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人工气流来模拟建筑风环境的辅助实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1086 阅读:388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7-31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人工气流来模拟建筑风环境的辅助实验设备,包括主箱体、气流实验箱和影像采集单元,其中主箱体配备有用于产生人工气流的气流发生器,并在箱体内部一端设置与气流发生器可控相连通的气流缓冲空间;气流实验箱位于所述气流缓冲空间的上侧并通过格栅板与其相连,气流实验箱中放置待进行风环境模拟的建筑物模型且具备透明观测面;影像采集单元安装在气流实验箱的观测面外侧,并可沿着X轴和Y轴方向移动,由此当气流进入气流试验箱时对其流动轨迹进行拍摄。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定性模拟各类建筑风环境并执行实时监测,同时具备结构紧凑、便于使用和操控、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尤其适用于建筑风环境模拟教学或其他类似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运用人工气流来模拟建筑风环境的辅助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如何在建筑物室内外维护良好通风同时避免废气回流,是营造人体生理舒适度的重要因素,而且通风效率与建筑节能往往直接相关,因此对建筑风环境的研究正日益引起业内的关注和重视。在建筑设计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风环境认知的课题作为相当重要的课程内涵,同样是学生关注并感兴趣的方向之一。目前对建筑风环境的研究手段通常为风洞实验或采用计算机模拟预测。对于风洞(wind tunnel)模拟建筑风环境的方式,虽然能够比较准确地控制试验条件,但所需的实验环境较大,试验仪器昂贵、运转费用高,而且实验地点固定,不利于教学场合,因此很难满足各类建筑的风环境模拟测试用途;计算机模拟风环境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和反复模拟功能,但是由于其建模缺乏统一可信的测量尺寸,往往无法适用于复杂建筑形体的室内外风环境和精确的风速风向, 并存在教学直观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在相关领域亟需寻找更为完善、便于操控的模拟方式,以便实现在工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对建筑风环境的认知及研究。专利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用人工气流来模拟建筑风环境的辅助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主箱体、气流实验箱和影像采集单元,其中:所述主箱体呈水平布置的箱体结构,其配备有用于产生人工气流的气流发生器,并在箱体内部一端设置与气流发生器可控相连通的气流缓冲空间;所述气流实验箱呈竖直布置的中空箱体,它位于所述气流缓冲空间的上侧并通过格栅板与其相连,气流实验箱中放置待进行风环境模拟的建筑物模型,且其作为观测面的正面为透明结构;所述影像采集单元安装在气流实验箱的透明观测面外侧,并可沿着X轴和Y轴方向来回移动,由此当气流从气流缓冲空间上升并进入气流试验箱时,对气流的流动轨迹进行拍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人工气流来模拟建筑风环境的辅助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主箱体、气流实验箱和影像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主箱体呈水平布置的箱体结构,其配备有用于产生人工气流的气流发生器,并在箱体内部一端设置与气流发生器可控相连通的气流缓冲空间; 所述气流实验箱呈竖直布置的中空箱体,它位于所述气流缓冲空间的上侧并通过格栅板与其相连,气流实验箱中放置待进行风环境模拟的建筑物模型,且其作为观测面的正面为透明结构; 所述影像采集单元安装在气流实验箱的透明观测面外侧,并可沿着X轴和Y轴方向来回移动,由此当气流从气流缓冲空间上升并进入气流试验箱时,对气流的流动轨迹进行拍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实验设备还包括计算机或投影仪,所述影像采集单元所拍摄的影像被传输给计算机,或是通过投影仪予以播放。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通过插槽设置在气流缓冲空间与气流实验箱之间,并可予以更换。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祖康李心瑶周乐肖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1月31日 02:36
    长江西陵峡与巫峡之间南岸的秭归县沙镇溪口,有一座孤立在沙滩上的小山,这小山叫“流来峰”。流来峰呈不规则的圆台体,海拔约120米。它象一位扼守溪口、威镇江滨的将军,仪态十分威严。在长江三峡,像这种四面环水的小山峰堪称奇绝。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