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和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994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和榨油机。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包括榨膛和与该榨膛配合的榨轴,榨膛设有出渣口,在该出渣口位置处设有碎渣装置,榨膛或榨轴连接该碎渣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将长条状的渣切断,使得渣占用空间减小,装渣容器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并使渣容易被后序加工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榨油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油机碎洛结构和榨油机。
技术介绍
现有家用小型榨油机出渣多为长条,易占用装渣容器空间,且渣不易被后序加工使用。本申请文件中的家用小型榨油机为功率1.5千瓦以下、机身重量60千克以下、体积0.8立方米以下和电源为220伏的榨油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和榨油机,解决了出渣为长条、易占用装渣容器空间,且渣不易被后序加工使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包括榨膛和与该榨膛配合的榨轴,榨膛设有出渣口,在该出渣口位置处设有碎渣装置,榨膛或榨轴连接该碎渣装置。进一步,所述碎渣装置包括碎渣杆、碎渣圈、碎渣片或碎渣叶轮。进一步,所述榨轴设有榨轴前端和榨轴后端,所述碎渣叶轮设于榨轴前端,该碎渣叶轮的外径大于榨轴前端的外径。进一步,所述碎渣叶轮包括至少一个双曲率叶片。双曲率叶片指叶片表面是双向弯曲的面,即空间曲面,又称扭曲叶片。进一步,所述碎渣叶轮套设在所述榨轴前端的侧壁上。进一步,所述碎洛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碎洛叶轮外的套筒,该套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碎洛叶轮的外径。进一步,所述榨轴后端连接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榨轴自转。进一步,所述碎渣叶轮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叶轮。进一步,所述榨轴为螺杆,该螺杆的外壁设有榨油螺纹;从所述榨轴后端至所述榨轴前端,榨油螺纹的牙型高度依次降低。本技术还公开了榨油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在出渣口设置碎渣装置,将长条状的渣切断,使得渣占用空间减小,装渣容器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 30%以上,并使渣容易被后序加工使用;采用双曲率叶片和不锈钢,切削效率高、不易生锈、叶轮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 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碎渣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榨油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榨膛;11-出渣口 ;12_进料口 ;13_出油口 ;2_榨轴;21-榨轴前端;22-榨轴后端;23_榨油螺纹;3_碎渣装置;31_碎渣叶轮;311-双曲率叶片;32_套筒;4_电机;5-料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包括榨膛和与该榨膛配合的榨轴,榨膛设有出渣口,在该出渣口位置处设有碎渣装置,榨膛或榨轴连接该碎渣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包括榨膛I和与该榨膛配合的榨轴2,榨膛I设有出渣口 11,在该出渣口 11位置处设有碎渣装置3,榨轴2连接该碎渣装置3。榨轴2设于榨膛I内且穿过榨膛I。榨轴2设有榨轴前端21和榨轴后端22,,榨轴前端21连接碎渣装置3,榨轴后端22连接驱动装置(例如电机4),该电机4驱动榨轴2自转,从而带动碎渣装置3旋转。碎渣装置包括碎渣杆、碎渣圈、碎渣片或碎渣叶轮31,本实施例采用碎渣叶轮31。碎渣叶轮31设于榨轴前端21,该碎渣叶轮31的外径Dl大于榨轴前端21的外径D2。碎渣叶轮31包括至少一个双曲率叶片311,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双曲率叶片311。进一步,碎渣叶轮31套设在榨轴前端21的侧壁上。碎渣装置还包括套设在碎渣叶轮31外的套筒32,该套筒32的内径D3大于或等于碎渣叶轮31的外径Dl。碎渣叶轮3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叶轮。本实施例中的榨轴2为螺杆,该螺杆的外壁设有榨油螺纹23 ;从榨轴后端22至榨轴前端21 (即从进料口 12至出油口 13、出渣口 11方向),榨轴2的外径逐渐增大,榨油螺纹23的牙型高度依次降低。故榨轴2与榨膛4之间形成的料腔5的容积逐渐减小;同时,由于榨轴2的不断转动,使榨油原料在料腔5内不断地被挤压,从而出油。本实施例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可用于家用小型榨油机中,榨油机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出渣口 11设置碎渣装置3,将长条状的渣切断,使得渣占用空间减小,装渣容器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 30%以上,并使渣容易被后序加工使用;采用双曲率叶片和不锈钢,切削效率高、不易生锈、碎渣叶轮31的使用寿命长。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1.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榨膛和与该榨膛配合的榨轴,榨膛设有出渣口,在该出渣口位置处设有碎渣装置,榨膛或榨轴连接该碎渣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渣装置包括碎渣杆、碎渣圈、碎渣片或碎渣叶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轴设有榨轴前端和榨轴后端,所述碎渣叶轮设于榨轴前端,该碎渣叶轮的外径大于榨轴前端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渣叶轮包括至少一个双曲率叶片。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渣叶轮套设在所述榨轴前端的侧壁上。6.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渣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碎洛叶轮外的套筒,该套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碎洛叶轮的外径。7.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轴后端连接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榨轴自转。8.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洛叶轮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 叶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轴为螺杆,该螺杆的外壁设有榨油螺纹;从所述榨轴后端至所述榨轴前端,榨油螺纹的牙型高度依次降低。10.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和榨油机。所述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包括榨膛和与该榨膛配合的榨轴,榨膛设有出渣口,在该出渣口位置处设有碎渣装置,榨膛或榨轴连接该碎渣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将长条状的渣切断,使得渣占用空间减小,装渣容器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并使渣容易被后序加工使用。文档编号B30B15/00GK203093081SQ201320065370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专利技术者陈富强, 肖铁梁 申请人:东莞市众赢五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榨油机碎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榨膛和与该榨膛配合的榨轴,榨膛设有出渣口,在该出渣口位置处设有碎渣装置,榨膛或榨轴连接该碎渣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富强肖铁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众赢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