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填充剂的激光皮肤美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8714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填充剂的激光皮肤美容系统,该系统包括治疗激光源、光电控制系统和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所述光电控制系统根据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控制治疗激光源中射出的激光波长和脉冲。(*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填充剂的激光皮肤美容系统
技术介绍
注射式填充剂是目前国际皮肤美容领域最为常用的无创性治疗方法之一,其优点是可以迅速充填面部或其它部位的皱纹(如鼻唇沟)、组织凹陷(如痤疮瘢痕或泪槽),以及扩充组织体积使之丰满(如丰唇或隆鼻)等,因此注射式填充近年成为目前美容领域增长速度最快的项目。医用注射式填充剂的种类很多,包括胶原蛋白、透明质酸、明胶、硅胶以及自体脂肪等等。但其中透明质酸具有优秀的组织相容性,几乎无致敏性以及较好的粘弹性等特性,逐渐成为皮肤注射式填充剂的首选材料。透明质酸(Hyaluromic acid, HA)是一种天然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外基质中的线性多糖成分,由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糖氨以β 1-3和β1-4键交替连接所组成的聚阴离子二糖单位所构成的,是组成皮肤等结缔组织、滑液以及其它软组织的重要组分,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透明质酸在不同的种属或组织之间没有抗原特异性,因此产生过敏或免疫原性反应的可能性很低。它已经发现于所有脊椎动物并且作为细菌的“生物膜”发挥作用。由于透明质酸在正常组织中具有特殊的物理和生化特性,使得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结构复合物。当透明质酸融于水溶液中时,其相邻的羧基与N乙酰基可形成氢键,该特性可以使其保持构象的刚性并结合水分。I克透明质酸最多可以结合6升水。天然的透明质酸在组织中的半衰期只有I至2天的时间,随后被肝脏中的酶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作为有效的真皮填充剂,I至2天的时间是不够的,需要更长的组织存留时间。最初工业化生产的透明质酸是由鸡冠提取的,后来采用马链球菌发酵法生产,天然的透明质酸经过交联之后可以形成更大、更稳定的分子,不但保留了同样的组织相容性和粘弹性等填充特性,而且在组织中存留时间也更长了。目前已经被FDA批准的不同透明质酸注射式填充剂在皮肤内的存留时间约为4-8个月不等。目前绝大多数的注射式填充剂均可在一定时间内被人体组织所降解吸收,要想获得稳定的美容效果就需要定期反复多次注射,如使用透明质酸的患者大约8个月后需要重新注射以维持疗效。这样不但增加了患者的花费,而且也增加了患者注射的痛苦。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具有能够延长填充剂注射作用时间的激光皮肤美容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透明质酸注射式填充剂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从而可延长一次注射的作用时间的激光皮肤美容系统。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填充剂的激光皮肤美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治疗激光源、光电控制系统和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所述光电控制系统根据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控制治疗激光源中射出的激光波长和脉冲。所述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主要由交联的透明质酸与组织相容性良好特殊微粒的成分组成;所述特殊微粒掺入在交联的透明质酸填充剂中,特殊微粒的粒径为50 μ m-100 μ m。所述特殊微粒具有不同的光吸收特性,在特殊微粒对应的吸收峰值波长的激光作用下可被完全击碎,碎片可被吞噬并转运至局部淋巴结中。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填充剂的激光皮肤美容系统,该系统一次注射填充剂的作用时间在激光的作用下可延长至原来的数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验流程图,其中(I)- (7)表示基于激光的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的作用过程。图中:1、治疗激光源2、人体皮肤3、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4、光电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激光嫩肤是近 年来皮肤美容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的治疗手段,它主要是通过激光的机械(光声)效应和/或光热效应对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等基质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启动损伤修复的过程,成纤维细胞受到活化后产生新生胶原蛋白以及其它的细胞外间质成分,达到填充细小皱纹,增加真皮厚度和容量的作用。通过引入某些外源性物质,可增加对特定波长激光的吸收,从而增强真皮内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加胶原蛋白等间质成分的产量。在特定激光的选择性光热解作用下,只有这些外源性物质吸收激光能量后发生变化,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非常小,因此炎症反应也被局限在外源性颗粒周围,而不会引起过度的组织损伤。本技术结合了激光嫩肤与注射式填充剂两者的机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交联的透明质酸填充剂中掺入特殊微粒,这些微粒的组织相容性良好,并且大小适中(通常50 μ m-100 μ m),既不会被真皮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以及转运到局部淋巴结中,又不会太大从而影响填充剂的粘稠度和粘弹性等特性。另外,这些微粒具有不同的光吸收特性,在微粒对应的吸收峰值波长的激光作用下可被完全击碎,碎片可被吞噬并转运至局部淋巴结中。真皮内注射填充剂后经过一段时间(6-8个月),透明质酸成分基本被完全降解吸收掉,在治疗区域只遗留下那些能被吸收的微粒,在使用可击碎微粒的波长的调Q激光照射下,微粒被爆破成碎片,在爆破的同时可激发颗粒周围的炎症反应,活化各种炎症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启动损伤修复过程,此过程中真皮内的成纤维细胞受到活化可产生大量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相当于产生自体内源性原位填充剂继续在治疗部位发挥作用,如此可“活化”填充剂,使之继续产生“填充”效果,并且最终填充剂中所有的微粒将被清除。此时才需要考虑进行下一次注射。实施例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基于填充剂的激光皮肤美容系统,该系统包括治疗激光源1、光电控制系统4和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3 ;光电控制系统4根据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3控制治疗激光源I中射出的激光波长和脉冲。图2为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的作用过程。本实施例掺入两种微粒,但本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可掺入更多种微粒,掺入种类越多,填充剂的延长效果越好,只要使用能完全击碎各微粒相应波长的激光便可。(I)在交联的透明质酸填充剂中掺入两种特殊的微粒(三角形微粒和正方形微粒),这些微粒的组织相容性良好,并且大小适中(粒径为50 μ m-100 μ m),既不会被真皮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以及转运到局部淋巴结中,又不会太大从而影响填充剂的粘稠度和粘弹性等特性。另外,两种微粒具有不同的光吸收特性,在相应的吸收峰值波长的激光作用下可被完全击碎,其中三角形微粒可被波长为622-770nm的红色激光击碎,正方形微粒可被波长为455-492nm的绿色激光击碎,碎片可被吞噬并转运至局部淋巴结中。(2)将渗入两种特殊微粒的透明质酸填充剂在真皮内注射。(3)真皮内注射填充剂后经过一段时间(6-8个月),透明质酸成分基本被完全降解吸收掉,在治疗区域只遗留下那些能被吸收的三角形微粒和正方形微粒。 (4)在红色激光照射下,三角形微粒被爆破成碎片,在爆破的同时可激发颗粒周围的炎症反应,活化各种炎症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启动损伤修复过程,此过程中真皮内的成纤维细胞受到活化可产生大量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相当于产生自体内源性原位填充剂继续在治疗部位发挥作用。(5)三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填充剂的激光皮肤美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治疗激光源、光电控制系统和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所述光电控制系统根据可激活医用皮肤注射式填充剂控制治疗激光源中射出的激光波长和脉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纬超任秋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