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莫菲氏滴管内设有可漂浮在药液上部、当药液流尽时可将莫菲氏滴管出液口封闭的呈倒锥形的安全塞;所述莫菲氏滴管底部环绕出液口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安全塞定位筒,安全定位筒的侧壁与莫菲氏滴管的侧壁留有过液缝隙,安全塞定位筒的侧壁上均匀环布有多个过液孔,所述安全塞定位筒的大小及锥度与安全塞相适应。当莫菲氏滴管内有药液时,安全塞悬浮在液面上,随着药液的不断减少,安全塞落入安全塞定位筒内并不断下落,此时剩余药液通过过液孔继续从出液口流出,待药液流尽时,安全塞不再受任何浮力从而下落至莫菲氏滴管的底部将出液口封闭,有效防止空气进入病人体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输液器依次由瓶塞穿刺器、输液软管、莫菲氏滴管、流速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针连接组成,瓶塞穿刺器还通过一软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为防止给病人输液时输液器内液体流尽时没及时拔出针头空气进入体内而出现空气隔离血液造成断流的情况,在莫菲氏滴管内设置浮动阀塞,当药液流尽时,浮动阀塞自动将管路封闭,但目前存在莫菲氏滴管倾斜时浮动阀塞不能很好的将管路封闭,从而对病人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危及病人的生命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在药液流尽时将输液管路封闭的输液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输液软管,和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输液软管上的瓶塞穿刺器、莫菲氏滴管、流速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针,瓶塞穿刺器通过一软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莫菲氏滴管内设有可漂浮在药液上部、当药液流尽时可将莫菲氏滴管出液口封闭的呈倒锥形的安全塞;所述莫菲氏滴管底部环绕出液口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安全塞定位筒,安全定位筒的侧壁与莫菲氏滴管的侧壁留有过液缝隙,安全塞定位筒的侧壁上均匀环布有多个过液孔,所述安全塞定位筒的大小及锥度与安全塞相适应。所述安全塞定位筒侧壁的顶端与莫菲氏滴管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塞最大横截面的半径,防止安全塞的底端卡入安全塞定位筒与莫菲氏滴管的缝隙内,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其都能正常工作。 所述安全塞的底面呈球面状,可更好的防止安全塞的底端卡入安全塞定位筒与莫菲氏滴管的缝隙内。所述安全塞定位筒侧壁的顶端端面从其外表面向内表面向下倾斜,更好的辅助安全塞的下落。采用上述结构后,当莫菲氏滴管内有药液时,安全塞悬浮在液面上,随着药液的不断减少,安全塞落入安全塞定位筒内并不断下落,此时剩余药液通过过液孔继续从出液口流出,待药液流尽时,安全塞不再受任何浮力从而下落至莫菲氏滴管的底部将出液口封闭,有效防止空气进入病人体内。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4,和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输液软管4上的瓶塞穿刺器1、莫菲氏滴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针8,瓶塞穿刺器I通过一软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2。莫菲氏滴管5内设有可漂浮在药液上部、当药液流尽时可将莫菲氏滴管5出液口封闭的呈倒锥形的安全塞3,安全塞3的底面呈球面状,安全塞3的最大的径向直径大于莫菲氏滴管5的出液口,安全塞3底部的密度大于其顶部密度,且其整体密度小于药液密度,从而使其能漂浮在药液上部,且其底部始终朝下。莫菲氏滴管5底部环绕出液口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且呈倒锥状的安全塞定位筒51,安全塞定位筒51的大小及锥度与安全塞3相适应,本处所说的大小及锥度是指安全塞定位筒51环绕围成的内部空间的大小及锥度,安全定位筒的侧壁与莫菲氏滴管5的侧壁留有过液缝隙,安全塞定位筒51侧壁的顶端与莫菲氏滴管5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塞3最大横截面的半径,安全塞定位筒51的侧壁上均匀环布有多个过液孔52,安全塞定位筒51侧壁的顶端端面从其外表面向内表面向下倾斜,本实施例中此端面为光滑过渡的弧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器,其包括输液软管(4),和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输液软管(4)上的瓶塞穿刺器(I)、莫菲氏滴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针(8),瓶塞穿刺器(I)通过一软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2),其特征是所述莫菲氏滴管(5)内设有可漂浮在药液上部、当药液流尽时可将莫菲氏滴管(5)出液口封闭的呈倒锥形的安全塞(3);所述莫菲氏滴管(5)底部环绕出液口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安全塞定位筒(51 ),安全定位筒的侧壁与莫菲氏滴管(5)的侧壁留有过液缝隙,安全塞定位筒(51)的侧壁上均匀环布有多个过液孔(52),所述安全塞定位筒(51)的大小及锥度与安全塞(3)相适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安全塞定位筒(51)侧壁的顶端与莫菲氏滴管(5)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塞最大横截面的半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安全塞(3)的底面呈球面状。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安全塞定位筒(51)侧壁的顶端端面从其外表 面向内表面向下倾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莫菲氏滴管内设有可漂浮在药液上部、当药液流尽时可将莫菲氏滴管出液口封闭的呈倒锥形的安全塞;所述莫菲氏滴管底部环绕出液口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安全塞定位筒,安全定位筒的侧壁与莫菲氏滴管的侧壁留有过液缝隙,安全塞定位筒的侧壁上均匀环布有多个过液孔,所述安全塞定位筒的大小及锥度与安全塞相适应。当莫菲氏滴管内有药液时,安全塞悬浮在液面上,随着药液的不断减少,安全塞落入安全塞定位筒内并不断下落,此时剩余药液通过过液孔继续从出液口流出,待药液流尽时,安全塞不再受任何浮力从而下落至莫菲氏滴管的底部将出液口封闭,有效防止空气进入病人体内。文档编号A61M5/40GK203090121SQ20132012940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丁梅, 赵涛, 徐晶晶 申请人:丁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器,其包括输液软管(4),和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输液软管(4)上的瓶塞穿刺器(1)、莫菲氏滴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针(8),瓶塞穿刺器(1)通过一软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2),其特征是所述莫菲氏滴管(5)内设有可漂浮在药液上部、当药液流尽时可将莫菲氏滴管(5)出液口封闭的呈倒锥形的安全塞(3);所述莫菲氏滴管(5)底部环绕出液口设有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安全塞定位筒(51),安全定位筒的侧壁与莫菲氏滴管(5)的侧壁留有过液缝隙,安全塞定位筒(51)的侧壁上均匀环布有多个过液孔(52),所述安全塞定位筒(51)的大小及锥度与安全塞(3)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梅,赵涛,徐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丁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