连接部件为扣眼;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扣眼,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钉扣,所述第五连接部件为钉扣;所述第三连接部件为扣眼,所述第四连接部件为钉扣,所述第六连接部件为钉扣。在上述胸衬中,所述第一衬布左侧的宽度为2cnT4cm ;所述第二衬布右侧的宽度为 2cm 4cm。在上述胸衬中,所述胸衬还包括第三衬布,所述第三衬布设置在所述主衬布的下部的中间位置。在上述胸衬中,所述第三衬布下端的宽度为4cnT6cm。在上述胸衬中,所述第一衬布、第二衬布、第三衬布与主衬布为一体形成的面料。在上述胸衬中,所述主衬布的位于第一衬布与第三衬布之间的边为弧形;所述主衬布的位于第二衬布与第三衬布之间的边为弧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衬,该胸衬与女式内衣配合使用,该胸衬包括:主衬布,第一衬布和第二衬布;所述第一衬布设置在所述主衬布的左侧,所述第二衬布设置在所述主衬布的右侧;所述第一衬布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式内衣左侧肩带上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衬布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式内衣右侧肩带上的第三连接部件和第四连接部件。本技术提供的胸衬具有穿着 方便、制作简单,长度可调的优点,可以有效的避免穿着深V上衣时出现的胸口位置大面积皮肤暴露导致的尴尬,且不会闷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胸衬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胸衬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胸衬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胸衬的背面示意图;图5是图4中所示胸衬左侧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一种胸衬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胸衬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胸衬的背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胸衬与女式内衣配合使用,其中,该胸衬包括:主衬布101,第一衬布102和第二衬布103。第一衬布102设置在主衬布101的左侧,第二衬布103设置在主衬布101的右侧;第一衬布102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式内衣左侧肩带上的第一连接部件105和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二连接部件106 ;第二衬布103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式内衣右侧肩带上的第三连接部件107和与第三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四连接部件108。其中,第一连接部件105和第二连接部件106相互配合,将该胸衬的左侧固定在女式内衣的左侧肩带上;第三连接部件107和第四连接部件108相互配合,将该胸衬的右侧固定在女式内衣的右侧肩带上。则主衬布101位于穿着者的胸部位置,可以遮挡住由于穿着深V上衣时所裸露的胸部皮肤。另外,该胸衬还包括第三衬布104,第三衬布104设置在主衬布的下部的中间,在使用时,下卷入女式内衣下围中,避免主衬布101随意移动而影响美观。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胸衬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胸衬的背面示意图;图5是图4中所示胸衬左侧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一种胸衬的使用状态图。参见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衬布202设置在主衬布201的左侧,第二衬布203设置在主衬布201的右侧;第三衬布204设置在主衬布201的下部的中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衬布202、第二衬布203、第三衬布204和主衬布201为一体形成的面料。主衬布201的位于第一衬布202与第三衬布204之间的边211为弧形;主衬布201的位于第二衬布203与第三衬布204之间的边212为弧形。第一衬布202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式内衣左侧肩带上的第一连接部件205和第二连接部件206 ;第二衬布203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式内衣右侧肩带上的第三连接部件207和第四连接部件208。第一连接部件205位于第一衬布202的正面,第二连接部件206位于第一衬布202的背面;第一连接部件205与第二连接部件206之间的距离为3cnT5Cm ;这样设置的第一连接部件205与第二连接部件206之间的长度,可以使得第一衬布202可以绕着女式内衣的左侧肩带,通过第一连接部件205与第二连接部件206的配合,使得第一衬布202固定在女式内衣的左侧肩带上。即第一连接部件205需要绕肩带一圈后才能与第二连接部件206进行配合,这样可以防止连接部件与皮肤直接接触。同样的,第三连接部件207位于所述第二衬布203的正面,第四连接部件208位于第二衬布203的背面;第三连接部件207与第四连接部件208之间的距离为3cnT5cm。这样设置的第三连接部件207与第四连接部件208之间的长度,可以使得第二衬布203可以绕着女式内衣的右侧肩带,通过第三连接部件207与第四连接部件208的配合,使得第二衬布203固定在女式内衣的左侧肩带上。即第三连接部件207需要绕肩带一圈后才能与第四连接部件208进行配合,这样可以防止连接部件与皮肤直接接触。较佳的,为了增强该胸衬的实用性,便于调整固定后的胸衬与穿着者胸口位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衬与女士内衣配合使用,所述胸衬包括:主衬布,第一衬布和第二衬布;所述第一衬布设置在所述主衬布的左侧,所述第二衬布设置在所述主衬布的右侧;所述第一衬布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士内衣左侧肩带上的第一连接部件和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衬布上设有用于固定到女士内衣右侧肩带上的第三连接部件和与第三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第四连接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丹丹吴志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