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发挥有限地面的生产潜力的一种无土栽培形式。主要种植一些如生菜、草莓等矮秧类作物,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 5倍,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 3倍。立体栽培的形式很多,例如,栽培柱是采用石棉水泥管或硬质塑料管,在管的四周按螺旋位置开孔,植株种植在孔中的基质中,也可采用专用的无土栽培柱。栽培柱由若干个短的模形管构成,每一个模形管上有几个突出的杯状物,用以种植植物。可采用底部自下而上或从上部滴灌供液,一般营养液不循环利用。长袋状栽培是柱状栽培的简化,这种装置除了用聚乙烯袋代替硬管外,其他都相同。栽培袋采用聚乙烯筒膜,底端结紧以防基质落下,从上端装入基质成为香肠的形状,上端结扎,然后悬挂在温室中,袋子的周围开孔,用以种植植物。水和养分的供应是用安装在每一个袋顶部的滴灌系统进行的,营养液从顶部灌入,通过整个栽培袋向下渗透。营养液不循环利用,从顶端渗透到袋的底部,即从排水孔中 ...
【技术保护点】
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包含有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一组栽培槽,各栽培槽在支架上顺次排列,其特征在于,支架由一对撑杆构成,撑杆的顶部由转轴相连,撑杆可绕转轴旋转,改变撑杆之间的夹角,撑杆之间还设有横杆,横杆两端分别与撑杆相连,使撑杆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军,施渭尧,张旭娟,李鉴方,应金耀,钟开珍,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施建军,施渭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