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吸附型生态护坡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3556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附型生态护坡砌块,包括由多孔透水材料构成的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底面沿其宽度方向呈坡面结构,其上表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表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凸块之间的间隔空间填充有活性炭,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植物生长基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在河流,湖泊、水库岸坡等场所,内槽栽培植物,外槽填充吸附性活性炭,即能美化水体岸坡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增强水体生态和陆地的联系,又能吸附被雨水携带的陆上污染物,减少污染物进入河道水体,从而达到保护水体环境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坡砌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附性可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砌块。
技术介绍
目前,为防止雨水、洪水冲刷而导致的河道护岸水土流失,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利工程的边坡上采取人工防护措施,最初的防护措施是在边坡上自然堆砌石块,以减少雨水对岸坡的冲刷,但这种措施的强度不够,稳定性差,由于其基础长期在水中浸泡或遇到暴雨洪水时,往往被破坏,为克服这种问题,后来出现了边坡硬化的工程措施,在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边坡上采取混凝土硬化的措施,混凝土硬化解决了边坡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但隔离了水体生态和陆地生态的联系,使河道水环境孤立,增加了河道生态失衡的概率,也降低了岸坡的景观效果,对于出现的这种问题,目前常见的防护措施是在岸坡上铺设砌块进行硬化,同时在砌块上栽培植物,这种措施既满足了河道对护岸强度的要求,同时护坡上种植的植物构成了河道水体与陆地的生物通道,加强了河道与陆地环境的生态联系,植物又增强了护岸的景观效果,这种措施目前在城市段河道的边坡防护中最为常见,但这种护岸砌块在实施中有一种缺陷,城市面源污染物被雨水携带大量进入河道水体,造成河道水质由面源引起的污染在城市段往往比非城市段严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型生态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孔透水材料构成的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底面沿其宽度方向呈坡面结构,其上表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表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凸块之间的间隔空间填充有活性炭,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植物生长基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平唐春燕赵坤王莹滑磊郝文彬杜薇陈平王静雨万榆邱利薛偲琦卫朴栾号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