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剑云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511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椅,该折叠椅的扶手组件还包括扶手支座和扶手支杆,其中扶手支座固定在扶手管下端管面上,扶手支座上设有扶手导向轴和导向轴堵;前腿杆上端为背靠端,下端为支撑端,下端装有滑套、挡套,后腿杆上安装有塑卡,座杆组件的座杆上安装有U型卡子;另外该折叠椅上还设有前十字杆和后十字杆,前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上的挡套和座杆上的U型卡子,后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背靠端与后腿杆下端。该折叠椅联动性更好,收合方便、简单省力,收合后体积更小,并且使用时受力更加均匀,稳定性更强,座面坚挺,延长了椅子的使用寿命;设置插扣,可以随时将杯圈插上或者拆下,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休闲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折叠椅,在人坐上去后往往兜在里面,很不舒适,影响人的休息。另外大多数折叠椅的设计也不尽如人意,受力时支撑等结构的联动性不强,支撑角度不合理,造成椅子受力不均匀,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等缺点。除此之外,因折叠椅的一体式联动设计不理想,固定管件过多,造成折叠后体积不能达到最小,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携带。而且,大多数折叠椅的流线型设计水平不高,外观显得不美观、档次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折叠椅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式设计更加合理的折叠椅。该折叠椅使用时受力更加均匀,稳定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固定管件少,折叠后体积更小;坐面坚挺,即使人长时间的坐在上面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折叠椅,包括扶手组件、前腿杆组件,座杆组件,后腿杆组件。其中扶手组件包括扶手管,前腿杆组件包括前腿杆,后腿杆组件包括后腿杆,扶手组件与前腿杆组件连接,后腿杆组件与座杆组件连接。另外,扶手组件还包括扶手支座和扶手支杆,其中扶手支座固定在扶手管下端管面上,扶手支座上设有扶手导向轴和导向轴堵;前腿杆上端为背靠端,下端为支撑端,下端装有滑套、挡套,后腿杆上安装有塑卡,座杆组件的座杆上安装有U型卡子。另外该折叠椅上还设有前十字杆和后十字杆,前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上的挡套和座杆上的U型卡子,后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背靠端与后腿杆下端。其中所述的扶手管上套有扶手发泡和扶手包布,前后两端套有内堵,扶手支杆两端分别连接扶手支座和滑套。其中所述的座杆上的U型卡子外端与扶手支杆连接,U型卡子内端与前十字杆通过Y绞架连接。其中所述的前腿杆、后腿杆底部安装前、后脚,前腿杆中部与后腿杆塑卡下端通过拉条连接。其中所述的前腿杆上端的靠背与座杆前端的座杆上套有座面布,椅子两侧的座面布上设有插扣。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支撑结构为十字交叉杆设计,前后十字交叉杆将椅子的左右部分连接在一起,也将扶手组件、前腿杆组件,座杆组件,后腿杆组件支撑起来,当椅子收合时,扶手导向轴在扶手支座内滑动,带动扶手支杆运动,扶手支杆沿扶手支座向后移动,扶手支杆带动滑套沿前腿杆向上移动,拉条联动后腿杆组件同时向前腿杆组件方向移动,前后交叉杆收合到位后,滑套移动到相应 的位置,扶手支杆在扶手支座内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扶手管与前腿杆上端套布位置接触,前后脚也彼此接触,此时产品收合到位,收合后体积很小,展开时同理。联动性更好,收合方便、简单省力,收合后体积更小。并且使用时受力更加均匀,稳定性更强,座面坚挺,延长了椅子的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中的座面两侧设置插扣,可以随时将杯圈插上或者拆下,使用该折叠椅时,可以随时将水杯或者饮料瓶放入杯圈内,也可以将杯圈随便互换到任何一端,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折叠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5为扶手支杆、6为前十字杆、7为后十字杆、8为U型卡子、9为拉条、10为扶手支座、11扶手导向轴、13为滑套、14为挡套、15为前脚、16为后脚、17为塑卡、18为Y绞架、19为内堵、20为座面、21为插扣、22为杯圈、23为扶手发泡及包布。图2为本技术折叠椅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前腿杆、2为后腿杆、3为扶手管、4为座杆、5为扶手支杆、6为前十字杆、7为后十字杆、8为U型卡子、9为拉条、10为扶手支座、11为扶手导向轴、12为扶手导向轴堵、13为滑套、14为挡套、15为前脚、16为后脚、17为塑卡、19为内堵。图3为本技术的扶手支座与扶手导向轴和扶手导向轴堵连接示意图,其中10为扶手支座、11为扶手导向轴、12为扶手导向轴堵。图4为本技术的扶手组件连接关系的剖面图,其中3为扶手管、23为扶手发泡及包布、10为扶手支座、11为扶手导向轴、12为扶手导向轴堵、5为扶手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折叠椅,包括扶手组件、前腿杆组件,座杆组件,后腿杆组件,其中扶手组件包括扶手管3,前腿杆组件包括前腿杆1,后腿杆组件包括后腿杆2,另外扶手组件还包括扶手支座10和扶手支杆5,其中扶手支座10固定在扶手管3下端管面上,扶手支座10上设有扶手导向轴11和导向轴堵12 ;前腿杆I上端为背靠端,下端为支撑端,下端装有滑套13、挡套14,后腿杆2上安装有塑卡17,座杆组件的座杆4上安装有U型卡子8 ;另外该折叠椅上还设有前十字杆6和后十字杆7,前十字杆6通过Y绞架18分别连接前腿杆I上的挡套14和座杆4上的U型卡子8,后十字杆7通过Y绞架18分别连接前腿杆I背靠端与后腿杆2下端。其中所述的扶手管3上套有扶手发泡和扶手包布23,前后两端套有内堵19,扶手支杆5两端分别连接扶手支座10和滑套13。其中所述的座杆4上的U型卡子8外端与扶手支杆5连接,U型卡子8内端与前十字杆6通过Y绞架18连接,座面20的座杆端两侧插扣21上安装有杯圈22。其中所述的前腿杆1、后腿杆2底部安装前脚15、后脚16,前腿杆I中部与连接后腿杆2的塑卡17下端通过拉条9连接。其中所述的前腿杆I后端靠背杆与座杆4前端座杆上套有座面布20,椅子两侧的座面布20上设有插扣21。本实施例中椅子收合后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强、受力更均匀、座面坚挺不凹陷、流线型优美、更加简洁大方。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椅,包括扶手组件、前腿杆组件,座杆组件,后腿杆组件,其中扶手组件包括扶手管,前腿杆组件包括前腿杆,后腿杆组件包括后腿杆,扶手组件还包括扶手支座和扶手支杆,其特征在于:扶手支座固定在扶手管下端管面上,扶手支座上设有扶手导向轴和导向轴堵;前腿杆上端为背靠端,下端为支撑端,下端装有滑套、挡套,后腿杆上安装有塑卡,座杆组件的座杆上安装有U型卡子;另外该折叠椅上还设有前十字杆和后十字杆,前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上的挡套和座杆上的U型卡子,后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背靠端与后腿杆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其中扶手管上套有扶手发泡和扶手包布,前后两端套有内堵,扶手支杆两端分别连接扶手支座和滑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座杆上的U型卡子外端与扶手支杆连接,U型卡子内端与前十字杆通过Y绞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前腿杆、后腿杆底部安装前、后脚,前腿杆中部与后腿杆塑卡下端通过拉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前腿杆后端靠背杆与座杆前端座杆上套有座面布 ,椅子两侧的座面布上设有插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椅,该折叠椅的扶手组件还包括扶手支座和扶手支杆,其中扶手支座固定在扶手管下端管面上,扶手支座上设有扶手导向轴和导向轴堵;前腿杆上端为背靠端,下端为支撑端,下端装有滑套、挡套,后腿杆上安装有塑卡,座杆组件的座杆上安装有U型卡子;另外该折叠椅上还设有前十字杆和后十字杆,前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上的挡套和座杆上的U型卡子,后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背靠端与后腿杆下端。该折叠椅联动性更好,收合方便、简单省力,收合后体积更小,并且使用时受力更加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椅,包括扶手组件、前腿杆组件,座杆组件,后腿杆组件,其中扶手组件包括扶手管,前腿杆组件包括前腿杆,后腿杆组件包括后腿杆,扶手组件还包括扶手支座和扶手支杆,其特征在于:扶手支座固定在扶手管下端管面上,扶手支座上设有扶手导向轴和导向轴堵;前腿杆上端为背靠端,下端为支撑端,下端装有滑套、挡套,后腿杆上安装有塑卡,座杆组件的座杆上安装有U型卡子;另外该折叠椅上还设有前十字杆和后十字杆,前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上的挡套和座杆上的U型卡子,后十字杆通过Y绞架分别连接前腿杆背靠端与后腿杆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剑云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高剑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