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它由提手和储运装置本体组成,提手位于储运装置本体的顶端,与储运装置本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储运装置本体由密封扣、储鱼舱、搁板、制氧舱和控制阀组成;密封扣为双排压合封条,位于提手的下方、储鱼舱的顶端,储鱼舱两壁通过密封扣压合在一起,使储鱼舱处于密封状态;搁板把储运装置本体上下分隔为储鱼舱和制氧舱,搁板与储鱼舱壁和制氧舱壁经高压成型连接为一体,搁板承担鱼体的重量;搁板的一端具有控制阀,控制阀为塞式封闭阀门,控制阀打开时连通制氧舱和储鱼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运输鱼类在较长时间内存活,可手提,携带方便,运输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鱼类活体运输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鲆鲽鱼在运输过程中存活,目前鲆鲽鱼运输都采用活鱼车或者塑料袋真空包装的方式。活鱼车运输可用于大批量商品鱼的运输,运输过程中需不间断充入纯氧或者采用空气泵增氧的方式保证商品鱼成活。同时,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需在途中经常检查鱼的情况以确保商品鱼无恙。塑料袋打包充氧运输方式需使用泡沫塑料箱等外包装,体积相对较大,携带不方便,且运输途中不便于直观了解鲆鲽鱼的存活情况。另外,目前的活鱼运输方式用于展示和礼品馈赠时不美观。在科学试验过程中,需经常从养殖场带活鱼回实验室从事试验研究,也迫切需要有一种便携式的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可用于半滑舌鳎、牙鲆、大菱鲆、星鲽等鲆鲽鱼的短期保活运输。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它由提手和储运装置本体组成,提手位于储运装置本体的顶端,与储运装置本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储运装置本体由密封扣、储鱼舱、搁板、制氧舱和控制阀组成;密封扣为双排压合封条,位于提手的下方、储鱼舱的顶端,储鱼舱两壁通过密封扣压合在一起,使储鱼舱处于密封状态;储鱼舱整体为三棱形结构,与密封扣、搁板和控制阀组成一个封闭空间,作为鲆鲽鱼的存储空间;搁板把储运装置本体上下分隔为储鱼舱和制氧·舱,搁板与储鱼舱壁和制氧舱壁经高压成型连接为一体,搁板承担鱼体的重量;搁板的一端具有控制阀,控制阀为塞式封闭阀门,控制阀打开时连通制氧舱和储鱼舱。进一步,所述的鲆鲽鱼类活体短期储运的装置长40cm,宽20cm,高35cm。进一步,所述的提手、密封扣、储鱼舱为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材质,厚度为1.5_。进一步,所述的搁板、控制阀、制氧舱为聚乙烯材质。本技术的原理:本装置根据鲆鲽鱼身体侧扁的结构特点设计,设置搁板的宽度与鲆鲽鱼体宽度基本一致,可保证鲆鲽鱼储运过程中静卧而不剧烈反应;密封扣可保证储鱼舱内氧气不泄露;储鱼舱作为鲆鲽鱼储藏空间,可保证鲆鲽鱼不受空间胁迫,同时便于观察鱼的状态;控制阀采用充气器具上常用的塞式设计,使用时可拔掉塞子,不使用时将塞子塞上;制氧舱内在使用前预先放置市场销售的粉末状或颗粒状制氧剂,使用时打开控制阀,使得储鱼舱内水进入制氧舱与制氧剂反应制氧,并通过控制阀与储鱼舱内水体联通,保证整个储运水体内的氧气供应。提手便于人工提取带有鲆鲽鱼的装置,特别是在产品展示、礼品馈赠或者科学试验取样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为聚丙烯和聚乙烯混合材质,可保障柔韧性和透明度,方便及时地观察鱼的存活情况,且材料安全无毒,携带方便,可手提,运输安全,装置不易破损,可反复使用。本技术通过隔板把储运装置上下分隔成储鱼舱和制氧舱,并且在隔板上设置一控制阀,打开控制阀可使储鱼舱内水进入下方制氧舱,并与制氧舱内制氧剂反应产生氧气并通过控制阀进入储鱼舱,从而对储鱼舱提供充足的氧气,可保证运输鱼类在较长时间内存活。本技术可在装置表面印制不同鲆鲽鱼的图案、产品商标及企业logo铭牌等信息,用于活体储运、活鱼展示、礼品包装等多种用途。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提手;2、密封扣;3、储鱼舱;4、搁板;5、制氧舱;6、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如图1所示,它的结构是由提手(I)和储运装置本体组成,提手位于储运装置本体的顶端,与储运装置本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储运装置本体由密封扣⑵、储鱼舱(3)、搁板(4)、制氧舱(5)和控制阀(6)组成,密封扣为双排压合封条,位于提手的下方、储鱼舱的顶端,储鱼舱两壁通过密封扣压合在一起,使储鱼舱处于密封状态;储鱼舱整体为三棱形结构,与密封扣、搁板和控制阀组成一个封闭空间,作为鲆`鲽鱼的存储空间;搁板把储运装置本体上下分隔为储鱼舱和制氧舱,搁板与储鱼舱壁和制氧舱壁经高压成型连接为一体,搁板承担鱼体的重量;搁板的一端具有控制阀,控制阀为塞式封闭阀门,控制阀打开时连通制氧舱和储鱼舱。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整体是用聚丙烯和聚乙烯混合材料制成,规格:40 X 20 X 35cm,可广泛适用于鲆鲽鱼成鱼的活体短期储运。提手(I)是使用聚乙烯塑料,可方便手提;密封扣(2)是使用聚丙烯材质,使用双排压合结构,可防止鱼跃出并保障运输过程中储鱼舱内水和氧气的不泄露;储鱼舱(3)使用聚丙烯和聚乙烯混合材质,透明,厚度为1.5mm,此空间主要是鱼和水的存储空间,方便直接观察舱内鱼的存活情况;搁板(4)使用聚乙烯材质,作为舱内鱼的栖息板;制氧舱(5)使用聚乙烯材质,主要用于储存制氧剂和水混合制氧;控制阀(6)使用聚乙烯材质,在鱼放入储鱼舱后打开,可联通储鱼舱和制氧舱,为鲆鲽鱼所在水体增氧。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提前将制氧舱内加入固体制氧剂,在储鱼舱内加水,打开控制阀门,使水流入制氧舱与制氧剂反应制氧,继续加水至IOcm左右,然后将鱼置于储鱼舱内,将密封扣封上,以手提或者机动车运输等方式携带本装置,可方便地短期储运鲆鲽鱼活体。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提手(I)和储运装置本体组成,提手位于储运装置本体的顶端,与储运装置本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储运装置本体由密封扣⑵、储鱼舱⑶、搁板⑷、制氧舱(5)、控制阀(6)组成;密封扣⑵为双排压合封条,位于提手(I)的下方、储鱼舱(3)的顶端,储鱼舱(3)两壁通过密封扣(2)压合在一起,使储鱼舱(3)处于密封状态;储鱼舱(3)整体为三棱形结构,与密封扣(2)、搁板(4)和控制阀(6)组成一个封闭空间,作为鲆鲽鱼的存储空间;搁板(4)把储运装置本体上下分隔为储鱼舱(3)和制氧舱(5),搁板与储鱼舱壁和制氧舱壁经高压成型连接为一体,搁板承担鱼体的重量;搁板的一端具有控制阀¢),控制阀为塞式封闭阀门,控制阀打开时连通制氧舱和储鱼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鲆鲽鱼类活体短期储运的装置长40cm,宽20cm,高3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密封扣、储鱼舱为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材质,厚度为1.5_。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板、控制阀、制氧舱为 聚乙烯材质。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它由提手和储运装置本体组成,提手位于储运装置本体的顶端,与储运装置本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储运装置本体由密封扣、储鱼舱、搁板、制氧舱和控制阀组成;密封扣为双排压合封条,位于提手的下方、储鱼舱的顶端,储鱼舱两壁通过密封扣压合在一起,使储鱼舱处于密封状态;搁板把储运装置本体上下分隔为储鱼舱和制氧舱,搁板与储鱼舱壁和制氧舱壁经高压成型连接为一体,搁板承担鱼体的重量;搁板的一端具有控制阀,控制阀为塞式封闭阀门,控制阀打开时连通制氧舱和储鱼舱。本技术可保证运输鱼类在较长时间内存活,可手提,携带方便,运输安全。文档编号A01K63/02GK203087295SQ20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鲆鲽鱼活体短期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提手(1)和储运装置本体组成,提手位于储运装置本体的顶端,与储运装置本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储运装置本体由密封扣(2)、储鱼舱(3)、搁板(4)、制氧舱(5)、控制阀(6)组成;密封扣(2)为双排压合封条,位于提手(1)的下方、储鱼舱(3)的顶端,储鱼舱(3)两壁通过密封扣(2)压合在一起,使储鱼舱(3)处于密封状态;储鱼舱(3)整体为三棱形结构,与密封扣(2)、搁板(4)和控制阀(6)组成一个封闭空间,作为鲆鲽鱼的存储空间;搁板(4)把储运装置本体上下分隔为储鱼舱(3)和制氧舱(5),搁板与储鱼舱壁和制氧舱壁经高压成型连接为一体,搁板承担鱼体的重量;搁板的一端具有控制阀(6),控制阀为塞式封闭阀门,控制阀打开时连通制氧舱和储鱼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江,柳学周,孙中之,史宝,王妍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