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614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取栓封堵器,其包括螺旋圈和输送导丝,螺旋圈后端与输送导丝固定连接,特征在于螺旋圈是由一根弹簧和一根记忆合金丝组成,螺旋圈从空间左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前侧面,在前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上平面,在上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右侧面,在右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一圈后绕向后侧面,在后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下平面,在下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与微导管内的导丝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取栓快捷、彻底、封堵效果好、使用范围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栓封堵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取栓封堵器。
技术介绍
脑卒中,俗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它包括脑血栓、脑出血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动脉硬化是其主要病因,脑出血和脑血栓为最终结果。引起脑卒中最常见的的血管病变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和硬脑膜动静脉瘘,其中:所述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主要发生在供应脑的大中动脉,长期使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在血流动力学作用下斑块可破裂、溃疡、出血、血栓形成,引起动脉闭塞及其供血区脑梗塞。目前,对于脑血管畸形闭塞多系斑块破裂导致血栓或斑块内容物脱落所引发,因病情进展快,患者预后差,对于有时间窗或治疗窗的颅内动脉急性闭塞的出料主要有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栓、动脉溶栓、机械碎栓或取栓四种,前两种药物治疗方式较大血栓或斑块内容物所致颅内血管栓塞溶栓效果差,常不能及时开通闭塞血管,目前,较为理想的取栓方式为机械取栓,而现有的取栓方式,则不容易将较小的斑块带出体外,导致取栓不彻底,如图1所示。经检索,CN201939433U公开了一种颅内血栓抓捕器的技术专利,其包括滤网,所述的滤网为橄榄形的网状结构,所述橄榄形的网状结构由多根S形的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所述S形的记忆合金丝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多根S形的记忆合金丝的相邻的两根S形的记忆合金丝的“S”形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两组成了“8”字形的结构,其优点是:通过滤网和记忆合金丝本身的特性抓捕颅内动脉中的原位血栓和拦截近心端血管病变的脱落斑块内容物,其不足是制作复杂,并且不利于取较大的血栓,只能用于抓捕血液中较小的斑块,使用范围受限。所述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 DAVFs)是海绵窦、侧窦、矢状窦等硬膜窦及其附近动静脉间的异常交通,为颅内外供血动脉与颅内静脉窦沟通,多见于成年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发生在硬脑膜的动静脉分流,其供血动脉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或椎动脉的脑膜支,血液分流入静脉窦。由于动脉血液直接流入静脉窦而导致静脉窦内血液动脉化及静脉窦内压力增高,从而使得脑静脉回流障碍甚至逆流,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代谢 障碍、血管破裂出血等病理改变。目前,对于这种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动脉内栓塞介入治疗,随着介入放射血管内治疗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DAVFs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具体方法为: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瘘的供血动脉、瘘的大小位置、引流静脉的数量及方向,然后将微导管放入供血动脉并栓塞之。这种栓塞材料通常利用弹簧圈进行栓塞,其不足是:由于弹簧圈本身的特性,使弹簧圈不能形成固定的形状,导致栓塞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取栓快捷、彻底、封堵效果好、使用范围广的取栓封堵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栓封堵器,包括输送导丝,输送导丝前部套设有标记导向环,其特征在于输送导丝前端设有螺旋圈,螺旋圈是由一根弹簧和一根记忆合金丝组成,记忆合金丝采用镍钛记忆合金丝材质,记忆合金丝穿在弹簧中,记忆合金丝一端与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输送导丝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圈从空间左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前侧面,在前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上平面,在上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右侧面,在右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一圈后绕向后侧面,在后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下平面,在下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与微导管内的导丝相连接,使螺旋圈在记忆合金丝的形状记忆下,在血管内形成空间的六维形状。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取栓快捷、彻底、封堵效果好、使用范围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输送导丝1、标记导向环2、记忆合金丝3、螺旋圈4、血栓5血管6、球囊7、输送导管8、弹簧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取栓封堵器,包括输送导丝1,输送导丝I前部套设有标记导向环2,其特征在于输送导丝I前端设有螺旋圈4,螺旋圈4是由一根弹簧9和一根记忆合金丝3组成,记忆合金丝3采用镍钛记忆合金丝材质,记忆合金丝3穿在弹簧9中,记忆合金丝3 —端与弹簧9 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输送导丝I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圈4从空间左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前侧面,在前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上平面,在上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右侧面,在右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一圈后绕向后侧面,在后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下平面,在下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与微导管内的导丝相连接,使螺旋圈4在记忆合金丝的形状记忆下,在血管6内形成空间的六维形状。实施例1:介入治疗取血栓时,取栓封堵器经由输送导管8经血管6输送到血栓5远端释放成六维螺旋圈4状,在照`影下把球囊7充盈阻止血流,回拉输送导丝1,利用六维状螺旋圈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把血栓5拉至输送导管8中,取栓结束,如果血管的内径变化较大,可以释放两个不同直径取栓封堵器,把血栓抓住并取出,达到恢复正常血流的作用。实施例2:介入治疗封堵硬脑膜动静脉瘘时,取栓封堵器由输送导管8经血管输送到动静脉瘘瘘口中释放成六维螺旋圈4状,利用六维状螺旋圈4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在螺旋圈4中可以继续填充螺旋圈4至封堵完成,动静脉间不在有血流,封堵结束。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取栓快捷、彻底、封堵效果好、使用范围广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取栓封堵器,包括输送导丝,输送导丝前部套设有标记导向环,其特征在于输送导丝前端设有螺旋圈,螺旋圈是由一根弹簧和一根记忆合金丝组成,记忆合金丝采用镍钛记忆合金丝材质,记忆合金丝穿在弹簧中,记忆合金丝一端与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输送导丝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圈从空间左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前侧面,在前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上平面,在上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右侧面,在右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一圈后绕向后侧面,在后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下平面,在下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与微导管内的导丝相连接,使螺旋圈在记忆合金丝的形状 记忆下,在血管内形成空间的六维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取栓封堵器,其包括螺旋圈和输送导丝,螺旋圈后端与输送导丝固定连接,特征在于螺旋圈是由一根弹簧和一根记忆合金丝组成,螺旋圈从空间左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前侧面,在前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上平面,在上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右侧面,在右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一圈后绕向后侧面,在后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下平面,在下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与微导管内的导丝相连接,本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取栓快捷、彻底、封堵效果好、使用范围广等优点。文档编号A61B17/22GK203089281SQ20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栓封堵器,包括输送导丝,输送导丝前部套设有标记导向环,其特征在于输送导丝前端设有螺旋圈,螺旋圈是由一根弹簧和一根记忆合金丝组成,记忆合金丝采用镍钛记忆合金丝材质,记忆合金丝穿在弹簧中,记忆合金丝一端与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输送导丝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圈从空间左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前侧面,在前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上平面,在上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右侧面,在右侧面逆时针垂直环绕一圈后绕向后侧面,在后侧面顺时针垂直环绕至少一圈后绕向下平面,在下平面顺时针水平环绕至少一圈后与微导管内的导丝相连接,使螺旋圈在记忆合金丝的形状记忆下,在血管内形成空间的六维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剑俞华沣徐光玮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维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