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螺母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86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调螺母扳手,包括活动扳头、扳柄体和固定在扳柄体上的固定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压簧和锁扣,活动扳头的后部与固定扳头铰接,形成内缘带齿的鹰嘴状扳口,活动扳头的中后部与拉杆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插入扳柄体内,并与锁扣和压簧的一端销接,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扳柄体内,锁扣通过滑移机构与扳柄体衔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调螺母扳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母扳手,尤其是一种可以调节扳口开张度的螺母扳手,属于五金工具

技术介绍
螺母扳手又称活络扳手,是常用的五金工具。现有螺母扳手如图1所示,主要由活动扳头1、扳柄体2、固定扳头3、调节螺杆4组成,其中固定扳头3与扳柄体2常常制成一个整体,活动扳头1的一侧制有局部螺纹,装在固定扳头3的滑槽中,与调节螺杆4啮合。使用时,通过旋拧调节螺杆4,可以使活动扳头1在固定扳头3的滑槽中移动,从而调节活动扳头1与固定扳头3之间的开张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螺母钳卡需要。这种现有螺母扳手存在的问题是旋拧调节螺杆4,只能使扳口的开张度逐渐变大或变小,因此调节不够方便,尤其是在螺母规格较多的场合使用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方便调节、并且钳卡可靠的自调螺母扳手。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自调螺母扳手包括活动扳头、扳柄体和固定在扳柄体上的固定扳头,还包括拉杆、压簧和锁扣,活动扳头的后部与固定扳头铰接,形成鹦鹉嘴状扳口,活动扳头的中后部与拉杆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插入扳柄体内,并与锁扣和压簧的一端销接,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扳柄体内,锁扣通过滑移机构与扳柄体衔接。使用时,只要后移锁扣,拉杆即可压缩压簧,使活动扳头张开,当螺母卡在活动扳头与固定扳头形成的鹦鹉嘴状扳口内后,松开锁扣,压簧复位时自动使活动扳头产生闭合趋势,从而将螺母夹紧。不难看出,本技术比现有技术通过旋拧调节的方式方便了许多,并且夹扭可靠,不会滑脱。因此将成为现有同类工具的理想-->替代产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现有螺母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自调螺母扳手如图2所示,主要由活动扳头4、扳柄体2、固定扳头13、拉杆7、压簧9和锁扣10组成。活动扳头4呈C形,其前端制成适合卡住六角螺母的约120°钝角钩状,其后部与固定扳头13通过销轴5铰接,形成鹦鹉嘴状扳口。活动扳头4的中后部通过销子15与拉杆7的前端铰接,销子15与销轴5的连线与扳柄体2基本垂直。拉杆7的后端插入扳柄体2内,并与锁扣10和压簧9的前端销接。压簧9的后端固定在扳柄体2内,锁扣10套装在扳柄体2外,与扳柄体2形成移动副。扳柄体2后端镶有便于握持柔性的手柄套11。使用时,四指握住手柄套11,根据需要用拇指适当向后拨移锁扣10,拉杆7即被牵动压缩压簧9,使活动扳头4张开到适合卡住螺母的尺寸位置。螺母被夹在活动扳头4与固定扳头13形成的鹦鹉嘴状扳口内之后,松开锁扣10,压簧9自动复位,使活动扳头4产生闭合夹持趋势。当施力扳转扳柄体2时,由于销子15与销轴5的连线与扳柄体2基本垂直,因此活动扳头4自锁,将螺母牢牢夹住,直至螺母按需旋转到所需位置。实验证明,本实施例不需人为调节,使用得心应手,十分方便,可以有效提高装配、维修等工作效率。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调螺母扳手,包括活动扳头、扳柄体和固定在扳柄体上的固定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压簧和锁扣,活动扳头的后部与固定扳头铰接,形成内缘带齿的鹰嘴状扳口,活动扳头的中后部与拉杆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插入扳柄体内,并与锁扣和压簧的一端销接,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扳柄体内,锁扣通过滑移机构与扳柄体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管道工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