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热像仪成像辅助工具,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包括套于热像仪上且沿其热像方向上延展的防护罩本体,该防护罩本体上设置有防风隔热层。通过将本防护罩套设于热像仪的热像镜头上,将防护罩对准热像对象进行热成像,保证了热像仪的小范围热像环境的稳定性,提高了热成像效果,从而使得在户外热像检测的时候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热像检测技术在室外环境之下又有了可操作性,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像仪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热像仪的成像对于其热像环境要求很高,因此,一般热像仪成像都是设在一个专门的热像室,以保证周围的环境如风、温度等对热像仪的成像影响到最低,保证热像仪的准确热成像。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热像仪在室外的应用得到了局限,何况室外的热像环境更加恶劣,比如刮风、风沙、下雨等都会影响到热像仪的热成像效果,最终影响到检测结果。这导致一些本应该通过热像仪检测来获得准确病灶的病例得不到准确的热成像,只能用其它的办法来取代,降低了 病灶诊断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与热像仪组合使用,使得户外热像检测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使热像技术在室外环境下也有了可操作性,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包括套于热像仪上且沿其热像方向上延展的防护罩本体,该防护罩本体上设置有防风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防风隔热层设于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或内外表面夹层中。所述防护罩本体包含有与热像对象相适配的热像端部、与热像仪连接的连接端部、热像端部与连接端部之间的过渡部,其中,所述连接端部为一与热像仪的热像镜头相匹配的可拆卸连接头。所述热像端部为一柔性件;所述过渡部为可伸缩结构;所述防护罩本体为一喇叭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本防护罩套设于热像仪的热像镜头上,将防护罩对准热像对象进行热成像,保证了热像仪的小范围热像环境的稳定性,提高了热成像效果,从而使得在户外热像检测的时候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热像检测技术在室外环境之下又有了可操作性,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包括套于热像仪10上且沿其热像方向上延展的防护罩本体20,该防护罩本体20上设置有防风隔热层。本技术中的防风隔热层可采用分别具有防风效果的比如密度大不透风的塑料膜等和具有隔热效果的比如PVC橡胶保温板、聚乙烯泡沫塑料板等组合形成,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既能防风又能隔热的材料制成,将防风隔热层设于所述防护罩本体20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或内外表面夹层中,以保证防护罩本体20内的区域环境受风、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以提高热像仪10的热成像效果。而所述防护罩本体20包含有与热像对象相适配的热像端部201、与热像仪10连接的连接端部202、热像端部201与连接端部202之间的过渡部。具体地,所述连接端部202为一与热像仪10的热像镜头相匹配的可拆卸连接头,或者该连接端部202直接与热像仪10的本体连接并将热像镜头囊括其内。将连接端部202设置成可拆卸方式能方便产品的携带,该可拆卸方式可以是将本防护罩直接套接在热像仪10上,或者通过弹性缩口套于热像仪10上,又或者通过夹持的方式夹持在热像仪10上等均可。而所述热像端部201为一柔性件,比如采用防风隔热性能好的 柔性棉等制成,比如在检测患者腿部时,将该热像端部贴于腿部相应位置,通过柔性件使得本防护罩能有与患部保持良好的接触,使得防护罩内的成像环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更加稳定,提高热成像效果。所述过渡部为可伸缩结构,比如类似蛇管结构,使得本防护罩可以根据热像仪热像范围进行调整,提高本防护罩的适应度。如本图例中,所述防护罩本体20为一喇叭状结构。其小口端为连接端部202与热像仪10连接,大口端为热像端部201与热像对象接触即可进行热像仪的热像操作。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于热像仪(10)上且沿其热像方向上延展的防护罩本体(20),该防护罩本体(20)上设置有防风隔热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隔热层设于所述防护罩本体(20)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或内外表面夹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本体(20)包含有与热像对象相适配的热像端部(201)、与热像仪(10)连接的连接端部(202),热像端部(201)与连接端部(202)之间的过渡部,其中,所述连接端部(202)为一与热像仪(10)的热像镜头相匹配的可拆卸连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像端部(201)为一柔性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为可伸缩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本体(20)为一喇叭状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热像仪成像辅助工具,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包括套于热像仪上且沿其热像方向上延展的防护罩本体,该防护罩本体上设置有防风隔热层。通过将本防护罩套设于热像仪的热像镜头上,将防护罩对准热像对象进行热成像,保证了热像仪的小范围热像环境的稳定性,提高了热成像效果,从而使得在户外热像检测的时候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热像检测技术在室外环境之下又有了可操作性,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文档编号A61B5/00GK203089080SQ20132002827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吴士明, 张传富, 吴寒寅, 徐晓莉 申请人:重庆红外疼痛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热像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于热像仪(10)上且沿其热像方向上延展的防护罩本体(20),该防护罩本体(20)上设置有防风隔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士明,张传富,吴寒寅,徐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红外疼痛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