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905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LED(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面板由众多个像素构成,每个像素包括发光二极管、显示电容、二极管、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对每个像素内置的电容充电,然后利用串联的LED形成电容放电电流来使LED发光,通过选择适当的电容值,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降低驱动电流,减少由于大电流驱动造成的线路损耗和对驱动电源的负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具有超大屏幕、高亮度显示、响应速度快、色彩艳丽等优势,这使其在超大尺寸、室内外显示器领域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问题,LED单元之间的不一致性比较严重,为了解决不一致问题,必须对每个LED单元进行独立控制,并进行校正,驱动成本高;由于LED为低电压、大电流器件,而大电流对电源要求闻,电路损耗大。针对目前LED显示器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本技术提出的LED显示面板通过对每个像素内置的电容充电,然后利用串联的LED形成电容放电电流来使LED发光,通过选择适当的电容值,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降低驱动电流,减少由于大电流驱动造成的线路损耗和对驱动电源的负担。因此由于欧姆接触内阻不同、LED制造工艺引起的不一致造成每个LED亮度不一致,导致显示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LED显示面板。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LED显示面板,由众多个像素构成,每个像素包括发光二极管、显不电容、二极管、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其中显不电容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和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显示电容·的另一端接第二电极,二极管的另一端接第一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第三电极,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相连接的一端极性相反,所述发光二极管(I)采用磷砷化镓发光二极管。优选地,所有像素的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与第三电极相连。一种LED显示面板,由众多个像素构成,每个像素包括发光二极管、显示电容、二极管、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显示开关管和第三电极,其中显示电容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和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显示电容的另一端接第二电极,二极管的另一端接第一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串接显示开关管后与第三电极相连,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相连接的一端极性相反,所述发光二极管(I)采用磷砷化镓发光二极管。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出的LED显示器通过对每个像素内置的电容充电,然后利用串联的LED形成电容放电电流来使LED发光,通过选择适当的电容值,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降低驱动电流,减少由于大电流驱动造成的线路损耗和对驱动电源的负担。2、由于欧姆接触内阻不同、LED制造工艺引起的不一致造成每个LED亮度不一致,导致显示均匀性较差。而本技术提出的LED显示器由于像素内置的电容一致性较好,放电电量一致,因此可以有效地解决LED本身引起的不均匀问题。3、传统LED模块为了解决均匀性问题,必须对每个像素进行单独控制,因此驱动成本高,本技术通过内置电容充放电功能,可以实现行、列交叉阵列寻址,减少了驱动路数,降低了驱动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LED显示器的基本像素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LED显示器的像素阵列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扫描、寻址电路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显示器的驱动波形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LED显示器的工作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和2的波形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和4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波形,该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包括一个由二极管3和显示电容2组成的单向充电回路,由显示电容2和发光二极管I组成的放电显示回路,相对于显示电容2,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的极性相反。通过对每个像素的显示电容2进行充、放电来驱动发光二极管I发光实现显示。本技术提出的LED显`示器通过对每个像素内置的电容充电,然后利用串联的LED形成电容放电电流来使LED发光,通过选择适当的电容值,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降低驱动电流,减少由于大电流驱动造成的线路损耗和对驱动电源的负担。因此由于欧姆接触内阻不同、LED制造工艺引起的不一致造成每个LED亮度不一致,导致显示均匀性较差,而本技术提出的LED显示器由于像素内置的电容一致性较好,放电电量一致,因此可以有效地解决LED本身引起的不均匀问题,同时降低了驱动系统的成本。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LED显示面板,其每个像素8包括一个第一电极4、与第一电极4连接的显示电容2、与显示电容2连接的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1、与二极管3连接的第二电极5、与发光二极管I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电极7组成;由二极管3和显示电容2组成单向充电回路,由显示电容2、发光二极管I组成放电显示回路,相对于显示电容2,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I的极性相反,可以如附图1所示,也可同时改变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I的极性。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的一种LED显示面板,其每个像素8包括一个第一电极4、与第一电极4连接的显示电容2、与显示电容2连接的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1、与二极管3连接的第二电极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有像素的发光二极管I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与第三电极7连接;相对于显示电容2,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I的极性相反,可以如附图2所示,也可同时改变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I的极性。实施例3如附图3所示的一种LED显示面板,其每个像素8包括一个第一电极4、与第一电极4连接的显示电容2、与显示电容2连接的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1、与二极管3连接的第二电极5、与发光二极管I的另一端连接的开关管6、与开关管6连接的第三电极7组成;由二极管3和显示电容2组成单向充电回路,由显示电容2、发光二极管I和显示开关6组成放电显示回路,相对于显示电容2,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I的极性相反,可以如附图3所示,也可同时改变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I的极性。实施例4如附图4所示的一种LED显示面板,其每个像素8包括一个第一电极4、与第一电极4连接的显示电容2、与显示电容2连接的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1、与二极管3连接的第二电极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有像素的发光二极管I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与显示开关管6,显示开关管6与第三电极7连接;相对于显示电容2,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I的极性相反,可以如附图4所示,也可同时改变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I的极性。实施例1和2所述的LED显示器的工作方式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以第一电极4为扫描电极,该扫描电极组与行驱动模块10相连,以第二电极5为数据电极,该数据电极组与列驱动模块9相连;以第三电极7为显示电极,该电极电压为Vbl ;行、列驱动模块在数据、移位时钟、移位方向、数据锁存等控制信号的驱动下产生如附图4种所示的行扫描信号和列数据信号;扫描电极的偏压和脉冲电压分别为Vbl、Vsl,数据电极的偏压和脉冲电压分别为Vb2、Vs2 ;Vbl大于等于Vs2,Vs2大于Vsl、二极管3的开启电压Vd3和发光二极管I的开启电压Vdl之和,Vsl大于等于Vb2 ;当该显示单元被寻址时,第一电极4上施加基于偏压Vbl的负向脉冲,若该像素为亮点,则第二电极5上同时施加基于偏压Vb2的正向脉冲,此时端子5电平Vs2大于端子4电平Vsl,驱动电路通过二极管3对显示电容2进行充电,充电电压与电容两端的压差互相抵消,充电电流降到0,电容2两端压差达到-(Vs2-Vd3);若该像素为暗点,则端子5上维持偏压Vb2电平,此时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显示面板,由众多个像素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像素(8)包括发光二极管(1)、显示电容(2)、二极管(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和第三电极(7),其中显示电容(2)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1)和二极管(3)的一端连接,显示电容(2)的另一端接第二电极(5),二极管(3)的另一端接第一电极(4),发光二极管(1)的另一端接第三电极(7),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1)相连接的一端极性相反,所述发光二极管(1)采用磷砷化镓发光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浩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尔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