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智庆专利>正文

一种防滑套筒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07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滑套筒扳手,它将传统的套筒接头内缘的六个工作面,间隔制成三个面上为两条小的圆弧凸起,另三个面为一个圆弧凸起;或相同的两个圆弧凸起,亦可制成凸起短平线状。它可扳动磨损严重的螺母螺栓头,并减小了套筒空转滑动角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套筒扳手,它涉及手用工具的套筒扳手。由于载荷较重的螺母或螺栓头,因工作空间位置的限制,普通扳手不能工作时,就须采用套筒来工作。它已被广泛地用在车辆及农业机械的修理工作中。当被扳动的螺母或螺栓头的尖角部位磨损时,常发生打滑现象,甚至造成无法旋动的不足之处。因而人们将套筒的工作面进行了改进。把它由平面改为向内凸起的弧面状。但是它在应用中还不理想,特别是磨损较严重的螺母或螺栓头常常形成两点在工作无法克服打滑现象。并且套合扳动前形成空转滑动摩擦α角为10°以上才能工作的缺陷,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将套筒间隔的三个工作面上,制成有两个小的圆弧凸起。另三个工作面上制成直线形或圆弧凸起,来增加成为多个动扳的工作面和点,来克服打滑现象和减少套合扳动空转滑动摩擦角度。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筒套接头内缘的六个工作面,相互间隔的三个工作面上的中心线两旁,对称地各制一条圆弧凸起,与其对应的另三个工作面中心处,制一条圆弧凸起。亦可将它的六个工作面上的中心线两旁,各个均制有相同的圆弧凸起,或者制成相隔的三个内缘工作面,中心线两旁各制一个圆弧凸起,另三个面为凸起的直线状短平面。该技术具有的优点是,它可以扳动磨损严重的螺母或螺栓,并且对正常式已磨损的螺丝头,减少了套合前空转滑动摩擦角度,而以较小扳动角度,达到扳动螺丝的效果。 附图说明附图1,现有套筒接头内缘面为圆弧面的截面图附图2,本技术内缘面为单个和两个圆弧凸起截面图附图3,本技术内缘面为单个和两个圆弧凸起空转滑动角度示意图附图4,本技术内缘面均为两个圆弧凸起截面图附图5,本技术内缘面为短平面和两个圆弧凸起截面图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滑套筒扳手,它由常规的手柄和套筒接头构成。附图2中将套筒接头4制成常规的六角形,在内缘六个工作面相互间隔的三个工作面上,对称中心线两旁各制有一条小的圆弧凸起41,另三个工作面上中间中心线上各制一条小的圆弧凸起42,构成套筒内缘面。工作时两两圆弧凸起可与被扳动的正常或磨损螺丝头形成多点接触的扳动工作面或点,并且减少了空转滑动摩擦角度α约为现有圆弧状工作面的二分之一。如附图3所示。实施例2在附图4中将套筒接头4亦制成常规的内六角形,在内缘六个工作面上的各个面上,均制成对称中心线两旁,各制有小的圆弧凸起41形式。实施例3在附图5中将套筒接头4与实施1和2相同在内缘六个工作面上间隔相同的三个工作面为两个圆弧凸起41,另三个工作面上为短直线状43的凸起平面。权利要求1,一种防滑套筒扳手,它由套筒接头和手柄组成,其特征是,筒套接头(4)内缘的六个工作面,相互间隔的三个工作面的中心两旁,对称地各制有一条圆弧凸起(41),另三个工作面上中心处,制有一条圆弧凸起(4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套筒扳手,其特征是将六个内缘工作面上面中心线两旁各个制有相同的圆弧凸起(4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套筒扳手,其特征是将相互间隔的三个内缘工作面中心线两旁各制一个圆弧凸起(41),另三个工作面为凸起的直线状短平面(43)。专利摘要一种防滑套筒扳手,它将传统的套筒接头内缘的六个工作面,间隔制成三个面上为两条小的圆弧凸起,另三个面为一个圆弧凸起;或相同的两个圆弧凸起,亦可制成凸起短平线状。它可扳动磨损严重的螺母螺栓头,并减小了套筒空转滑动角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文档编号B25B13/06GK2288046SQ9720164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滑套筒扳手,它由套筒接头和手柄组成,其特征是,筒套接头(4)内缘的六个工作面,相互间隔的三个工作面的中心两旁,对称地各制有一条圆弧凸起(41),另三个工作面上中心处,制有一条圆弧凸起(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