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氧护理床,可有效解决患者长期躺卧,血氧饱和度不足,容易出现气促胸闷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架和电气控制盒,床架由上框架和下框架对称铰接构成,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固定有制氧机,下框架上安装有电气控制盒,制氧机和电气控制盒经导线相连,下框架的床脚外侧壁上装有氧气湿化瓶、氧气流量调节器和氧气流量器,制氧机与氧气流量器相连通,氧气流量器与氧气流量调节器相连通,氧气流量调节器与氧气湿化瓶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患者病痛;改善气促胸闷,消除疲劳,使用效果好,是护理床上的创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制氧护理床。
技术介绍
护理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时使用的病床,用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用。同时也可以用于行动不方便或者长期卧床不起的人员在家中护理。护理床主要应用于医院和家庭。护理床有电动和手动之分,手动适用于病人一个短期的护理需要,在短期里解决一个护理难问题。电动适用于家里有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病人的家庭,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及家人的负担,最重要的是这样患者可以自己操作控制自己的生活大大提高生活的信心,不仅在生命上完成了一个人的需求,还在生命质量心里上达到了自我满足,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目前,护理床功能尚不健全,患者长期躺卧,血氧饱和度不足,容易出现气促胸闷,不利于身体的康复,因此,护理床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制氧护理床,可有效解决患者长期躺卧,血氧饱和度不足,容易出现气促胸闷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架和电气控制盒,床架由上框架和下框架对称铰接构成,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固定有制氧机,下框架上安装有电气控制盒,制氧机和电气控制盒经导线相连,下框架的床脚外侧壁上装有氧气湿化瓶、氧气流量调节器和氧气流量器,制氧机与氧气流量器相连通,氧气流量器与氧气流量调节器相连通,氧气流量调节器与氧气湿化瓶相连通。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患者病痛;改善气促胸闷,消除疲劳, 使用效果好,是护理床上的创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氧气湿化瓶、氧气流量调节器与氧气流量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2给出,本技术包括床架和电气控制盒4,床架由上框架I和下框架2对称铰接构成,上框架I和下框架2之间固定有制氧机3,下框架2上安装有电气控制盒4,制氧机3和电气控制盒4经导线相连,下框架2的床脚外侧壁上装有氧气湿化瓶7、氧气流量调节器5和氧气流量器6,制氧机3与氧气流量器6相连通,氧气流量器6与氧气流量调节器5相连通,氧气流量调节器5与氧气湿化瓶7相连通。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床架四角上装有万向脚轮8。所述的上框架I和下框架2通过一对铰链机构相连接。所述的上框架I上面放置有床垫(图中未画出)。所述的上框架I与下框架2之间装有伸缩式支撑9,伸缩式支撑9与电气控制盒4相连,构成上框架I倾斜角的调节结构,靠电气控制盒4控制伸缩式支撑9来调整上框架I的倾斜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特点:1.制氧机采用独立模块固定于一盒子内,整个结构螺钉连接固定于上下框之间,便于安装与拆卸;2.制氧功能通过手控盒触摸控制,操作简单,工作时间可随时控制;3.增加制氧功能对卧床病人的好处:①、对患者有辅助治疗功能、能够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患者病痛、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改善气促胸闷,消除疲劳,保持心情舒畅。本技术适用于疗养院、呼吸照顾病房、康复病房及居家照顾康复;适用患者:植物人、脊椎截瘫病人、脑受伤或中风病人、长期卧床病人等。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患者病痛;改善气促胸闷,消除疲劳,使·用效果好,是护理床上的创新,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制氧护理床,包括床架和电气控制盒(4),其特征在于,床架由上框架(I)和下框架(2)对称铰接构成,上框架(I)和下框架(2)之间固定有制氧机(3),下框架(2)上安装有电气控制盒⑷,制氧机⑶和电气控制盒⑷经导线相连,下框架⑵的床脚外侧壁上装有氧气湿化瓶(7)、氧气流量调节器(5)和氧气流量器¢),制氧机(3)与氧气流量器(6)相连通,氧气流量器(6)与氧气流量调节器(5)相连通,氧气流量调节器(5)与氧气湿化瓶(7)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四角上装有万向脚轮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⑴和下框架(2)通过一对铰链机构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I)上面放置有床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⑴与下框架⑵之间装有伸缩式支撑(9),伸缩式支撑(9)与电气控制盒(4)相连,构成上框架(I)倾斜角的调节结 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制氧护理床,可有效解决患者长期躺卧,血氧饱和度不足,容易出现气促胸闷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架和电气控制盒,床架由上框架和下框架对称铰接构成,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固定有制氧机,下框架上安装有电气控制盒,制氧机和电气控制盒经导线相连,下框架的床脚外侧壁上装有氧气湿化瓶、氧气流量调节器和氧气流量器,制氧机与氧气流量器相连通,氧气流量器与氧气流量调节器相连通,氧气流量调节器与氧气湿化瓶相连通,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患者病痛;改善气促胸闷,消除疲劳,使用效果好,是护理床上的创新。文档编号A61G7/00GK203089626SQ201320106228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运杰, 王贺举, 武高峰, 任耀帅, 徐涛 申请人:平顶山圣光美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氧护理床,包括床架和电气控制盒(4),其特征在于,床架由上框架(1)和下框架(2)对称铰接构成,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固定有制氧机(3),下框架(2)上安装有电气控制盒(4),制氧机(3)和电气控制盒(4)经导线相连,下框架(2)的床脚外侧壁上装有氧气湿化瓶(7)、氧气流量调节器(5)和氧气流量器(6),制氧机(3)与氧气流量器(6)相连通,氧气流量器(6)与氧气流量调节器(5)相连通,氧气流量调节器(5)与氧气湿化瓶(7)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运杰,王贺举,武高峰,任耀帅,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圣光美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