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抽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267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真空抽滤仪,包括真空泵、抽滤瓶、漏斗组件和控制箱,真空泵安装在控制箱内;在控制箱内安装有电路控制装置,以及在控制箱内设有向抽滤瓶分别供给滤液的滤液管路控制装置;所述滤液管路控制装置包括总管路和至少2个支路的滤液汇集管,总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抽滤瓶的滤液入口、滤液汇集管的输出接口相连通,滤液汇集管的每个支路分别伸出控制箱外壳的顶侧,每个支路的顶端上分别连接有一漏斗组件,在控制箱内滤液汇集管的每个支路上还分别连接有与电路控制装置电连接且控制各个支路分别通断的电磁阀组件;所述抽滤瓶的排气口与真空泵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控制抽滤瓶真空度大小的空气真空度控制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抽滤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滤设备,尤其涉及真空抽滤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真空抽滤设备,一般利用真空泵或抽气泵将抽滤瓶中的空气抽走而产生负压,使过滤速度加快。传统的减压抽滤中,抽滤瓶一般采用玻璃三角瓶,该三角瓶顶部端口为一滤液入口,该三角瓶的侧壁上部设有一与真空泵连接的接头,滤液靠真空抽力快速进入三角瓶内;这种抽滤系统如果只过滤一个样品,且样品量(体积)小时,该系统简易可行,当遇到多个样品需要同时过滤时,工作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抽真空、去真空,操作繁琐、费时费工,特别是样品过滤完后,需要等残留真空耗尽后才能取下与三角瓶滤液入口连接的漏斗,工作效率低,真空泵磨损大、耗电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快、耗电少,操作简单且自动化程度高的真空抽滤仪。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真空抽滤仪,包括真空泵、抽滤瓶、漏斗组件和控制箱,真空泵安装在控制箱内;在控制箱内安装有电路控制装置,以及在控制箱内设有向抽滤瓶分别供给滤液的滤液管路控制装置;所述滤液管路控制装置包括总管路和至少2个支路的滤液汇集管,总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抽滤瓶的滤液入口、滤液汇集管的输出接口相连通,滤液汇集管的每个支路分别伸出控制箱外壳的顶侧,每个支路的顶端上分别连接有一漏斗组件,在控制箱内滤液汇集管的每个支路上还分别连接有与电路控制装置电连接且控制各个支路分别通断的电磁阀组件;所述抽滤瓶的排气口与真空泵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控制抽滤瓶真空度大小的空气真空度控制阀。 如上所述的真空抽滤仪,所述抽滤瓶的排气口与真空泵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连接有多通管,多通管上安装有多个控制抽滤瓶真空度大小的空气真空度控制阀。如上所述的真空抽滤仪,所述抽滤瓶的排气口与真空泵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连接有七通管,七通管上安装有5个控制抽滤瓶真空度大小的空气真空度控制阀。如上所述的真空抽滤仪,所述空气真空度控制阀为空气开度不可调的真空度控制阀或空气开度可调的真空度控制阀。如上所述的真空抽滤仪,所述漏斗组件由承接座、插头和漏斗组成,漏斗下端套扣固定于承接座上端口,插头下端插接于滤液汇集管上的每个支路上,插头上端套接固定于承接座下端口中。如上所述的真空抽滤仪,所述承接座下端口内侧还设有与插头密封配合的O型密封圈。如上所述的真空抽滤仪,所述插头与承接座螺纹连接,承接座下端口内侧与接头压接处还设有便于两者密封连接的垫圈。如上所述的真空抽滤仪,所述抽滤瓶为玻璃三角瓶。如上所述的真空抽滤仪,所述控制箱后侧上部还安装有散热扇。如上所述的真空抽滤仪,所述漏斗上端口还扣设有端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滤液管路控制装置中滤液汇集管的每个支路分别伸出控制箱外壳的顶侧,并在每个支路上分别连接有一漏斗组件,实现一台真空泵,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过滤,工作效率快、耗电少;另外,在控制箱内滤液汇集管的每个支路上还分别连接有与电路控制装置电连接且控制各个支路分别通断的电磁阀组件,工作时,可以自动控制漏斗组件中需要同批次进行过滤的样品;在抽滤瓶的排气口与真空泵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控制抽滤瓶真空度大小的空气真空度控制阀,由于空气真空度控制阀可选用多个空气开度不可调的真空度控制阀组装配合、或空气开度可调的真空度控制阀,这样,就能自动控制过滤时抽滤瓶的真空 度,控制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真空泵即可选用常用的真空抽滤设备,也可选用对腐蚀性流体具有抗蚀能力的隔膜真空泵,使该抽滤仪能够对多种性质的样品进行过滤,提高该抽滤仪的适用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控制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滤液汇集管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漏斗组件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真空泵、真空度控制阀及控制箱底座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9是图8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控制箱及其内滤液管路控制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漏斗组件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真空抽滤仪,如图1至图11所示,包括真空泵1、抽滤瓶2、漏斗组件3和控制箱4,真空泵I安装在控制箱4内;在控制箱4的前侧安装有电路控制装置5,在控制箱4顶部设有向抽滤瓶2分别供给滤液的滤液管路控制装置5 ;所述滤液管路控制装置5包括总管路50和六个支路的滤液汇集管51,总管路50的两端分别与抽滤瓶2的滤液入口、滤液汇集管51的输出接口相连通,滤液汇集管51的每个支路分别伸出控制箱4外壳的顶侧,每个支路上分别连接有一漏斗组件3,在控制箱4内滤液汇集管51的每个支路上还分别连接有与电路控制装置5电连接且控制各个支路分别通断的电磁阀组件53 ;在抽滤瓶2的排气口与真空泵I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连接有七通管6,七通管6上安装有5个控制抽滤瓶2真空度大小的空气真空度控制阀7,所述空气真空度控制阀7为空气开度不可调的真空度控制阀或空气开度可调的真空度控制阀。如图7所示,所述漏斗组件3由承接座30、插头31和漏斗32组成,插头31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漏斗32上端口还扣设有端盖320,漏斗32下端套扣固定于承接座30上端口处,插头31下端插接于滤液汇集管51上的每个支路上,插头31上端套接固定于承接座30下端口中,承接座30下端口内侧还设有与插头31密封配合的O型密封圈3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漏斗组件的固定连接方式,如图12所示,插头31与承接座3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承接座30下端口内侧与接头31压接处还设有便于两者密封连接的垫圈34。本专利技术中,如图1所示,抽滤瓶2为玻璃三角瓶,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便于滤液排出的抽滤瓶;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控制箱4后侧上部还安装有散热扇8。该真空抽滤仪工作时,由于滤液管路控制装置5中滤液汇集管51的每个支路上分别连接有一漏斗组件3,实现一台真空泵1,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过滤,另外,在控制箱4内滤液汇集管51的每个支路上还分别连接有与电路控制装置5电连接且控制各个支路分别通断的电磁阀组件53,在抽滤瓶2的排气口与真空泵I吸气口之间的七通管6上安装有5个控制抽滤瓶真空度大小的空气真空度控制阀7,这样,既可以自动控制漏斗组件3中需要同批次进行过滤的样品,又能控制过滤时抽滤瓶2的真空度,控制方便,工作效率快、耗电少,自动化程度高。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凡依本 专利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真空抽滤仪,包括真空泵、抽滤瓶、漏斗组件和控制箱,真空泵安装在控制箱内;其特征在于: 在控制箱内安装有电路控制装置,以及在控制箱内设有向抽滤瓶分别供给滤液的滤液管路控制装置; 所述滤液管路控制装置包括总管路和至少2个支路的滤液汇集管,总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抽滤瓶的滤液入口、滤液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真空抽滤仪,包括真空泵、抽滤瓶、漏斗组件和控制箱,真空泵安装在控制箱内;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箱内安装有电路控制装置,以及在控制箱内设有向抽滤瓶分别供给滤液的滤液管路控制装置;所述滤液管路控制装置包括总管路和至少2个支路的滤液汇集管,总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抽滤瓶的滤液入口、滤液汇集管的输出接口相连通,滤液汇集管的每个支路分别伸出控制箱外壳的顶侧,每个支路的顶端上分别连接有一漏斗组件,在控制箱内滤液汇集管的每个支路上还分别连接有与电路控制装置电连接且控制各个支路分别通断的电磁阀组件;所述抽滤瓶的排气口与真空泵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控制抽滤瓶真空度大小的空气真空度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胡孙林吴学如陈祖仁梁锁明温锦锋戴维列王松才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