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健专利>正文

一种一体化智能茶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495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台,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智能茶台。该茶台包括操作台面、主体框架、柜体封板、收纳系统和水处理系统,所述操作台面位于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底部设有底板,所述柜体封板和主体框架活动连接,所述柜体封板包括第一柜体封板、第二柜体封板、第三柜体封板和第四柜体封板,依次分别位于茶台的四个侧面形成柜体内腔,所述收纳系统和所述水处理系统位于柜体内腔中,这样的茶台结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集茶叶收纳、茶泉储备、茶具存放、净水上引、烧煮开水、茶杯消毒、茶道操作、围坐品茗和废水回收于一体,空间紧凑,专业舒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台,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智能茶台
技术介绍
品茶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茶道在近些年更是比较流行,因而对茶台的多功能化、智能化要求也是目前品茶文化发展的必然,然而市场的现有的茶台普遍存在的以下问题:整个茶台结构和功能单一,台面多为单一的平面,不小心洒落的水不便清理,茶叶、茶具和清洁用具等需要放在茶台外的家具中取用不便,没有设置柜体封板或者柜体封板开合不便,虽有一些茶台设置了自动饮水系统,但是结构不够优化紧凑,占用空间大并且没有实现智能控制,不同厂家的产品仅针对茶艺的某个环节,没有整体解决茶艺生活问题的厂家和女口广叩ο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智能茶台。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茶叶收纳、茶泉储备、茶具存放、净水上引和废水回收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智能茶台。(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智能茶台,其包括操作台面、主体框架、柜体封板、收纳系统和水处理系统,所述操作台面位于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底部设有底板,所述柜体封板和主体框架活动连接,所述柜体封板包括第一柜体封板、第二柜体封板、第三柜体封板和第四柜体封板,依次分别位于茶台的四个侧面并形成柜体内腔,所述收纳系统和所述水处理系统位于柜体内腔中。其中,所述收纳系统包括抽屉、置物篮和/或挂杆,所述抽屉设置于柜体内腔中靠近第一柜体封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柜体封板、第二柜体封板、第三柜体封板和第四柜体封板的内侧分别设置置物篮或者挂杆。其中,所述抽屉包括上层抽屉和下层抽屉,所述上层抽屉的底部设有托底滑轨,所述托底滑轨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上,所述下层抽屉的底部设有自反弹托底滑轨,所述自反弹托底滑轨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上,所述下层抽屉前端面与所述第一柜体封板固定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柜体封板、所述第三柜体封板和所述第四柜体封板的底部分别通过一铰链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第二柜体封板、所述第三柜体封板和所述第四柜体封板的侧边分别通过拉杆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柜体封板的上部通过自反弹件与所述主体框架卡接。其中,所述操作台面的中心为一凹部,所述凹部包括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所述第一凹面低于第二凹面,第一凹面上靠近第二凹面的边缘设有一导流槽。其中,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水龙头、上水器和净水桶,所述水龙头设置在操作台面上,所述上水器固定安装在操作台面的底部,所述净水桶设置于柜体内腔中靠近第三柜体封板的一侧,所述上水器外接电源。其中,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水盂和水位警示器,所述水位警示器设置在废水盂的侧壁上,所述废水盂设置于柜体内腔中靠近第三柜体封板的一侧,在所述导流槽的一端设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和废水盂通过导水软管连接。其中,所述茶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凹面上的第一电磁炉和第二电磁炉,在第一电磁炉上放置消毒壶,在第二电磁炉上放置煮水壶,所述第一电磁炉和第二电磁炉均外接电源。其中,所述茶台还包括电器控制系统,所述电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在所述操作台面上,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总开关、第一电磁炉开关、第二电磁炉开关和上水器开关,所述电源总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磁炉、第二电磁炉和上水器相连,所述第一电磁炉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磁炉相连,所述第二电磁炉开关与所述第二电磁炉相连,所述上水器开关与所述上水器相连。(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操作台面位于主体框架上,四个柜体封板分别位于茶台的四个侧面并分别和主体框架活动连接,形成柜体内腔,在柜体内腔中设置了收纳系统和水处理系统,所述收纳系统可以容纳茶叶、茶具和清洁用具,所述水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净水上引和废水回收,这样的茶台结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集茶叶收纳、茶泉储备、茶具存放、净水上引、茶道操作、围坐品茗和废水回收于一体,空间紧凑,专业舒适。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化智能茶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化智能茶台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化智能茶台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茶台的A-A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化智能茶台的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化智能茶台的柜体封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化智能茶台的收纳系统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化智能茶台的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化智能茶台的电器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台面;2:主体框架;3:柜体封板;4:收纳系统;5:水处理系统;6:电器控制系统;101:第一凹面;102:第二凹面;103:第一电磁炉;104:第二电磁炉;201:底板;301:第一柜体封板;302:第二柜体封板;303:第三柜体封板;304:第四柜体封板;401:抽屉;402:置物篮;403:挂杆;501:水龙头;502:上水器;503:净水桶;504:废水盂;505:导流槽;506:导水孔;507:水位警不器;601:电源总开关;602:第一电磁炉开关;603:第二电磁炉开关;604:上水器开关;605:电源转接口 ;701:铰链;702:拉杆;703:自反弹件;4011:上层抽屉;4012:下层抽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一体化智能茶台包括操作台面1、主体框架2、柜体封板3、收纳系统4和水处理系统5,所述操作台面I位于主体框架2上,主体框架2底部设有底板201,柜体封板3和主体框架2活动连接,所述柜体封板3包括第一柜体封板301、第二柜体封板302、第三柜体封板303和第四柜体封板304,依次分别位于茶台的四个侧面形成柜体内腔,收纳系统4和水处理系统5位于柜体内腔中。所述收纳系统包括抽屉401,所述抽屉401设置于柜体内腔中靠近第一柜体封板301的内侧,优选地,所述收纳系统中还可以设置有置物篮402或者挂杆403,所述第一柜体封板301、第二柜体封板302和第四柜体封板304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置物篮402、第三柜体封板303的内侧设置有挂杆403。 所述茶台集柜体封板3、收纳系统4和水处理系统5为一体,具有多种功能,智能方便,特别是收纳系统中设置了抽屉401、置物栏402和挂杆403,可以放置茶叶、茶具和清洁用具,方便卫生。如图5所示,所述主体框架2采用上大下小的方斗式框体,顶部为“回”字形方框,底部为“口”字形方框并设置有底板201,底板201上用于放置水处理系统。优选地,柜体内腔中靠近第一柜体封板301的内侧可设置双层抽屉,分别为上层抽屉4011和下层抽屉4012,上层抽屉4011的底部设有阻尼托底滑轨,该阻尼托底滑轨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2上,下层抽屉4012的底部设有自反弹阻尼托底滑轨,自反弹阻尼托底滑轨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2上,所述下层抽屉4012前端面与所述第一柜体封板301固定相连,这样当第一柜体封板的打开时,下层抽屉也随着同时打开。如图4所示,第二柜体封板302、第三柜体封板303和第四柜体封板304通过铰链701、拉杆702及自反弹件703与所述主体框架2连接,具体来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智能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面(1)、主体框架(2)、柜体封板(3)、收纳系统(4)和水处理系统(5),所述操作台面(1)位于主体框架(2)上,所述主体框架(2)底部设有底板(201),所述柜体封板(3)和主体框架(2)活动连接,所述柜体封板(3)包括第一柜体封板(301)、第二柜体封板(302)、第三柜体封板(303)和第四柜体封板(304),依次分别位于茶台的四个侧面并形成柜体内腔,所述收纳系统(4)和所述水处理系统(5)位于柜体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夏佳
申请(专利权)人:李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