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胶产品的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能去除产品外观结合线的软胶和硬胶构成的结合结构。
技术介绍
塑胶产品上经常会有结合线,结合线是熔融材料道或者熔融材料道以上合流部分所形成的细线,不仅两个进胶点会产生结合线,有时甚至一个进胶点也会因产品结构的不同而产生结合线,结合线所产生的方向与进胶点的位置、大小和塑胶流动温度都有关联。然而,在塑胶模具制造业中,对外观的要求特别严格,有许多产品要求外观面为高镜面,必须没有结合线,当遇到这种外观产品时,常规的设计方案是在结合线的位置设计排气入子。对于一些双色模具成型产品时,由于在第二射软胶时在模具的公模侧为第一射硬胶,无法为软胶设计排气入子,从而软胶流动末端的排气效果不佳,结合线无法消除,请参阅图1及图2绘示,为双色模成型的产品10,所述软胶11射入模腔与所述硬胶12结合时在该产品10表面会产生多处结合线13,从而将大大降低产品的美观。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塑胶产品结构,该产品结构能解决在双色模具注塑工艺中产品表面形成软胶结合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其特征在于,该除外观结合线软胶包硬胶结构包括:?硬胶,其包括硬胶本体及硬胶结合面,自所述硬胶结合面向该硬胶本体开设有若干溢料孔;?软胶,其包括软胶本体及自该软胶本体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所述软胶本体的表面接触所述硬胶本体的结合面,所述插入部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