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锁螺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88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锁螺丝机,其内部以一活塞组配合高压气源控制一起子头轴向往复移动,以一动力源配合一连动杆控制起子头转动;当起子头受控制而内缩于机壳内部时,该高压气源配合螺丝整列机及螺丝进料管输送一颗螺丝至该自动锁螺丝机的端部,同时该螺丝将被一螺丝束夹夹住,亦同时被一螺丝挡件由头部挡止;上述起子头向螺丝方向移动并带动螺丝旋转即可将螺丝锁入待锁合物件中。从而,使每一个螺丝的锁紧度相当,适合应用于需大量且快速锁螺丝的场合,且可避免端罩撞击待钉合物件,可避免螺丝与起子头互卡,利于操作者能准确地将螺丝对准待钉合位置,以及使起子头能配应螺丝应用的实用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自动工具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自动锁螺丝机
技术介绍
人工执行锁螺丝工作时,需一手持螺丝附合于工件预锁合的位置,另一手持起子施力下压同时旋转起子直至锁紧为止。而且随着螺丝逐渐深入工件中,施予起子的扭力需愈增加。人工执行锁螺丝是相当耗时且费力的,而且不容易均等的控制每一颗螺丝的紧度,因此不适合大量或需快速锁螺丝的工作。为提升锁螺丝的作业效率,业者研发自动锁螺丝机。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161428号,该案以微动开关的按压控制使气压由进气孔进入机体内而推动活动转轴及起子前进同时转动起子以达自动锁螺丝的目的,而放开微动开关时,电磁阀立刻切换进气孔转换成排气孔,使气缸内的气体由进气管排出,此时活动转轴受弹簧力归回原位置,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可有效使起子头产生自动前进及退回的动作。就上列专利所提出的技术而言,其对于螺丝进料缺乏适当的控制,致容易发生卡钉问题。除此之外,一进料于锁螺丝机端部待命位置的螺丝,容易在对准工件时被向内推而缩回锁螺丝机内部,这对于瞄准工件待锁合位置是相当不利的,更可能在螺丝缩回机体内部的同时,使锁螺丝机端部撞击工件,造成工件表面损伤。再者,上列专利并未提及起子头可被更换的技术。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锁螺丝机,以达到使每一个螺丝的锁紧度相当,适合应用于需大量且快速锁螺丝的场合,且可避免端罩撞击待钉合物件,可避免螺丝与起子头互卡,利于操作者能准确地将螺丝对准待钉合位置,以及使起子头能配应螺丝应用的实用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锁螺丝机,其与一控制一高压气源以及一螺丝整列机的中控系统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外壳;一位于该机体外壳内部的动力元件;一传动轴连接在该动力元件的动力输出端; 一连动杆,其第一端旋向连动而轴向自由地与上述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一起子头,连接在上述连动杆的第二端;一活塞组,穿合在该连动杆外,且具轴向连动而旋向自由地与该连动杆相连接;一弹簧,其弹力端抵接在该活塞组的端部;一进/排气阀,位于该机体外壳相对该活塞组的位置,并与用于向上述机体外壳内输入高压气体并使上述活塞组向压缩上述弹簧方向移动的上述高压气源相连接;一螺丝进料管,位于该机体外壳的开放部位,并与上述螺丝整列机相连接;一微动开关,位于该机体外壳外部,与上述中控系统电性连接;一螺丝束夹,包括两个夹块,其可活动地连接在该机体外壳开放端的二壁沟中;一螺丝挡件,可活动地位于上述机体外壳开放部位的一壁沟中,并相对于上述螺丝束夹开放部位的端部朝向该机体外壳的中心方向。根据上述,该微动开关具有一控制扳机。根据上述,上述连动杆与上述起子头连接的第二端具有一可供起子头定位、脱离的起子定位组件。根据上述,上述起子定位组件包括一填置在上述连动杆第二端杆壁上的圆珠,以及一包覆在圆珠所在部位杆壁外的圆珠固定环;穿于该连动杆的起子头端部具有一环槽。根据上述,该螺丝束夹的每一夹块中部具有一固定在上述壁沟上而使二夹块可产生杠杆动作的销。根据上述,该二夹块的第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产生弹力使第一端产生一向外的力,并使相对的第二端产生相对内合力量的弹簧。根据上述,上述二夹块的第二端的相对面各具有一半弧状的夹合部。根据上述,上述螺丝挡件中部具有一固定在上述壁沟上并使其可产生杠杆动作的销。根据上述,该螺丝挡件的第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产生弹力使第一端产生一向外的力,并使相对的第二端朝向该机体外壳中心方向的弹簧。根据上述,该机体外壳具有一外轴管,其轴向连接有一汽缸,该汽缸具有一螺纹连接的端罩。本技术进步效果本技术达成的功效之一,系本技术自动锁螺丝机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可使起子头产生自动前进及退回的动作,前进的动作同时施予一输送至机体外壳内部的螺丝轴向推力及旋向转力,因此操作者可非常省力又迅速地将螺丝锁入待钉合物件中,而且每一个螺丝的锁紧度相当,因此本技术自动锁螺锁机非常适合应用于需大量且快速锁螺丝的场合。本技术达成的功效之二,在锁紧螺丝的过程中,该起子头的端部是凸伸出该端罩外,因此使端罩的开放端与待钉合物件保持一预定距离,可避免端罩撞击待钉合物件而使其表面受损的问题发生。本技术达成的功效之三,本技术与自动锁螺丝机电性连接的中控系统只有在活塞组受弹簧的弹力作用带动起子头复归回一原始位置时,才控制该螺丝整列机输送一颗螺丝至上述待命位置,因此可避免螺丝与起子头互卡的问题。本技术达成的功效之四,当一螺丝处于端罩内的待命位置时,该螺丝被螺丝钉束夹夹住,同时又被螺丝挡件挡止,操作者将螺丝对准待钉合位置时,螺丝不会缩入端罩内,以利于操作者能准确地将螺丝对准待钉合位置。本技术达成的功效之五,本技术提出了一个可以更换起子头的技术方案,以便使起子头能配应螺丝应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3本技术于静止状态时的组合剖面图。图4本技术于动作状态时的组合剖面图。图5图3中5-5剖面。图6图4中6-6剖面。图7本技术局部组合剖面图,表示起子可被卸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包含一传动室10,该传动室10内部具有可输出转旋动力的动力元件11,外部设一微动开关13,该微动开关13受一扳机14控制。一传动轴12连接于该动力元件11的动力输出端111。轴向连接于该传动室10一端的机体外壳20,该机体外壳20由一外轴管21轴向连接一汽缸22,并于连接处外部设一外护套23;该汽缸22更螺接一端罩26。该外轴管21内部提供上述传动轴12以及动力元件11的动力输出端111的容伸空间;该汽缸22通过一进/排气阀24与一高压气源管路25连接,提供压力空气注入该汽缸22内,或将汽缸22内的空气排出。该端罩26连接一螺丝进料管27,螺丝整列机可通过该螺丝进料管27每次进料一螺丝入该端罩26内。一活塞组30及一弹簧31,组装于上述汽缸22内部,且该弹簧31的弹力端作用于该活塞组30的端部。当压力空气注入该汽缸22内时,可将活塞组30往压缩该弹簧31的方向推动;反之,当压力空气释除,该弹簧31释能推动该活塞组30往原始位置复位。一连动杆32,穿合于该活塞组30内,并与该活塞组30构成轴向连动但旋向自由的关系。该连动杆32的第一端321与上述传动轴12连接,构成轴向自由但旋向连动的关系;该连动杆32的第二端322设一起子定位组件33,供一起子头34的定位端341穿设定位或脱离。该起子定位组件33包含一填设于第二端322杆壁上的圆珠331,以及一包覆于圆珠331所在部位杆壁外的圆珠固定环332,该起子头34的定位端341设一环槽342。当起子头34插置定位于该连动杆32内,该圆珠331的部份珠身卡入该环槽342中,该起子头34即无脱离之虞。一螺丝束夹40,系两个夹块41以相对位置设于上述端罩26近开放端部位预设的二壁沟261中,每一夹块41约中央位置以一销42固定于壁沟261,使二夹块41受一力的作用时可产生杠杆动作,该二夹块41的第一端411各受一埋设于端罩26内的弹簧43的弹力作用,使第一端411受一向外的力,而使相对的第二端412产生相对内合的力量。且第二端412的相对面各设一半弧状的夹合部413。当一个螺丝49(如图3)经由上述螺丝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锁螺丝机,其与一控制一高压气源以及一螺丝整列机的中控系统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体外壳(20);    一位于该机体外壳(20)内部的动力元件(11);    一传动轴(12)连接在该动力元件(11)的动力输出端(111);    一连动杆(32),其第一端(321)旋向连动而轴向自由地与上述传动轴(1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一起子头(34),连接在上述连动杆(32)的第二端(322);    一活塞组(30),穿合在该连动杆(32)外,且具轴向连动而旋向自由地与该连动杆(32)相连接;    一弹簧(31),其弹力端抵接在该活塞组(30)的端部;    一进/排气阀(24),位于该机体外壳(20)相对该活塞组(30)的位置,并与用于向上述机体外壳(20)内输入高压气体并使上述活塞组(30)向压缩上述弹簧(31)方向移动的上述高压气源相连接;    一螺丝进料管(27),位于该机体外壳(20)的开放部位,并与上述螺丝整列机相连接;    一微动开关(13),位于该机体外壳(20)外部,与上述中控系统电性连接;    一螺丝束夹(40),包括两个夹块(41),其可活动地连接在该机体外壳(20)开放端的二壁沟(261)中;    一螺丝挡件(50),可活动地位于上述机体外壳开放部位的一壁沟(262)中,并相对于上述螺丝束夹(40)开放部位的端部朝向该机体外壳(20)的中心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一
申请(专利权)人:政茂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