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昌淦专利>正文

钳口改进的大力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09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钳口改进的大力钳。是在具有呆头、大柄、活动头、小柄、撑挡、弹簧、尾螺丝的现有大力钳基础上,将钳口改为折线状、两个相对钳口合拢后形成菱形。钳口表面可刻有下凹的齿。由于上述改进,使其对被夹物损伤轻,钳口与被夹物接触点多,更易夹紧物体,兼有扳手的一些基本功能,增加了功能和适用范围,并且经久耐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工夹持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与拉紧夹爪或操纵杆的装置结合的锁紧装置的钳子。目前普遍使用的大力钳是一种通用型手工工具,广泛应用在生活、工业等各方面,由于大力钳能夹紧被夹物,这就使它成为其它工作钳不能替代的工具。大力钳一般具有呆头、大柄、活动头、小柄、撑档、弹簧、尾螺丝等;呆头和活动头的相对内侧构成钳口,钳口为带齿的弧形,它在夹直径与其弧形相称的圆柱形物体时有较大的接触点,而夹除此以外的物体时,通常仅有两个接触点,并不能完全夹紧,同时还会夹伤被夹物及自身,从而影响其在某些情况下的应用和工作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夹大多数物体时可使钳口与被夹物间保持两个以上接触面、适用范围广的钳口改进的大力钳。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钳口改进的大力钳,具有呆头、与呆头固定连接的大柄、与呆头相对的活动头、与活动头连接的小柄、一端与小柄连接另一端卡在大柄中的撑档、装在活动头下端与大柄间的弹簧,呆头、活动头内侧为钳口,大柄末端装有尾螺丝,其特殊之处是钳口为折线状,两个相对钳口合拢后形成菱形。本技术的钳口表面可刻有下凹的齿。本技术的两个钳口合拢后形成的菱形的前夹角大,后夹角小,如前夹角70°,后夹角50°,当然,上述两夹角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角度。本技术中的小柄上装有辅助开钳的脱开柄。本技术中的两个钳口的折线中点可略偏前位于前1/4-2/5处。本技术的优点是对被夹物的损伤程度比现有大力钳轻;钳口与被夹物间的接触点多,更易夹紧物体,尤其是对具有矩形截面的物体夹紧效果更好;可兼有活络扳手的一些基本功能,能在不损伤螺栓帽的情况下松紧许多规格的螺栓,从而增加了功能和适用范围,并且经久耐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带折线状钳口7的呆头1由铆钉11、12与大柄2固定连接,带折线状钳口8的活动头3通过铆钉13与大柄2连接,活动头3、呆头1上的钳口7、8下端有铅丝切口17;活动头3下端通过铆钉14与一个小柄4连接,活动头3下端还有一个连接孔18,一根拉簧6的一端钩在孔18中,另一端钩在大柄2的中部;一个撑档5的一端通过铆钉15与小柄4连接,另一端卡在大柄2中;小柄4上的另一铆钉16用来连接一个辅助开钳的脱开柄10,脱开柄10与小柄4间可装有压簧,当然,在采用拉启式小柄、脱开柄和撑档时,可不需压簧。大柄2的末端具有螺纹,一个尾螺丝9装在螺纹中,尾螺丝9的前端顶住撑档5的卡在大柄2中的一端。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的大力钳类似。上述实施例中的钳口7、8合拢后构成的菱形,其前夹角可为70°左右,后夹角可为50°左右,当然,也可为其它合适角度,钳口7、8的表面刻有下凹的齿。以减少对夹持物的损伤,钳口7、8的折线中点略偏前,约在2/5处,当然,也可是其它合适数值,如1/3、1/4等,以在使用时更省力和灵活。权利要求1.一种钳口改进的大力钳,具有呆头、与呆头固定连接的大柄、与呆头相对的活动头、与活动头连接的小柄、一端与小柄连接另一端卡在大柄中的撑挡、装在活动头下端与大柄间的弹簧,呆头、活动头内侧为钳口,大柄末端装有尾螺丝,其特征在于钳口为折线状,两个相对钳口合拢后形成菱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改进的大力钳,其特征在于钳口表面刻有下凹的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钳口改进的大力钳,其特征在于两个钳口合拢后形成的菱形的前夹角大,后夹角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钳口改进的大力钳,其特征在于小柄上装有辅助开钳的脱开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钳口改进的大力钳,其特征在于两个钳口的折线中点略偏前位于前1/4-2/5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钳口改进的大力钳,其特征在于两个钳口的折线中点略偏前位于前1/4-2/5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钳口改进的大力钳。是在具有呆头、大柄、活动头、小柄、撑挡、弹簧、尾螺丝的现有大力钳基础上,将钳口改为折线状、两个相对钳口合拢后形成菱形。钳口表面可刻有下凹的齿。由于上述改进,使其对被夹物损伤轻,钳口与被夹物接触点多,更易夹紧物体,兼有扳手的一些基本功能,增加了功能和适用范围,并且经久耐用。文档编号B25B5/16GK2091744SQ9121556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昌淦 申请人:李昌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钳口改进的大力钳,具有呆头、与呆头固定连接的大柄、与呆头相对的活动头、与活动头连接的小柄、一端与小柄连接另一端卡在大柄中的撑挡、装在活动头下端与大柄间的弹簧,呆头、活动头内侧为钳口,大柄末端装有尾螺丝,其特征在于:钳口为折线状,两个相对钳口合拢后形成菱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淦
申请(专利权)人:李昌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