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式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161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式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框架和间隔棒支撑臂,所述间隔棒支撑臂的头部设有半月槽、U型凹槽和用于穿过半月槽、U型凹槽将导线和间隔棒支撑臂缠绕固定的预绞丝护线条,所述U型凹槽内设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间隔棒支撑臂的尾部设有圆形空槽,所述圆形空槽内设有十字轴套和橡胶柱,所述间隔棒支撑臂的尾部连接所述间隔棒框架的端部;该种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式间隔棒,具有质量轻、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好、能耗低等优点。间隔棒框架、间隔棒支撑臂和十字轴套均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复合材料包括非导磁改性聚酰胺工程塑料、纤维增强体,使该种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式间隔棒的抗老化、抗高温和耐磨损等性能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间隔棒,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式间隔棒
技术介绍
远距离、大容量的超/特高压输/变电线每相导线采用二根、四根及以上的分裂导线。分裂导线线束间距必须保持不变以满足电气性能,降低表面电位梯度。由于导线振动,导线线束间会产生电磁力,造成相互吸引碰撞,会导致导线断裂、短路甚至伤及线塔等电力故障。为避免产生上述事故,在输/变电线路档距中相隔一定距离需要安装间隔棒,使分裂导线线束间距保持不变。通常使用的间隔棒全部为金属材质,重量大、生产能耗高,处理不慎极易产生尖端放电的现象,造成大量电能损失。常用间隔棒用于支撑分裂导线的线夹夹头大多为线夹本体和线夹盖板通过紧固件夹持导线的形式,紧固件种类多、数量大,甚至需要使用专门的安装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紧固件容易丢失,导致安装和维护难度较高。除此之外,由于使用紧固件夹持导线,其拧紧力矩难以控制,安装时常有间隔棒夹头损坏的现象出现,在夹头夹持导线的部位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缩短了导线的使用寿命。上述问题是在间隔棒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棒框架(1)和间隔棒支撑臂(2),所述间隔棒支撑臂(2)的头部设有半月槽(10)、U型凹槽(11)和用于穿过半月槽(10)、U型凹槽(11)将导线和间隔棒支撑臂(2)缠绕固定的预绞丝护线条(9),所述U型凹槽(11)内设有防滑橡胶垫(8),所述间隔棒支撑臂(2)的尾部设有圆形空槽(12),所述圆形空槽(12)内设有十字轴套(3)和橡胶柱(4),所述圆形空槽(12)和十字轴套(3)形成有空槽室,所述橡胶柱(4)填充在空槽室内中,与所述间隔棒支撑臂(2)的尾部连接所述间隔棒框架(1)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棒框架(I)和间隔棒支撑臂(2),所述间隔棒支撑臂(2)的头部设有半月槽(10)、U型凹槽(11)和用于穿过半月槽(10)、U型凹槽(11)将导线和间隔棒支撑臂(2)缠绕固定的预绞丝护线条(9),所述U型凹槽(11)内设有防滑橡胶垫(8),所述间隔棒支撑臂(2)的尾部设有圆形空槽(12),所述圆形空槽(12)内设有十字轴套(3)和橡胶柱(4),所述圆形空槽(12)和十字轴套(3)形成有空槽室,所述橡胶柱(4)填充在空槽室内中,与所述间隔棒支撑臂(2)的尾部连接所述间隔棒框架(1)的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框架(I)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结构相同,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均为方形或十字形,所述间隔棒支撑臂(2)固定在上框架和下框架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节能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轴套(3)的中心设有螺栓孔(13),所述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鹏鲁加明曹懋峰陆桂来周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南京技术中心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