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001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2:05
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离心风轮、驱动所述离心风轮转动的电机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发热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发热体位于在所述离心风轮的内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暖器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应用离心风轮的结构特性将发热体设置在离心风轮内腔中,使产品结构更加紧凑,从而缩小了产品体积,外形更加流畅美观,有效提高了热效率,同时发热体远离了产品外壳,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取暖器是伴我们度过寒冷冬季的生活必须品,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取暖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常见的电取暖器有电热油汀、对流暖气、暖风机等,其中电热油汀热效率高、供热面积大,但造价较高且比较笨重;对流暖气虽然小巧、价格便宜,但是吹出的热风无力度、供热面积较小;而暖风机不仅覆盖了上述两种取暖器的优点,并且能够克服上述两种取暖器存在的缺陷,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暖风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风机鼓动空气流经电热元件强迫对流,以此为主要热交换方式。目前市面上的暖风机内大多设有风道,发热体设置与风道内,该种结构的暖风机零部件较分散不够紧凑,因此产品体积较大且外形不规则,装饰性差;也有的暖风机直接将发热体装设在出风口处,发热体离外界较近容易灼伤人体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将发热体安装在离心风轮内腔中的取暖器。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暖器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离心风轮、驱动所述离心风轮转动的电机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发热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发热体位于在所述离心风轮的内腔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暖器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发热体的顶部 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发热体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离心风轮的一端设置有风轮盖,另一端设置有风轮底座,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底座相连接。所述发热体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风轮底座之间设有所述轴承,所述发热体上部设有发热体盖板,所述发热体盖板与所述风轮盖之间设有所述轴承。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离心风轮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阻风板,所述阻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壳体外侧设有可拆卸的网罩。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开设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上设有壁挂组件。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所述壳体上设有通过热敏电阻控制的温度指示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巧妙应用离心风轮的结构特性将发热体设置在离心风轮内腔中,使产品结构更加紧凑,从而缩小了产品体积,外形更加流畅美观,有效提高了热效率,同时发热体远离了产品外壳,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C的放大图。图6是图3中D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至图7,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暖器实施例,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I内的离心风轮2、驱动所述离心风轮2转动的电机3和安装在所述壳体I内的发热体4,所述壳体I上设有进风口 11和出风口 12,所述发热体4位于在所述离心风轮2的内腔中。本专利技术巧妙应用离心风轮2的结构特性将发热体4设置在离心风轮2内腔中,使产品结构更加紧凑,从而缩小了产品体积,外形更加流畅美观,有效提高了热效率,同时发热体4远离了产品外壳,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参见图3、图5和图6,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发热体4的顶部与所述壳体I相连接,所述离心风轮2与所述发热体4之间设置有轴承5。轴承5的设置对离心风轮2与发热体4之间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减小了发热体4与离心风轮2之间的摩擦。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参见图3、图5和图6,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离心风轮2的一端设置有风轮盖21,另一端设置有风轮底座22,所述电机3与所述风轮底座22相连接。所述发热体4底部设有支撑架41,所述支撑架41与所述风轮底座22之间设有所述轴承5,所述发热体4上部设有发热体盖板42,所述发热体盖板42与所述风轮盖21之间设有所述轴承5。发热体4的上、下部与离心风轮2之间均通过轴承5可活动的连接,该结构简单、部件少、支撑效果好、装配效率高。参见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壳体I内壁与所述离心风轮2之间形成有风道6,所述风道6内设有阻风板7,所述阻风板7位于所述出风口 12处。风道6内随离心风轮2转动的气流通过阻风板7的有效拦截后,从出风口 12吹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壳体I外侧设有可拆卸的网罩。网罩的设置可防止杂物通过进风口 11吸入壳体I内,同时防止人体直接触碰到离心风轮2,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参见图1至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进风口 11与所述出风口 12均开设在所述壳体I的侧壁上。将进风口 11与出风口 12均开设在壳体I的侧壁上不易堵塞,并且风道6内无拐角,进、出风更加顺畅,同时该结构便于壳体I的加工制造,减低了生产成本。参见图3、图4和图7,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壳体I上设有壁挂组件8。使用时可将产品挂在墙壁上使用,节约地面面积,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参见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壳体I上设有通过热敏电阻控制的温度指示灯9。用户可 根据温度指示灯9的亮度知晓取暖器的当前温度范围,使用更加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离心风轮、驱动所述离心风轮转动的电机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发热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位于在所述离心风轮的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18 CN 201320124120.31.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离心风轮、驱动所述离心风轮转动的电机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发热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位于在所述离心风轮的内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发热体之间设置有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轮的一端设置有风轮盖,另一端设置有风轮底座,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底座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宁王华兵潘刚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