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旋转盖带,其连接带与第二环形圈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连接带与第一环形圈分体设置,在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两相对设置的铰接头,在第一环形圈的下端面上设有铰接套,铰接套的对应两端分别设有与铰接头适配的铰接孔,可通过铰接头插入对应的铰接孔中,使连接带与第一环形圈铰接;铰接头可在铰接孔中旋转,从而连接带可相对第一环形圈旋转,而连接带可通过第二环形圈与防尘盖连接固定,从而连接带可带动防尘盖一起旋转,这样在开启防尘盖后就可将防尘盖向下方翻转,避免防尘盖遮挡视线,大大提高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户外饮水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户外饮水用具上的用于连接防尘盖的盖带。
技术介绍
户外饮水用具一般有户外饮水杯和户外饮水袋,其具有饮水方便,密封性强等特点,是户外爱好者的基本配置。户外饮水用具一般包括饮水嘴和盖设在饮水嘴上的防尘盖,为方便使用,现有的户外饮水用具上的防尘盖均通过一盖带与户外饮水用具的盛水容器本体(如水杯本体、水袋本体)连接。现有的盖带一般由用于固定在盛水容器本体上的第一环形圈、用于固定在防尘盖上的第二环形圈以及连接在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之间的连接带组成,由于第一环形圈、第二环形圈和连接带之间是一体制造成型,连接带不能旋转至第一环形圈的下方,这样,在防尘盖开启后喝水时,防尘盖会碰到脸部;如在骑行过程中使用的话,防尘盖会挡住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饮水用具上用于连接防尘盖的可旋转盖带,旨在实现盖带上的连接带相对第一环形圈的位置可旋转,从而在开启防尘盖后可将防尘盖向下方翻转,避免防尘盖遮挡视线,提高安全性。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旋转盖带,包括用于固定在盛水容器本体上的第一环形圈、用于固定在防尘盖上的第二环形圈以及连接在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之间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二环形圈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环形圈分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两相对设置 的铰接头,在所述第一环形圈的下端面上设有铰接套,所述铰接套的对应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铰接头适配的铰接孔,通过所述铰接头插入对应的所述铰接孔中,使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环形圈铰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带的端部呈“Y”形,两所述铰接头横向相对设置在所述端部的两内侧壁。优选地,所述铰接头由设于前端的固定头和设于后端的圆柱形铰接轴组成,所述固定头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铰接轴的横截面积,也大于所述铰接孔的横截面积;所述固定头的中部设有一从所述固定头的底部向上开口形成的“V”槽。优选地,所述铰接套与所述第一环形圈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本技术可旋转盖带的连接带与第二环形圈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连接带与第一环形圈分体设置,在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两相对设置的铰接头,在第一环形圈的下端面上设有铰接套,铰接套的对应两端分别设有与铰接头适配的铰接孔,可通过铰接头插入对应的铰接孔中,使连接带与第一环形圈铰接;铰接头可在铰接孔中旋转,从而连接带可相对第一环形圈旋转,而连接带可通过第二环形圈与防尘盖连接固定,从而连接带可带动防尘盖一起旋转,这样在开启防尘盖后就可将防尘盖向下方翻转,避免防尘盖遮挡视线,大大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旋转盖带的一实施例中可旋转盖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带有可旋转盖带的户外饮水杯的结构分解图;图4为带有可旋转盖带的户外饮水杯开启防尘盖并向饮水杯体下方翻转后的主视图;图5为带有可旋转盖带的户外饮水杯盖上防尘盖时的主视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和图2,提出本技术的可旋转盖带的一实施例,该可旋转盖带用于户外饮水用具上,包括用于固定在盛水容器本体上的第一环形圈30、用于固定在防尘盖上的第二环形圈10以及连接在第一环形圈30和第二环形圈10之间的连接带20。该连接带20与第二环形圈10连接,连接带20与第二环形圈10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连接带20与第一环形圈30分体设置。在连接带20的端部200设有两相对设置的铰接头,连接带20的端部200呈“Y”形,两铰接头分别横向相对设置在端部200的两内侧壁。在第一环形圈30的下端面上设有铰接套300,铰接套300与第一环形圈30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该铰接套300呈半圆柱状,其长度与连接带20 “Y”形端部200的两内侧壁之间的距离适配,在铰接套300的对应两端分别设有与铰接头适配的铰接孔301,两铰接孔301的位置相对,且相隔一定距离,两铰接头可同时插入对应的铰接孔301中。铰接头由设于前端的固定头202和设于后端的圆柱形铰接轴201组成,铰接轴201与铰接孔301适配;固定头202的横截面积大于铰接轴201的横截面积,也大于铰接孔301的横截面积;固定头202的中部设有一从固定头202的底部向上开口形成的“V”槽203,由于连接带20由塑胶材料制成,具有弹性,从而可通过挤压固定头202,使开口 “V”槽203闭合,从而使固定头202的横截面积缩小,固定头202的横截面积缩小后便插入铰接孔301中,并从铰接孔301中伸出;固定头202从铰接孔301中伸出后,其后的铰接轴201置于铰接孔301中,固定头202因外力撤销而恢复原样,从而因固定头202的横截面积大于铰接孔301的横截面积而不易从铰接孔301中脱出,使铰接轴201固定在铰接孔301中,从而完成连接带20与第一环形圈30的铰接。连接带20与第一环形圈30铰接,铰接轴201可在铰接孔301中旋转,从而连接带20可相对第一环形圈30旋转,而连接带20可通过第二环形圈10与防尘盖连接固定,从而连接带20可带动防尘盖一起旋转,这样在开启防尘盖后就可将防尘盖向下方翻转,避免防尘盖遮挡视线,大大提高安全性。如图3至5所示,为本技术可旋转盖带与防尘盖3连接,用于户外饮水杯上,使用时,开启防尘盖3,将防尘盖3通过可旋转盖带向饮水杯体I下方翻转,再直接通过饮水嘴2喝水,安全、方便。图3为带有可旋转盖带的户外饮水杯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带有可旋转盖带的户外饮水杯盖上防尘盖3时的主视图;图4为带有可旋转盖带的户外饮水杯开启防尘盖3并向饮水杯体I下方翻转后的主视图。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 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盖带,包括用于固定在盛水容器本体上的第一环形圈、用于固定在防尘盖上的第二环形圈以及连接在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之间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二环形圈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环形圈分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两相对设置的铰接头,在所述第一环形圈的下端面上设有铰接套,所述铰接套的对应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铰接头适配的铰接孔,通过所述铰接头插入对应的所述铰接孔中,使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环形圈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端部呈“Y”形,两所述铰接头横向相对设置在所述端部的两内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由设于前端的固定头和设于后端的圆柱形铰接轴组成,所述固定头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铰接轴的横截面积,也大于所述铰接孔的横截面积;所述固定头的中部设有一从所述固定头的底部向上开口形成的“V”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旋转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套与所述第一环形圈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可旋转盖带,其连接带与第二环形圈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连接带与第一环形圈分体设置,在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两相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旋转盖带,包括用于固定在盛水容器本体上的第一环形圈、用于固定在防尘盖上的第二环形圈以及连接在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之间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二环形圈为塑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型,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环形圈分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两相对设置的铰接头,在所述第一环形圈的下端面上设有铰接套,所述铰接套的对应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铰接头适配的铰接孔,通过所述铰接头插入对应的所述铰接孔中,使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环形圈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海峰,连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喜玛拉雅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