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建军专利>正文

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401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包含有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一组栽培槽,各栽培槽在支架上顺次排列,支架由一对撑杆构成,撑杆的顶部由转轴相连,撑杆可绕转轴旋转,改变撑杆之间的夹角,撑杆之间还设有横杆,横杆两端分别与撑杆相连,使撑杆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撑杆上设有连接套,栽培槽设于该连接套上,连接套可在撑杆上滑动,以改变栽培槽的位置;该种植装置可在正反两面进行栽培,高度以及倾斜角度可以自由调节,栽培作物迎光角度可以自由调节,育苗时间短,幼苗生长健壮,而且定植时不易伤根,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加长了生长期,植株生长旺盛,能达到早熟、优质、丰产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发挥有限地面的生产潜力的一种无土栽培形式。主要种植一些如生菜、草莓等矮秧类作物,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 5倍,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 3倍。立体栽培的形式很多,例如,栽培柱是采用石棉水泥管或硬质塑料管,在管的四周按螺旋位置开孔,植株种植在孔中的基质中,也可采用专用的无土栽培柱。栽培柱由若干个短的模形管构成,每一个模形管上有几个突出的杯状物,用以种植植物。可采用底部自下而上或从上部滴灌供液,一般营养液不循环利用。长袋状栽培是柱状栽培的简化,这种装置除了用聚乙烯袋代替硬管外,其他都相同。栽培袋采用聚乙烯筒膜,底端结紧以防基质落下,从上端装入基质成为香肠的形状,上端结扎,然后悬挂在温室中,袋子的周围开孔,用以种植植物。水和养分的供应是用安装在每一个袋顶部的滴灌系统进行的,营养液从顶部灌入,通过整个栽培袋向下渗透。营养液不循环利用,从顶端渗透到袋的底部,即从排水孔中排出。立柱盆钵式无土栽培是将若干定型的塑料盆填装基质或不装基质直接上下叠放,栽培孔交错排列,保证作物均匀受光。供液管道由顶部自上而下供液,也有由底部自下而上的供液方式。芦笋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以嫩茎鲜食、营养丰富、质地脆嫩可口,是一种高档细菜,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要想获得增产,首先要把苗育好。为了在提高芦笋育苗工作的效率、提升育苗质量的同时,减少育苗设施占用的空间,可在立体栽培装置中进行。现有的立体育苗装置由于结构固定,难以对幼苗的光照角度等进行调节,在使用的方便性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以便于种植装置的组装排布,方便对种植装置的结构进行调整,达到提高幼苗成活率,促进生长的目的。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包含有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一组栽培槽,各栽培槽在支架上顺次排列,支架由一对撑杆构成,撑杆的顶部由转轴相连,撑杆可绕转轴旋转,改变撑杆之间的夹角,撑杆之间还设有横杆,横杆两端分别与撑杆相连,使撑杆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撑杆上设有连接套,栽培槽设于该连接套上,连接套可在撑杆上滑动,以改变栽培槽的位置;栽培槽上具有接片,该接片位于栽培槽背部,栽培槽通过该接片与连接套相连,将栽培槽固定于撑杆上;横杆两端分别与各撑杆上的连接套相连,使横杆可随连接套在撑杆上移动;栽培槽上设有滴灌管道,为栽培槽进行营养液补充。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植装置可在正反两面进行栽培,高度以及倾斜角度可以自由调节,栽培作物迎光角度可以自由调节,育苗时间短,幼苗生长健壮,而且定植时不易伤根,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加长了生长期,植株生长旺盛,能达到早熟、优质、丰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包含有支架1,该支架I上设有一组栽培槽2,各栽培槽2在支架I上顺次排列,支架I由一对撑杆3构成,撑杆3的顶部由转轴4相连,撑杆3可绕转轴4旋转,改变撑杆3之间的夹角,撑杆3之间还设有横杆5,横杆5两端分别与撑杆3相连,使撑杆3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撑杆3上设有连接套6,栽培槽2设于该连接套6上,连接套6可在撑杆3上滑动,以改变栽培槽2的位置;栽培槽2上具有接片7,该接片7位于栽培槽2背部,栽培槽2通过该接片7与连接套6相连,将栽培槽2固定于撑杆3上;横杆5两端分别与撑杆3上的连接套6相连,使横杆5可随连接套6在撑杆3上移动;栽培槽2上设有滴灌管道8,为栽培槽2进行营养液补充。该种植装置可在正反两面进行栽培,高度以及倾斜角度可以自由调节,栽培作物迎光角度可以自由调节,育苗时间短,幼苗生长健壮,而且定植时不易伤根,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加长了生长期,植株生长旺盛,能达到早熟、优质、丰产的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包含有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一组栽培槽,各栽培槽在支架上顺次排列,其特征在于,支架由一对撑杆构成,撑杆的顶部由转轴相连,撑杆可绕转轴旋转,改变撑杆之间的夹角,撑杆之间还设有横杆,横杆两端分别与撑杆相连,使撑杆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撑杆上设有连接套,栽培槽设于该连接套上,连接套可在撑杆上滑动,以改变栽培槽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栽培槽上具有接片,该接片位于栽培槽背部,栽培槽通过该接片与连接套相连,将栽培槽固定于撑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杆两端分别与各撑杆上的连接套相连,使横杆可随连接套在撑杆上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栽培槽上设有滴灌管道,为栽 培槽进行营养液补充。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包含有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一组栽培槽,各栽培槽在支架上顺次排列,支架由一对撑杆构成,撑杆的顶部由转轴相连,撑杆可绕转轴旋转,改变撑杆之间的夹角,撑杆之间还设有横杆,横杆两端分别与撑杆相连,使撑杆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撑杆上设有连接套,栽培槽设于该连接套上,连接套可在撑杆上滑动,以改变栽培槽的位置;该种植装置可在正反两面进行栽培,高度以及倾斜角度可以自由调节,栽培作物迎光角度可以自由调节,育苗时间短,幼苗生长健壮,而且定植时不易伤根,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加长了生长期,植株生长旺盛,能达到早熟、优质、丰产的目的。文档编号A01G31/06GK203087156SQ201320009168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专利技术者施建军, 施渭尧, 张旭娟, 李鉴方, 应金耀, 钟开珍, 王力 申请人:施建军, 施渭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芦笋育苗立体种植装置,包含有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一组栽培槽,各栽培槽在支架上顺次排列,其特征在于,支架由一对撑杆构成,撑杆的顶部由转轴相连,撑杆可绕转轴旋转,改变撑杆之间的夹角,撑杆之间还设有横杆,横杆两端分别与撑杆相连,使撑杆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军施渭尧张旭娟李鉴方应金耀钟开珍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施建军施渭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