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仪慈专利>正文

可变速的拉绳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20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可变速的拉绳训练器,其中包含有一主架、一转绳筒、一转轮、一驱动装置与一阻力产生装置,转绳筒与主架相枢接,其包含有一拉绳,拉绳卷绕于转绳筒上;转轮与主架相枢接;驱动装置设在转绳筒与转轮之间,其包含有一主动轮、一从动轮与一驱动带,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对,主动轮的外径大于从动轮的外径,驱动带套设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主动轮设在转绳筒上,从动轮设在转轮上;阻力产生装置相邻于转轮的轮面设置;其特点在于: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构成一健身器材,而增加健身器材的选择,进而增加使用者运动健身的动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健身器材,尤指一种可变速的拉绳训练器
技术介绍
现代人相当注重运动,因为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活动方式已经越来越依赖机械、科技产品,长期没有运动的结果,造成运动量不足,肌肉分布不均或肌肉缺乏。从心理层面而言,运动能消除压力,减轻疲劳感,当心情转换之后能进一步增进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运动习惯的人,对自信心与自我肯定是有正面的影响;在生理上,运动能够提升新陈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脏病与中风发生的机率,可降低胆固醇、高血压等,现代人的文明病大多与是否有保持运动相关。健身不仅维持身心的健康,更进一步是在保护人体,通过重量训练的运动可以锻练出肌肉,包覆在骨胳与关节,肌肉可分担重量,保护人体重要组织,强健人类的体魄;因此,在人口密度相当高的都市地区,兴起了健身房与运动中心或体育馆,但是这些运动场所提供的健身器材大同小异,长期使用下来缺乏新意而无趣,造成使用者因而失去持续健身的动力,即使健身有益身心,仍无法让使用者有足够的动力持续健身。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是一种可变速的拉绳训练器,以此增加健身器材的选择,使健身者有更多元的器材可选择,进而增加运动健身的动力。为了可达到前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可变速的拉绳训练器,其中包含:·一主架,其包含有一装设部,一转绳筒,其与主架的装设部相枢接,其包含有一拉绳,拉绳卷绕在转绳筒上。一转轮,其与主架的装设部相枢接;一驱动装置,其设置在转绳筒与转轮之间,其包含有一主动轮、一从动轮与一驱动带,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对,主动轮的外径大于从动轮的外径,驱动带套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上,驱动装置的主动轮设置在转绳筒上,从动轮设置在转轮上;一阻力产生装置,其相邻于转轮的轮面设置。本技术的特点在于:经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构成一健身器材,使用时,使用者牵动拉绳时将带动转绳筒转动,转绳筒则透过驱动装置连动转轮并与阻力产生装置作用,使用者在来回牵动拉绳时可运动健身,以此增加健身器材的选择,进而达到增加使用者运动健身的动力的目的;同时,驱动装置的主动轮的外径大于从动轮的外径,则令健身运动效果更佳。一优选地,其阻力产生装置包含一片体与一磁组,阻力产生装置的片体的内侧面相对转轮的轮面,磁组设置在片体的内侧面上。另一优选地,其阻力产生装置包含一片体,阻力产生装置的片体的内侧面与转轮的轮面相接。进一步而言,其主架的装设部上设有一定位部,阻力产生装置的片体的两端分别成形一固定端与一自由端,阻力产生装置的片体的固定端与装设部相固接,片体的自由端可相对主架的装设部的定位部移动。再进一步而言,其阻力产生装置进一步包含一调整件,其包含有一螺杆,阻力产生装置的调整件的螺杆穿设于片体的自由端与主架的装设部的定位部上,以此调整片体的自由端与主架的装设部的定位部的相对位置,而调节转轮所受到的阻力。再一优选地,阻力产生装置的片体的自由端上设有一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含有一弹性件与一移动件,移动件与弹性件相接,移动件可移动地套设于调整件上,调整件的螺杆同时穿设于片体的自由端的弹性组件的弹性件与主架的装设部的定位部上,以此透过弹性组件的弹力而调节转轮所受到的阻力。进一步而言,其中主架包含有一底支架与一立支架,立支架在底支架上,立支架的顶端与装设部相接。进一步而言,其中包含有一导轮组,导轮组相邻于转绳筒设置,转绳筒的拉绳可滑动地抵靠在导轮组上;以此控制拉绳的出绳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部份元件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 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部份元件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部份元件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部份元件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再一优选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立体外观图。图9为本技术的再一优选实施例的部分元件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再一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可变速的拉绳训练器包含有一主架10、一转绳筒20、一转轮30、一驱动装置40与一阻力产生装置。如图1与图2所示,前述的主架10包含有一底支架11、一立支架12、一垫子13与一装设部14,立支架12与垫子13分别间隔设置于底支架11上,装设部14设置于立支架12的顶端,装设部14包含有一底架141、一第一侧架142与一第二侧架143,装设部14的底架141与立支架12相套接,第一侧架142与第二侧架143分别与底架141的两端相接,第一侧架142上间隔凸出成形有一第一连结架1421与一第二连结架1422,第一连结架1421位于第二连结架1422的一侧,第一连结架1421上设有一定位部14211。如图1至图3所示,前述的转绳筒20与主架10的装设部14的第一侧架142及第二侧架143相枢接,其包含有一本体21、一枢轴22与一拉绳23,本体21为圆形柱体,转绳筒20的本体21位于该第一侧架142与该第二侧架143之间,枢轴22贯穿本体21的中心轴,转绳筒20的枢轴22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侧架142及该第二侧架143相枢接,拉绳23卷绕在本体21上。如图2与图3所示,前述的转轮30与主架10的装设部14的第二连结架1422相枢接,进一步而言,转轮30与转绳筒20为非同轴。如图2与图3所示,前述的驱动装置40设置在转绳筒20的本体21与转轮30之间,其包含有一主动轮41、一从动轮42与一驱动带43,主动轮41与从动轮42相对,主动轮41的外径大于从动轮42的外径,驱动带43套设于主动轮41与从动轮42上,驱动装置40的主动轮41设置在转绳筒20的本体21的一端上,从动轮42设置在转轮30上。如图2至图4所示,前述的阻力产生装置50的一端与装设部14相固接,阻力产生装置50相邻于转轮30的轮面设置;在一优选实 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阻力产生装置50包含一片体51、一磁组52与一调整件53,阻力产生装置50的片体51的内侧面相对转轮30的轮面,片体51的两端分别成形有一固定端511与一自由端512,阻力产生装置50的片体51的固定端511与装设部14的第一侧架142相固接,阻力产生装置50的片体51的自由端512可相对装设部14的第一连结架1421的定位部14211移动,磁组52设置在片体51的内侧面上,阻力产生装置50的调整件53穿设于主架10的装设部14的第一连结架1421的定位部14211上及片体51的自由端512上,以此调整主架10的装设部14的第一连结架1421的定位部14211与片体51的自由端512的距离,进而使片体51靠近或远离转轮30的轮面,进一步而言,调整件53包含有一螺杆531与一旋钮532,螺杆531同时穿设于第一连结架1421的定位部14211与片体51的自由端512上,旋钮532设置在螺杆531的一端且位于定位部14211远离片体51的自由端512的一侧;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与图7所示,阻力产生装置50A包含一片体5IA与一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速的拉绳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一主架,其包含有一装设部;一转绳筒,其与主架的装设部相枢接,其包含有一拉绳,拉绳卷绕在转绳筒上;一转轮,其与主架的装设部相枢接;一驱动装置,其设置在转绳筒与转轮之间,其包含有一主动轮、一从动轮与一驱动带,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对,主动轮的外径大于从动轮的外径,驱动带套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上,驱动装置的主动轮设置于转绳筒上,从动轮设置于转轮上;一阻力产生装置,其相邻于转轮的轮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仪慈
申请(专利权)人:陈仪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