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体用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0760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柜体用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柜体内部的温湿度控制器、除湿装置、通信节点和安装于柜体外部的环境温度检测器,环境温度检测器采集到的柜体外部温度,温湿度控制器采集柜体内部温度和湿度,温湿度控制器根据柜体外部温度和柜体内部温度分别计算当前时间柜体外部饱和蒸汽压和柜体内部饱和蒸汽压,进而计算当前时间柜体内部的凝露值,再根据凝露值开启/关闭除湿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实现防凝露控制,首先计算出当前时间柜体内、外的饱和蒸汽压,再根据柜体内、外的饱和蒸汽压计算出当前时间柜体内部产生凝露的凝露值,根据当前时间凝露值判断是否启动或停止除湿装置,具有时效性、灵活性,很好的实现了防凝露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凝露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柜体用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配电柜、控制柜、端子箱、操作机构箱等封闭的柜体内安装有大量的电器元件,如果柜体内的空气湿度达到一定比例,在一定温度下会产生凝露,长时间附着在电器元件表面,容易腐蚀电器元件,甚至因爬电、短路、击穿等原因造成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而且很多电器元件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要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气元件的性能,因此需要一套防凝露控制系统,控制柜体内温湿度,避免产生凝露现象。目前使用较多的防凝露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是:当柜体内的温湿度超出设定的温湿度值时,利用加热设备进行加热除湿,控制柜体内的温湿度在一定的范围。这种控制原理的防凝露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是,只考虑了柜体内部温度过低、湿度过大会导致凝露,却忽略了柜体内、外的温度差也是产生凝露现象的原因之一。柜体外部温度低于柜体内部温度则会因为热传递作用而降低柜体内部温度,因此柜体内部温度即使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也可能出现凝露现象,防凝露效果不佳。目前较少的防凝露控制系统在柜体外设置了环境温度检测器,用于采集柜体外的环境温度,避免由于柜体内、外的温度差而导致的凝露。其控制原理是:采集了柜体内、外的温度后进行比较,如果柜体内、外的温度差超过设定的某个值,则启动或者停止加热设备加热,降低体内、外的温度差。通过同时设定柜体内、外温度差值来实现防止凝露的效果比单纯的控制设定的温湿度值实现防凝露的效果更好,但是仍然存在弊端。因为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不同,即产生凝露现象的凝露值不同,而设定的温度差值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具有灵活性,不能因环境饱和蒸汽压的实时变化而灵活控制柜体内部温度,防凝露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防凝露效果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根据当前时间凝露值进行防凝露控制的柜体用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柜体用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柜体内部的温湿度控制器、除湿装置和通信节点,还包括安装于柜体外部的环境温度检测器,所述除湿装置和通信节点均与温湿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环境温度检测器与通信节点无线连接; 所述环境温度检测器将采集到的柜体外部温度通过通信节点传输至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采集柜体内部温度和湿度,温湿度控制器根据柜体外部温度和柜体内部温度分别计算当前时间柜体外部饱和蒸汽压P1和柜体内部饱和蒸汽压Po,再根据Po和P1计算当前时间柜体内部的凝露值,温湿度控制器根据凝露值开启/关闭除湿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柜体内部的饱和蒸汽压PQ=eXp (A+B/T0+C*ln (T0) +D*T0~E),所述柜体外部的饱和蒸汽压Ppexp (A+B/ TfOln (T1) +D* TjE),所述凝露值=P1/P。,其中,A=73.649,B=-7258.2,C=-7.3037,D=4.1653E-06,E=2,T0 为柜体内部温度,T1 为柜体外部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果柜体内部当前湿度 > 凝露值-湿度警报阈值,则启动除湿装置进行除湿;如果柜体内部当前湿度 > 凝露值-湿度安全阈值,则关闭除湿装置。所述湿度警报阈值为7 12,所述湿度安全阈值为18 25。优选的,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I2C总线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除湿装置电连接。通过监测除湿装置的工作电流检测除湿装置是否正常工作。优选的,所述温湿度控制器包括用于采集柜体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至少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系统采用智能除湿方式实现防凝露控制,所述智能除湿方式是;环境温度检测器采集到的柜体外部温度,温湿度控制器采集柜体内部温度和湿度,温湿度控制器首先计算出当前时间柜体内饱和蒸汽压和柜体外的饱和蒸汽压,再根据柜体内、外的饱和蒸汽压计算出当前时间柜体内部产生凝露的凝露值,根据当前时间凝露值判断是否启动或停止除湿装置,具有时效性、灵活性,可以很好的实现防凝露控制。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柜体用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框图。图2为智能除湿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本实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柜体用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于开关柜、端子箱等需要进行温湿度控制的柜体。本专利技术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温湿度控制器、环境温度检测器、除湿装置和通信节点,其中,温湿度控制器和除湿装置安装于柜体内,环境温度检测器安装于柜体外,除湿装置和通信节点均与温湿度控制器连接,环境温度检测器与通信节点无线连接。温湿度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除湿装置驱动电路、电源单元和温湿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通过除湿装置驱动电路驱动除湿装置工作。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柜体内部 温湿度,温湿度传感器的个数可以为多个,然后取多个温湿度传感器的平均值,这样可以使得采集的温湿度参数更加准确。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控制器还包括IXD显示屏、指示灯和按键。IXD显示屏用于显示柜体内部的温湿度。按键用于对温湿度控制器进行人为的控制,例如手工控制温湿度控制器启动或关闭除湿装置工作。指示灯用于指示温湿度控制器的工作状态。温湿度控制器还设有配置端口,通过配置端口可实现对温湿度控制器进行参数配置或者程序升级。除湿装置包括风机和加热板,风机用于将加热板释放的热量快速、均匀的散发至柜体内部,使柜体内部的温度均匀升高。温湿度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通过I2C总线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与除湿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除湿装置的工作电流,判断除湿装置是否发生故障,避免因除湿装置发生故障而无法实现凝露控制。采集加热板和风机实际工作时的总电流,将总电流与理论电流(理论电流为风机的额定电流与加热板的额定电流之和)进行比较,如果理论电流-总电流=加热板的额定电流,则说明风机没有工作,风机出现故障;如果理论电流-总电流=风机的额定电流,则说明加热板没有工作,加热板出现故障。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故障检测,采用的风机和加热板的功率应该不同。检测单元电路技术已经成熟,此处不在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节点为Zigbee节点,Zigbee节点通过UART232接口与温湿度控制器连接。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智能除湿方式进行防凝露控制。智能除湿方式是指温湿度控制器根据柜体内部当前温湿度参数和当前凝露值控制是否启动除湿装置工作。柜体内的温湿度不同,相同大气压下的饱和蒸汽压就不同,空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量超出饱和蒸汽压,就会形成液态,即产生凝露。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柜体内部当前时间的温湿度后传输至中央处理器,环境温度检测器采集柜体外部当前时间的温度,然后通过Zigbee节点传输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根据P (Pa) =exp (A+B/T+Oln (T)+D*T~E)计算出当前时间的柜体内部的饱和蒸汽压PO和柜体外的饱和蒸汽压P1,柜体内部产生凝露现象的凝露值=柜体外的饱和蒸汽压/柜体内的饱和蒸汽压。温湿度控制器然后再根据当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柜体用防凝露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柜体内部的温湿度控制器、除湿装置和通信节点,还包括安装于柜体外部的环境温度检测器,所述除湿装置和通信节点均与温湿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环境温度检测器与通信节点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温度检测器将采集到的柜体外部温度通过通信节点传输至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采集柜体内部温度和湿度,温湿度控制器根据柜体外部温度和柜体内部温度分别计算当前时间柜体外部饱和蒸汽压P1和柜体内部饱和蒸汽压P0,再根据P0和P1计算当前时间柜体内部的凝露值,温湿度控制器根据凝露值开启/关闭除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飞孟玖林何浩刘影月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思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