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激光产生紫外超短脉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157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激光产生紫外超短脉冲的装置,包括有顺次连接的用于提供皮秒级基频光ω1的激光振荡器,用于初步提高基频光ω1能量的光纤预放大器,用于进一步提高基频光ω1能量至发生非线性六波混频产生参量过程的信号光ω2和信号光ω3的光纤主放大器,以及用于将高能量基频光ω1、信号光ω2和信号光ω3转换到紫外波段频率的频率变换器。本案的目的是通过光纤主放大器实现种子脉冲主放大和变频功能的合二为一,而后仅经过一次空间倍频或者和频过程产生紫外波段激光,从而简化了紫外波段激光器的结构,大幅降低了激光器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激光产生紫外超短脉冲的装置。紫外激光可应用于前沿科学研究、工程仪器开发和工业装备制造,并能广泛用于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紫外光源非常适合于科学研研究和工业生产。在科研方面,紫外波段激光在光谱学、原子冷却和捕获、同位素的测量、原子物理、以及量子光学等研究领域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工业方面,紫外激光是微加工系统的绝佳选择,广泛用于电路制版和消费电子产品。由于紫外波段的光子能量较大,难以通过外部激励的方法直接产生皮秒量级的紫外激光辐射,因此,紫外波段皮秒脉冲的产生一般通过非线性晶体的频率变换技术来实现。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产生紫外波段激光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对近红外激光器进行腔内或腔外3倍频或4倍频来得到紫外波段激光;二是先利用倍频技术将近红外激光转换到可见波段,然后再利用和频技术得到紫外波段激光。其中,第一种方法的有效非线性系数较小,转换效率较低;后一种方法 由于利用的是二次非线性极化率,转换效率相比前一种高很多。然而,第二种方法需要两次频率过程,即需要两块非线性光学晶体,这对光学设计、制造成本、光源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解决如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激光产生紫外超短脉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顺次连接的用于提供皮秒级基频光ω1的激光振荡器(100),用于初步提高基频光ω1能量的光纤预放大器(200),用于进一步提高基频光ω1能量至发生非线性六波混频产生参量过程的信号光ω2和信号光ω3的光纤主放大器(300),以及用于将高能量基频光ω1、信号光ω2和信号光ω3转换到紫外波段频率的频率变换器(4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激光产生紫外超短脉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顺次连接的用于提供皮秒级基频光Q1的激光振荡器(100),用于初步提闻基频光ω i能量的光纤预放大器(200),用于进一步提高基频光Q1能量至发生非线性六波混频产生参量过程的信号光ω2和信号光的光纤主放大器(300),以及用于将高能量基频光O1、信号光(02和信号光ω3转换到紫外波段频率的频率变换器(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激光产生紫外超短脉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预放大器(200)包括有输入端与激光振荡器(100)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光隔离器(201),所述第一光隔离器(201)输出端与一波分复用器(202)的一输入端连接,波分复用器(202)另一输入端接有用于提供泵浦能量的第一泵浦源(203),波分复用器(202)的复合输出端接有用于将种子脉冲的能量初步提高的第一增益光纤(204),所述第一增益光纤(204)的输出端作为光纤预放大器(200)的输出端与光纤主放大器(300)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纤激光产生紫外超短脉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主放大器(300)包括有输入端与光纤预放大器(200)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光隔离器(301),所述第二光隔离器(301)输出端与一合束器(302)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合束器(302)上还连接有用于提供泵浦能量的第二泵浦源(303)和第三泵浦源(304),合束器(302)的复合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进一步提高基频光O1的能量至发生信号光非线性六波混频、产生参量过程的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和平郝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汉唐量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