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螺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33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螺帽折卸装置技术领域。其为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使用安全方便而设计的。其有一固定架,固定架一端为套螺母的环形套,另一端固定在液压缸上,液压缸中活塞通过顶杆固定劈螺帽的劈刀,其特征在于液压缸中活塞的前后腔各自连有高压油管。它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优点,适宜在工矿企业中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螺母拆卸的机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劈螺帽机。工业特别是炼油、化工、电力生产厂有众多螺栓因长期在高温、高压和易腐蚀条件下运行,存在严重的锈蚀、螺纹变形、螺杆螺帽咬死。采用手工拆卸没有办法时,只能使用气割或等离子切割,此方法极不安全也不经济,因为从安全角度讲,装置区动火非常不安全,易造成火灾、爆炸和人身伤亡事故;从经济角度讲,割除一套螺栓将造成几百元的损失,每次停工检修要割断上百套螺栓,损失万元以上;若只破坏螺帽保留螺杆,会节约检修费万元以上;技术上,如果是埋入式螺栓,若咬死拆不来,会给检修造成极大的麻烦,不仅要用气割切断螺杆,还需钻孔、攻丝等工序方能修复内螺纹,既费事又难以保证质量。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专用工具。如专利号为96210697.6的中国专利“一种螺母劈开器”,其由螺母套头、液压装置和劈刀组成,其特征在于扁舌形螺母套头前端有一环形套,后端固定于末端有一油管接口的油缸上,由油缸液压活塞复位弹簧和密封圈组成液压装置;呈楔形的劈刀用定位键固接于液压活塞前端。它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优点,其缺点是采用手动油压泵作为动力源,要推动活塞向前移动,直到劈刀劈开螺母,就要工人不断地手工操作,无形中增强了劳动强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另一面其套螺母的环形套是呈圆形,是不合理的,螺帽是六角形,因此在强大液压压力作用下,环形套易磨损损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使用方便安全的劈螺帽机。本技术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劈螺帽机,有一固定架,固定架一端为套螺母的环形套,另一端固定在液压缸上,液压缸中活塞通过顶杆固定劈螺帽的劈刀,其特征在于液压缸中活塞的前后腔各自连有高压油管。本技术可采用高压油泵为动力源,进给和回程均采用液压压力来实现,系统装置完整紧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完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环形套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适宜在广大工矿企业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劈螺帽机结构局剖图;图2.劈螺帽机液压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该劈螺帽机有一固定架1,固定架一端为套螺母6的环形套,另一端固定在液压缸2上,为了使环形套符合螺帽六角外形,环形套一侧贴近螺帽一面为平面或呈“ ”形,液压缸中活塞3通过顶杆7固定劈螺帽的特殊合金劈刀5,液压缸中活塞的前后腔各自连有高压油管4,高压油管连有快换接头15,与劈螺帽机配套的超高压油泵8进口通过管线连有滤油器9,再经管线连接油箱10,超高压油泵出口通过高压进油管13连有快换接头和压力表12,另有一高压回油管14,其一端接有快换接头15,另一端与超高压油泵进口管线末端部相连,卸压阀11连在油泵出口管和高压回油管之间。其工作过程如下,进给时,关闭卸压阀,启动超高压油泵使活塞进给直至特殊合金劈刀劈开螺帽;回程时,打开卸压阀,交换进回油高压油管,再关闭卸压阀,启动超高压油泵,使活塞回程到复位。权利要求1.一种劈螺帽机,有一固定架(1),固定架一端为套螺母的环形套,另一端固定在液压缸(2)上,液压缸中活塞(3)通过顶杆(7)固定劈螺帽(6)的劈刀(5),其特征在于液压缸中活塞的前后腔各自连有高压油管(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螺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一侧贴近螺帽一面为平面或呈“ ”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螺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管连有快换接头(1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螺帽折卸装置
其为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使用安全方便而设计的。其有一固定架,固定架一端为套螺母的环形套,另一端固定在液压缸上,液压缸中活塞通过顶杆固定劈螺帽的劈刀,其特征在于液压缸中活塞的前后腔各自连有高压油管。它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优点,适宜在工矿企业中推广应用。文档编号B25B27/00GK2470061SQ0123860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胡浩, 鲍于杰, 孙伟群, 俞春光 申请人: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劈螺帽机,有一固定架(1),固定架一端为套螺母的环形套,另一端固定在液压缸(2)上,液压缸中活塞(3)通过顶杆(7)固定劈螺帽(6)的劈刀(5),其特征在于液压缸中活塞的前后腔各自连有高压油管(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浩鲍于杰孙伟群俞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