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月权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256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组方,其中,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苍术50-60g,黄柏50-60g,青蒿籽60-80g,伸筋草30-40g,透骨草30-40g,红糖30-40g,牛膝30-40g,细辛5-15g,续断50-60g,甲珠20-30g,萆薢30-40g,威灵仙20-30g,茵陈30-40g,茯苓50-60g,茜草30-40g,灵芝60-80g,生姜1500-2000g。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外用,可熏蒸,药浴,涂抹,擦洗。各组分粉碎后,可直接涂覆关节周围,涂抹后使用保鲜膜包裹。本发明专利技术活血调气,强筋健骨,散瘀活血、通经活络,走串散结,疏通瘀阻,且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药源广泛、无毒副作用的,能够有效治疗骨关节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骨关节病如滑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滑膜炎,筋腱损伤等等。人体的跌打损伤、关节、骨节受损等骨关节疾病。主要因为淤血集聚,久肿不消(未破损表皮皮肤的)等症状主要病机为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症,由于感受外邪不同,或有偏胜,临床表现亦不同,风邪偏胜者为行痹,风邪善行而数变,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胜者为痛痹,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关节疼痛又定位。湿邪偏胜者为着痹,湿性重着粘腻,故关节肌肉麻木重着肿胀,热邪偏胜者为热痹,经络蓄热,故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痹症初起属实症,久则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痹症容易出现如下变化:一是痹症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血脉淤阻,津液凝聚,以致淤血痰浊痹阻经络,出现关节肿大,关节周围瘀斑、结节,屈伸不利等状,二是病久气血耗伤,呈现气血两亏的症状。三是痹症不愈,由经络及脏腑,出现脏腑痹。针对骨关节病的治疗,无论西医(吃药,手术等)或中医(口服药,熏蒸,泡浴,外敷等),均有一定的功效,但也存在相应的缺陷。如:西医治疗方式的打针、吃药,手术等治疗手段,其存在疗程长,恢复慢,易反复发作,手术创口大,对病人伤害大等缺点。再如,中医治疗手段:内服药,针灸等,内服药通过肠胃吸收,肝肾代谢,在经过血液循环送达病灶部位,而很多骨关节疾病的致病原因又是其骨关节周围经络,毛细血管不通,故口服药很难达到病灶,疗程长且治疗效果小。针灸虽然可以起到刺激穴位,散瘀散结,通筋通络的作用,但其对于骨关节疾病的本质难以达到治疗效果,其也存在疗程长,恢复慢的缺点。又如,中医治疗手段,推拿,按摩,正骨等。存在风险大,恢复慢的缺点,而且,这种治疗方式的操作,多取决于操作者的行医经验,稍不慎,易造成患者更严重的损害。中医针对骨关节病的传统治疗 理论认为:外治为主,内治为辅,遵从治骨先治肉的理念。因为,口服药治疗骨关节疾病只适用于肾亏虚引起的发病初期,而对于发病后期,口服药治疗效果甚微,因其药效难以直达病灶。故、外用治疗方法,强调药效的渗透力,使其能够透皮吸收,使足量的有效成分直达病灶,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疏通瘀阻不通的毛细血管,促进周边组织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打通关节组织的营养通路,修复受损组织(如软骨,韧带,神经肌肉等骨关节周边组织)和病变部位,建立新的代偿机制,即能够做到通经活络,走串散结,疏通瘀阻,通则不痛。外治的方法有膏药涂抹,熏蒸药浴等。外用膏剂中的软膏与膏药在中国应用甚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痈疽篇”中已有“疏砭之,涂以豕膏”的记载。汉代名医华佗在施用外科手术后,常习用“神膏”以促进伤口愈合。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要方》中有用豕月旨、羊脂等与药料炼制膏剂的记载;同一时代的《刘涓子鬼遗方》和《褚氏遗书》中对皮肤科用药方面均有重要发展,其中有多种“薄贴”的记载,已较广泛地应用皮肤吸收良好的动物脂肪作为软膏基质。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载有“乌麻膏”方,其组成有生乌头、麻油、黄丹及蜡。制法为“内油铜器中,微火煎之,至明旦看油减一分,下黄丹,消尽;下蜡令沫消以膏成......”由此可见,当时已有了制备膏药的方法。宋代,由陈师文等撰、宋朝廷颁布发行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已趋完善。外用膏剂到明、清两代更有发展,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已有40多种剂型,其中膏剂品种也不少;清代吴师机著的《理瀹骈文》是一部论述膏药的专著,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的发展提高。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 “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峋为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而熏蒸药浴的历史则更加悠久:《礼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亦日:其有邪者,溃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五十二病方》随马王堆汉墓出土,明确提出用中药煎煮的热药蒸汽熏蒸治疗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骆阮熏治痔疮;用韭和酒煮沸熏治伤科病症等。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亦记述了用苦参扬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妇人下部的药方与手法。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述了用煮黄柏、黄岑熏洗治疗创伤与疡痈症;唐宋时期,熏蒸获得较快发展。在熏蒸阴部,熏蒸足部的基础上,又提出熏眼,熏发等方法。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本专利技术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提出,此组合物活血调气,强筋健骨,散瘀活血、通经活络,走串散结,疏通瘀阻,且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药源广泛、无毒副作用的,能够有效治疗骨关节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活血调气,强筋健骨,散瘀活血、通经活络,走串散结,疏通瘀阻,且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药源广泛、无毒副作用的,能够有效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组方,其中,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苍术50-60g,黄柏50-60g,青蒿籽60_80g,伸筋草30_40g,透骨草30_40g,红糖30-40g,牛膝 30-40g,细辛 5-15g,续断 50_60g,甲珠 20_30g,萆蘚 30_40g,威灵仙 20_30g,茵陈 30-40g,茯苓 50-60g,茜草 30-40g,灵芝 60_80g,生姜 1500_2000g。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苍术50-55g,黄柏50-55g,青蒿籽60_70g,伸筋草30_35g,透骨草30_35g,红糖30-35g,牛膝 30-35g,细辛 5-10g,续断 50_55g,甲珠 20_25g,萆蘚 30_35g,威灵仙 20_25g,茵陈 30-35g,茯苓 50-55g,茜草 30_35g,灵芝 60_70g,生姜 1500_1800g。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苍术55-6 0g,黄柏55-60g,青蒿籽70_80g,伸筋草35_40g,透骨草35_40g,红糖35-40g,牛膝 35-40g,细辛 10_15g,续断 55_60g,甲珠 25_30g,萆蘚 35_40g,威灵仙 25_30g,茵陈 35-40g,茯苓 55-60g,茜草 35_40g,灵芝 70_80g,生姜 1800_2000g。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苍术52-58g,黄柏52-58g,青蒿籽65_75g,伸筋草32_38g,透骨草32_38g,红糖32-38g,牛膝 32-38g,细辛 8_12g,续断 52_58g,甲珠 22_28g,萆蘚 32_38g,威灵仙 22_28g,茵陈 32-38g,茯苓 52-58g,茜草 32_38g,灵芝 65_75g,生姜 1600_1900g。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组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苍术50?60g,黄柏50?60g,青蒿籽60?80g,伸筋草30?40g,透骨草30?40g,红糖30?40g,牛膝30?40g,细辛5?15g,续断50?60g,甲珠20?30g,萆薢30?40g,威灵仙20?30g,茵陈30?40g,茯苓50?60g,茜草30?40g,灵芝60?80g,生姜1500?2000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权张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月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