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叶青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03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面罩,包括与面部相接触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面部器官的内腔,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供氧气进入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从壳体外延伸入内腔,所述排气管的管道内壁上设有瓣膜,当所述壳体外的气流欲沿排气管进入内腔时瓣膜沿管道内壁向内腔方向收拢用于阻碍该气流的进入,而当内腔中的气流欲沿排气管排出时瓣膜沿管道内壁向壳体外打开使得该气流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有效排出废气,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将氧气输入给人体并将废气排出的面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医学工作者对心肺复苏术的不断研究发现,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维持血液流动和必要的肺部气体交换,是心肺复苏术成功的关键,而维持循环系统内的血液流动是保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和心、肺、脑、肝、’肾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增加肺和体静脉的回心血量是维持左右心排血,建立血液循环,保证组织供氧耗氧平衡、提高复苏效率的重要手段。现有的供氧手段均将氧气管道连接在面罩上,面罩带在人体面部,此类面罩虽然能有效供氧但对呼出的废气没有很好地处理手段,导致面罩内废气浓度偏高,影响供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呼吸面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呼吸面罩,包括与面部相接触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面部器官的内腔,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供氧气进入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从壳体外延伸入内腔,所述排气管的管道内壁上设有瓣膜,当所述壳体外的气流欲沿排气管进入内腔时瓣膜沿管道内壁向内腔方向收拢用于阻碍该气流的进入,而当内腔中的气流欲沿排气管排出时瓣膜沿管道内壁向壳体外打开使得该气流排出。本方案中排 气管管壁上设置的瓣膜结构使得废气能顺利排出,不易逆流,使得壳体内腔中的废气浓度降低,从而保证了氧气的吸入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排气管位于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包裹口部使得口部呼出气流流入排气管的通气罩,所述通气罩上设有一用于支撑下颌骨的支撑槽。通气罩的设置便于引导口部呼出的废气进入排气管,减少废气进入壳体内腔,而支撑槽的设置使得通气罩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在使用时降低通气罩与口部脱开的可能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排气管位于内腔的部分的壁上设有气孔。气孔用于排出在内腔中的废气,尤其是上述瓣膜或通气罩发生故障时,因此提高了可靠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鼻托槽,所述鼻托槽设有两个侧壁,所述鼻托槽的两个侧壁互相交叠并形成弧形的顶部。鼻托槽的设置使得本面罩罩在面部时,更贴合面部,降低了脱开的可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在所述内腔中,所述进气管位于排气管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壳体设有一圈口部,所述排气管的轴线与圈口部所在的平面所成的夹角为10-6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圈口部上连接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的两端连接在圈口部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瓣膜由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有效排出废气,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呼吸面罩,包括与面部相接触的壳体1,所述壳体I形成有容纳面部器官的内腔11,所述壳体I上还设有供氧气进入的进气管2和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从壳体I外延伸入内腔11,所述排气管3的管道内壁上设有瓣膜31,当所述壳体I外的气流欲沿排气管3进入内腔11时瓣膜31沿管道内壁向内腔11方向收拢用于阻碍该气流的进入,而当内腔11中的气流欲沿排气管3排出时瓣膜31沿管道内壁向壳体I外打开使得该气流排出。所述排气管3位于内腔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包裹口部使得口部呼出气流流入排气管3的通气罩32,所述通气罩32上设有一用于支撑下颌骨的支撑槽33。所述排气管3位于内腔11的部分的壁上设有气孔34。所述壳体I上还设有鼻托槽5,所述鼻托槽5设有两个侧壁,所述鼻托槽5的两个侧壁互相交叠并形成弧形的顶部。在所述内腔11中,所述进气管2位于排气管3的上方。所述壳体I设有一圈口部12,所述排气管3的轴线与圈口部12所在的平面所成的夹角为10°或20°或30°或45°或50°或60°。所述圈口部12上连接有束缚带6,所述束缚带6的两端连接在圈口部12上。所述瓣膜31由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使用时,将束缚带6套在头部上,将壳体I罩在面部,使得口部与通气罩32相对,鼻托槽5与鼻梁相适应,然后将进气管2连上供氧设备,即可开始供氧。本实施例中由于进气管2位于排气管3的上方,而废气的比重要大于输入的氧气,故而使得氧气不易逃逸,废气有效排出。而排气管3的轴线与圈口部12所在的平面所成的夹角角度的选择主要基于人体口部结构的考虑,使用时便于通气罩32与口部相对准,而不易漏气。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权利要求1.一种呼吸面罩,包括与面部相接触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形成有容纳面部器官的内腔(11),所述壳体(I)上还设有供氧气进入的进气管(2)和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从壳体(I)外延伸入内腔(11),所述排气管(3)的管道内壁上设有瓣膜(31),当所述壳体(I)外的气流欲沿排气管(3)进入内腔(11)时瓣膜(31)沿管道内壁向内腔(11)方向收拢用于阻碍该气流的进入,而当内腔(11)中的气流欲沿排气管⑶排出时瓣膜(31)沿管道内壁向壳体(I)外打开使得该气流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位于内腔(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包裹口部使得口部呼出气流流入排气管(3)的通气罩(32),所述通气罩(32)上设有一用于支撑下颌骨的支撑槽(3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位于内腔(11)的部分的壁上设有气孔(3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上还设有鼻托槽(5),所述鼻托槽(5)设有两个侧壁,所述鼻托槽(5)的两个侧壁互相交叠并形成弧形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11)中,所述进气管(2)位于排气管(3)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设有一圈口部(12),所述排气管(3)的轴线与圈口部(12)所在的平面所成的夹角为10-6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口部(12)上连接有束缚带(6),所述束缚带¢)的两端连接在圈口部(12)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31)由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面罩,包括与面部相接触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面部器官的内腔,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供氧气进入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从壳体外延伸入内腔,所述排气管的管道内壁上设有瓣膜,当所述壳体外的气流欲沿排气管进入内腔时瓣膜沿管道内壁向内腔方向收拢用于阻碍该气流的进入,而当内腔中的气流欲沿排气管排出时瓣膜沿管道内壁向壳体外打开使得该气流排出。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有效排出废气,可靠性高。文档编号A61M16/06GK203090168SQ201320097880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邹叶青, 柳丰萍 申请人:邹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面罩,包括与面部相接触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形成有容纳面部器官的内腔(11),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供氧气进入的进气管(2)和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从壳体(1)外延伸入内腔(11),所述排气管(3)的管道内壁上设有瓣膜(31),当所述壳体(1)外的气流欲沿排气管(3)进入内腔(11)时瓣膜(31)沿管道内壁向内腔(11)方向收拢用于阻碍该气流的进入,而当内腔(11)中的气流欲沿排气管(3)排出时瓣膜(31)沿管道内壁向壳体(1)外打开使得该气流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叶青柳丰萍
申请(专利权)人:邹叶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