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hrin B2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985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的抗-ephrin-B2抗体并且涉及其用于检测这种蛋白的应用以及作为在治疗涉及所述过程的疾病,例如癌症,中用于抑制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和生物
并且涉及能够阻止血管(血管发生)和淋巴管(淋巴管生成)形成的一种新的ephrin B2特异性抗体。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提到的抗体的应用,例如,用于制备药物。
技术介绍
血管发生,或由已经存在的血管形成新血管在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的生命期间在许多生理过程中(繁殖,结瘢和发炎)起到重要作用。尽管将内皮细胞转变成血管原性表型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知道,但是它是一种复杂过程,涉及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装配,随后募集其他血管周细胞(例如周细胞或肌肉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Risau,W.Naturel997, 386:671-674)。在很多病症中血管不受控制的增长是一种潜在的紊乱,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且特别是肿瘤过程。肿瘤生长依赖于通过形成新血管网来连续供应氧气和营养物,从而在缺乏足够的血管形成时,细胞经历坏死和/或凋亡过程,这抑制或减缓肿瘤体积的增加。除了血管以外,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包含淋巴管,它们在生物体发育和病理期间也起到关键作用。淋巴系统引流组织的间隙液并将其运输到血液系统中,还从消化系统中吸收脂类,淋巴系统是免疫系统的单独的免疫防御运输细胞的一部分,例如在炎症中,以及在各种病理状态诱导多种类型的淋巴水肿,炎性疾病,并且涉及癌症的侵入和转移(Tammela, T.and Alitalo, K.Ce 112010,140:460-76)。由以前存在的淋巴管的淋巴管生成或形成淋巴管的研究依然落后了几十年,并且直到最近几年才描述了生物分子机制和特异性标记,最近使用它们来研究肿瘤传播和转移过程。在胚胎发育期间,血管源于由中胚层衍生的内皮前体(在称为血管发生的过程中),然而淋巴管的形成似乎起始于来自颈部区域和中肾周围的一组静脉内皮细胞。因为它们的共同胚胎来 源,两种维管系统具有调节其发育和成熟的相似的分子机制。已经鉴定了数种信号通路,其中酪氨酸激酶受体在形成心血管系统的这些机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其相应的受体(VEGFR)与通过血管生成素调节的Tie-1和Tie-2受体的活性结合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Thurston, G.,Cell TissueRes2003; 314:61-68)。此外,已经显不出另一组分子,ephrins (是 “producing hepatomaerythropoietin receptor interactors”(“产生肝细胞瘤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相互作用因子”)的首字母简称)连同它们相应的受体(Eph)—起,还涉及血管系统(Adams,RHand Klein, R.Trends Cardiovasc Med2000, 10:183-188)和淋巴系统(MSkinen,T etal.Genes Dev2005, 19:397-410)的重塑。该家族包含已知最大组的酪氨酸激酶(含有14个受体及8个配体),并且根据它们的序列同源性以及与相应配体的结合特性再细分成两种受体类型(Eph A和Eph B)。Eph A受体结合亚组ephrin A的配体(其特征在于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分子将其锚定在膜上),而Eph B受体结合亚组印hrin B的配体(其通过跨膜区域紧接着胞质区域将其锚定在膜上)。已有报道动脉表达跨膜配体ephrin B2而静脉表达 Eph B4 受体(Adams, RH and Alitalo K.Nat Rev Mol.Cell Biol2007, 8:464-478)。该组分子通过改变细胞骨架的组织及影响整联蛋白和其他胞内粘附分子的活性来负责调控各种细胞功能,例如形态、迁移、排斥、细胞粘附和侵入。(PaSquale,EB.Cell2008, 133:38-52)。这些活性依赖于细胞内表达的Eph受体与在其他细胞内表达的相应ephrin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影响所涉及的每个细胞的双向信号。来自Eph受体的信号称为“正向”(“forward”)并依赖于位于其胞质区内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它能够磷酸化自身并且能够磷酸化其他蛋白),并且依赖于受体与其他效应分子的结合。对于配体ephrinB的部分,它产生另一个信号(称为“反向”(“reverse”)),一方面其依赖于磷酸化其胞质区中的数个酪氨酸(通过Src家族激酶和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来进行),并且另一方面依赖于其他相关蛋白。此外,大多Eph受体和ephrins B在它们的胞质区中具有与PDZ结构域的结合位点,其对于进行生理功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ephrins BCMakineil , T et al.GenesDev2005;19:397-410)。在转基因小鼠中对编码Eph B4和ephrin B2的基因失活的研究显示两种蛋白在管道系统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基因的缺陷小鼠具有改变的血管生成,在胚胎期这是致死的(Wang, HU et al.Cel11998,93:741-753; Adams, RH et al.GenesDevl999, 13:295-306),然而表达在信号活性位点中具有突变的^)hrin B2的小鼠的研究,显示该蛋白通过调节VEGF信号通路来控制淋巴管和血管的生长(Wang, Y et al.Nature2010, 465:483-6;Sawamiphak S et al.Nature2010, 465:487-91)。在TO2007/127506和TO2010/019565 中描述了 ^hrin B2 抗体。在TO2007/127506中显示了描述的抗体阻断ephrin B2和Eph B4之间的信号传导并且在血管生成中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减小动物模型中肿瘤体积。然而,始终存在对于能够控制血管生成的新型治疗剂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控制血管生成的新型治疗剂并且涉及抗ephrin B2的新型抗体,具有与迄今为止所描述的抗体不同的序列并且具有高特异性,能够抑制新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成以及显著地阻止肿瘤的生长。W02007/127506中描述的印hrin B2抗体能够抑制血管生成但是它没有描述对淋巴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本专利技术基于识别并且特异性地结合印hrin B2的抗体并且涉及基于它们的所述抗体、方法和组合物,它们组成了针对与ephrin B2相关的那些病症的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在第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涉及抗ephrin B2的新型抗体,该抗体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淋巴管生成的活性并且能够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本专利技术提供控制疾病(包括血管生成失调,例如,癌症)问题的新解决方案。如本专利技术人所证明的,本文中描述的Bll抗体特异性地识别ephrin B2从而抑制它结合至Eph B4受体,在体外测定中,其抑制小管形成和内皮细胞(HUVEC)的迁移能力并且,在体内测定中,使用胰脏癌细胞、肺癌细胞和结肠癌细胞,引起了肿瘤中血管和淋巴管数量的显著减少 。此外,本专利技术人发现本专利技术的抗体能够显著地延迟肿瘤生长并且诱导其尺寸减小。本专利技术人已经显示在体外和培养的细胞中Bll抗体阻断ephrin B2与Eph B4的相互作用,还显示了抗体如何通过其受体能够抑制ephrin信号传导(参见本文中图5)。在体内测定中2B1抗体还能够抑制小管形成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路易斯·马丁内斯托雷夸德拉达玛丽亚·安赫莱斯·阿本格扎尔因方特斯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肿瘤学研究中心基金会CNIO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