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630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包括LED光源装置,还包括与LED光源装置可拆卸连接的LED电源装置,所述LED光源装置包括LED光源模组和与LED光源模组输入端连接的DC母端子,所述LED电源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中的LED驱动电路和与LED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并可插接于DC母端子中的DC公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LED电源装置和LED光源装置的相互独立,同时还可进行拆卸连接,维护更换时仅需选择相对应的部件,即可快速完成,可有效降低检修和维护成本,且由于线材不外漏,因此更加安全可靠,同时,所使用的反射杯散热材料导热率高,散热效果好,延长了LED筒灯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具,特别是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
技术介绍
LED照明灯具有寿命长、节能、省电、工作电压低、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同等亮度的LED灯泡功耗只有白炽灯的10%,其寿命可达10万小时,比日光灯的寿命长10倍,比白炽灯的寿命长100倍。随着大功率LED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照明用LED的性能指标日益大幅度提高。目前产业化的白光LED的光效远远超过普通白炽灯的光效水平。大功率LED将在照明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把它誉为21世纪代替荧光灯和白炽灯的第四代照明光源。但是现有的LED筒灯存在以下几个缺点:①采用分体式电源的LED筒灯,其外接电源仅使用线材进行普通插接,较为凌乱,缺乏整体感,而且电源线材外露,容易因腐蚀等其它原因产生破损,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②采用整体式电源的LED筒灯,将电源固定于灯具整体,维护及更换难于操作;③现有LED筒灯的反射杯与散热体多采用分离式构造,造成浪费;④现有LED筒灯的散热体多采用压铸形式取得,而压铸材料的导热率较低,不利于LED的散热,减少了 LED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检修和维护成本低,更加安全可靠,同时,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包括LED光源装置,还包括与LED光源装置可拆卸连接的LED电源装置,所述LED光源装置包括LED光源模组和与LED光源模组输入端连接的DC母端子,所述LED电源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中的LED驱动电路和与LED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并可插接于DC母端子中的DC公端子。优选地,所述LED光源装置还包括反射杯和连接在反射杯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支架,所述反射杯上端封闭形成有一平整的安装面,所述LED光源模组可导热贴设于安装面上,所述DC母端子垂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架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顶面形成有环形扣沿,所述壳体下端可卡扣于所述环形扣沿中,所述DC公端子垂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优选地,所述反射杯采用铜或铝,且经旋压或拉伸方法制成。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LED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的接线座。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射杯下端的灯罩,所述灯罩通过螺纹连接于反射杯下端,并且灯罩上还设置有安装卡扣件。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LED电源装置和LED光源装置是相互独立的,同时可进行拆卸连接,维护更换时,仅需选择相对应的部件,即可快速完成,降低检修和维护成本;第二,将LED驱动电路装置于壳体中,并通过DC端子与LED光源模组连接,可实现LED筒灯线材不外露,有效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安全性,使产品更具整体性;第三,反射杯采用具有散热性能的铜或铝,既可满足LED灯具的配光要求,又可满足LED筒灯的散热要求,合二为一,更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时,反射杯采用旋压或拉伸方法制成,导热率更高,散热效果更好,可增加LED筒灯的使用寿命;第四,壳体上设置接线座,可以方便快捷安全地与外部电源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LED电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LED电源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LED光源装置的俯视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LED光源装置的仰视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射杯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灯罩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整合前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LED电源装置,11.壳体,12.DC公端子,13.接线座,2.LED光源装置,21.LED光源模组,22.DC母端子,23.反射杯,24.连接支架,25.环形扣沿,26.安装面,27.第一螺纹,3.灯罩,31.安装卡扣件,32.第二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的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包括LED光源装置2、与LED光源装置2可拆卸连接的LED电源装置1,LED光源装置2包括LED光源模组21、DC母端子22、反射杯23和连接支架24,LED电源装置I包括壳体11、LED驱动电路、DC公端子12和接线座13。LED驱动电路设置于壳体11中,DC公端子12垂直设置于壳体11的下端,与LED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并可插接于DC母端子22,接线座13设置在壳体11上,与LED驱动电路输入端相连接,有利于LED筒灯方便快捷安全地与外部电源连接。连接支架24通过螺栓与反射杯23贴合在一起,其顶面形成有环形扣沿25,壳体11下端为与环形扣沿25相匹配的圆柱形,可卡扣于环形扣沿25中,这样反射杯23与壳体11通过连接支架24连接在一起,DC母端子22垂直设置于连接支架24上,同时与LED光源模组21的输入端连接,反射杯23上端封闭形成有一平整的安装面26,LED光源模组21通过螺栓可导热贴设于安装面26上,其下端外沿设有第一螺纹27。反射杯23采用具有散热性能的铜或铝,将现有技术中反射杯和散热体相结合,更节省材料,而且反射杯23采用旋压或拉伸方法制得,可使得散热材料的导热率高于其它压铸形式所制成的散热材料,更有利于LED筒灯的散热。还包括设置于反射杯23下端的灯罩3,其上端内沿设有与反射杯23下端外沿的第一螺纹27相匹配的第二螺纹32,两者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衔接,同时灯罩3上设置有安装卡扣件31,安装LED灯具时,利用安装卡扣件31将LED筒灯固定在安装处。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在使用时,LED电源装置I通过DC公端子12插接于LED光源装置2DC母端子22中进行电连接,壳体11下端卡扣于环形扣沿25中进行物理连接,同时LED光源装置2通过反射杯23下端外沿的第一螺纹27与灯罩3上端内沿的第二螺纹32进行衔接,这样就把LED电源装置1、LED光源装置2和灯罩3整合在同一 LED筒灯中。当LED筒灯出现故障时,可轻易地拆卸下相应部件,对其进行快速的维护更换,降低维护成本,方便实用。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 为。权利要求1.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包括LED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LED光源装置可拆卸连接的LED电源装置,所述LED光源装置包括LED光源模组和与LED光源模组输入端连接的DC母端子,所述LED电源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中的LED驱动电路和与LED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并可插接于DC母端子中的DC公端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装置还包括反射杯和连接在反射杯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支架,所述反射杯上端封闭形成有一平整的安装面,所述LED光源模组可导热贴设于安装面上,所述DC母端子垂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顶面形成有环形扣沿,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分离电源式LED筒灯,包括LED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LED光源装置可拆卸连接的LED电源装置,所述LED光源装置包括LED光源模组和与LED光源模组输入端连接的DC母端子,所述LED电源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中的LED驱动电路和与LED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并可插接于DC母端子中的DC公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旭日蔡旭蛟苏军军蔡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和谐光电科技泉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