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止机构,用于椅背可调躺椅中椅背与椅座的相对锁止操作,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椅背可调躺椅的扶手(5)内侧,具有锁止标识(31)和解锁标识(32)中的至少一个标识的标识部(3);与所述标识部(3)转动配合,用于指示标识的指针(2);用于设置于所述扶手(5)外侧,对所述椅背与所述椅座的锁止状态及解锁状态进行切换的扳手(1),所述扳手(1)与所述标识部(3)和所述指针(2)中的一个部件固定连接,另一个部件用于与所述扶手(5)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锁止机构,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观察锁止机构的状态,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及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锁止机构的椅背可调躺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椅子
,尤其涉及一种椅背可调躺椅及其锁止机构。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椅背可调躺椅通过其椅背角度可调节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其舒适性较高。椅背可调躺椅主要包括躺椅本体及用于锁止椅背与椅座之间的角度变化的锁止机构。在需要调节椅背角度时,将锁止机构设置为解锁状态,调整椅背角度,再将锁止机构设置为锁止状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椅背活动影响使用。为了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锁止机构的扳手一般设置于躺椅的扶手外侧,这使得用户不易观察锁止机构的状态,易在解锁状态下使用椅背而造成椅背角度变动的情况,存在使用安全隐患。有鉴于此,如何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观察锁止机构的状态,已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止机构,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观察锁止机构的状态。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锁止机构的椅背可调躺椅。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止机构,·用于椅背可调躺椅中椅背与椅座的相对锁止操作,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椅背可调躺椅的扶手内侧,具有锁止标识和解锁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标识的标识部;与所述标识部转动配合,用于指示标识的指针;用于设置于所述扶手外侧,对所述椅背与所述椅座的锁止状态及解锁状态进行切换的扳手,所述扳手与所述标识部和所述指针中的一个部件固定连接,另一个部件用于与所述扶手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指针与所述扳手固定连接,所述标识部用于与所述扶手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标识部具有所述锁止标识和所述解锁标识。优选地,所述标识部为圆柱标识部;所述指针为与所述标识部同轴转动的圆盘指针;所述指针上设置有指示开口。优选地,所述锁止标识和所述解锁标识均为内凹标识。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扳手固定连接的棱柱;所述指针具有与所述棱柱配合的连接孔。优选地,所述棱柱为六棱柱。优选地,所述指针与所述棱柱通过与所述棱柱同轴布置的螺钉固定。优选地,所述标识部为塑料标识部;所述指针为塑料指针。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椅背可调躺椅,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锁止机构,通过设置于扶手的外侧的扳手的转动完成椅背与椅座的相对锁止或解锁的操作,标识部设置于扶手内侧,标识部与指针中的一个部件与扳手固定连接,另一个部件与椅子本体固定连接。通过扳手转动,使标识部与指针相对转动,完成指针对标识部上的锁止标识和解锁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标识的指示,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观察锁止机构的状态,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及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椅背可调躺椅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由于上述锁止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锁止机构的椅背可调躺椅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椅背可调躺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的锁止示意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的解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其中,图1-图4中:扳手1、棱柱11、指针2、指示开口 21、标识部3、锁止标识31、解锁标识32、螺钉4、扶手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锁止机构,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观察锁止机构的状态。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锁止机构的椅背可调躺椅。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椅背可调躺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的锁止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的解锁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的爆炸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止机构,用于椅背可调躺椅中椅背与椅座的相对锁止操作,包括:用于设置于椅背可调躺椅的扶手5内侧,具有锁止标识31和解锁标识32中的至少一个标识的标识部3 ;与标识部3转动配合,用于指示标识的指针2 ;用于设置于扶手5外侧,对椅背与椅座的锁止状态及解锁状态进行切换的扳手1,扳手I与标识部3和指针2中的一个部件固定连接,另一个部件用于与扶手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通过设置于扶手5的外侧的扳手I的转动完成椅背与椅座的相对锁止或解锁的操作,标识部3设置于扶手5内侧,标识部3与指针2中的一个部件与扳手I固定连接,另一个部件与椅子本体固定连接。通过扳手转动,使标识部与指针相对转动,完成指针2对标识部3上的锁止标识31和解锁标识32中的至少一个标识的指示,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观察锁止机构的状态,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及安全性。其中,图1中A部分为锁止机构,图2、图3即图1中A部分不同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A部分的爆炸图。上述扶手5的外侧为椅背可调躺椅上两个扶手5相对远离的一侧,扶手5的内侧为椅背可调躺椅上两个扶手5相对靠近的一侧。椅背可调躺椅处于锁止状态时,椅子的椅背与椅座固定不动;椅背可调躺椅处于解锁状态时,椅子的椅背与椅座可以相互转动。优选地,将指针2与扳手I固定连接,标识部3用于与扶手5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标识部3具有锁止标识31和解锁标识32。调节扳手1,在椅背可调躺椅处于锁止状态时,指针2指示锁止标识31 ;在椅背可调躺椅处于解锁状态时,指针2指示解锁标识32。如图2和图3所示,标识部3为圆柱标识部;指针2为与标识部3同轴转动的圆盘指针;指针2上设置有指示开口 21。指针2与标识部3同轴布置且相对转动;指针2上设置有指示开口 21,通过调整指针2使得标识部3上的锁止标识31或解锁标识32进入指示开口 21内,以达到指示作用。也可以将指针2设置 为箭头指针,通过其箭头部分与锁止标识31或解锁标识32对齐达到指示作用。 优选地,锁止标识31和解锁标识32均为内凹标识。通过将锁止标识31和解锁标识32均设置为内凹标识,有效避免了指针2相对于标识部3同轴转动的过程中与标识发生相互干涉。也可将锁止标识31和解锁标识32设置平面画标识或者设置于指针2的外部,在此不再--介绍。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与扳手I固定连接的棱柱11,指针2具有与棱柱11配合的连接孔。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指针2与棱柱11的配合连接达到两者的周向固定,在扳手I转动时棱柱11同步转动,进而使得指针2与扳手I同步转动。优选地,棱柱11为六棱柱,指针2上的连接孔为与棱柱11配合的六边孔。也可以在指针2上设置棱柱,在扳手I上设置与棱柱配合的连接孔。为了提高指针2与棱柱11的连接稳定性,指针2与棱柱11通过与棱柱11同轴布置的螺钉4固定。在棱柱11靠近指针2的一端设置螺纹孔,螺钉4穿过指针2上设置的连接孔并与棱柱11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完成指针2与棱柱11的固定,避免两者在轴向上的移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止机构,用于椅背可调躺椅中椅背与椅座的相对锁止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椅背可调躺椅的扶手(5)内侧,具有锁止标识(31)和解锁标识(32)中的至少一个标识的标识部(3);与所述标识部(3)转动配合,用于指示标识的指针(2);用于设置于所述扶手(5)外侧,对所述椅背与所述椅座的锁止状态及解锁状态进行切换的扳手(1),所述扳手(1)与所述标识部(3)和所述指针(2)中的一个部件固定连接,另一个部件用于与所述扶手(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怡,俞临兵,李小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